越是工商业发达的地区,小吃、点心就越发达

【本文来自《感情现在在北京能吃得起正宗北京小吃的人,已经不是普通老百姓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小吃、点心这类东西,本质就是跟着市民阶层的发展起来的,因为市民阶层不事农业生产,不可能像农民那样在吃的方面做到自给自足,所以要获得食物就必须交换,加上其中相对富裕阶层的需求,就诞生了专职从事食品加工售卖的群体。

越是工商业发达的地区,小吃、点心就越发达。讲白了说,农村地区或者小城里,大家都能做的就变成了民俗,大城市里大家没法做,都去买了,就有了商号。本质上小吃、糕点的繁荣就是商业繁荣的证明。

再有你说南方很少正宗,其实也是不对的,只是一方面新事物的快速出现,让“老”字号的魅力不足,另一方面城市人口中大量的非本地居民,对于老字号并没有情怀,所以社会对于“正宗”的追捧热情并不高。但是在城市土著里,这种对“正宗”的追求还是存在的。

你问上海人生煎包哪里好,他们可能会为了小杨、东泰祥、大壶春吵个面红耳赤,你再问上海的鲜肉月饼哪家好,光明邨、西区老大房的各自支持者都会冒出来讲一大堆理由。如果说真的对“正宗”不在乎的话,那么上海国际饭店的蝴蝶酥、哈尔滨食品厂的拿破仑、沈大成的八宝饭、王家沙的青团等等这些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本地人追捧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