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长大”也算病?从“彼得潘综合征”说起

文 |  女孩慧敏

500

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么?

1. 没有办法负责任。

2. 难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几乎不可能说“对不起”。

4. 似乎对许多事情都有莫名的恐惧,但拒绝谈论。

5. 缺乏同情心,但是会用一些看起来“高大上”的理论来掩饰自己这一点。

6. 在社交场合容易忽视自己的伴侣,却尽力给别人(尤其是异性)留下深刻的印象。

7. 在外人面前总是表现得温文尔雅、举止得体,走近后才发现其实缺乏正常人的情感。

8. 在犯错时容易反应过度,要么夸大自己的内疚,要么设法为自己开脱,像是有人在指责自己一样(其实并没有)。

……

丹·凯利认为,如果一个人比较符合以上的一些叙述,就可能有“彼得潘综合征”。

“我才不想上学去学那些正儿八经的东西。没有人能抓住我、让我变成大人。我要永远当个小男孩,过得开开心心的。”(来自《彼得·潘》)

500

《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P28

500

《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P107

被禁锢在童年的彼得潘

彼得·潘是个永远不会长大的男孩。

我第一次读《彼得·潘》后,印象最深刻的词语是“没心没肺”。

能没心没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那时我就那么觉得。

但那时我也只是一个孩子,那时候的我并不是没心没肺,而是满腹忧愁的。

我突然发现,因为彼得潘是个孩子就说他“没心没肺”似乎是有失公允的。

其实小孩子比成人更细腻敏感,内心世界就算不至于“更丰富”,至少也是同样的精彩纷呈。

彼得潘不是“不想长大”,而是被禁锢在了童年。在原著中,彼得潘是这样解释自己逃离成人世界的:

“It was because I heard father and mother”, he explained in a low voice, “talking about what I was to be when I became a man.” He was extraordinarily agitated now. “I don’t want ever to be a man,” he said with passion. “I want always be a little boy and to have fun. So I ran away to Kensington Gardens and lived a long long time among the fairies.”

因为爸妈讲到了他成年之后的事情,这让他恐惧,所以他逃了。

爸妈讲到了成年之后的什么呢?

凯利猜测说,Peter的父亲说的可能是

“他得没日没夜地干活,忍受无情的公司的不断烦扰,担心哪天就会丢掉工作,看到自己辛苦挣来的钱要交那么税还得忍气吞声,然后还得交水电费账单,这不就是合法打劫么?老实说,他长大的日子一点都不让人羡慕。(P37)”

就在这段后面不远,彼得说了那句经典的话:

“Children know such a lot now, they soon don’t believe in fairies, and every time a child says, ‘I don’t believe in fairies,’ there is a fairy somewhere that falls down dead”.( 现在孩子懂太多了,他们很快会不再相信童话。每当有孩子说不相信仙子,就会有一个小仙子从什么地方落下来死去)

对于1904年的英国人以及至今世界上的多数人来说,“不相信童话/圣诞老人/仙子”似乎确实是“成长”的一个必要环节。

但必须如此么?

如果必须如此,大概“彼得潘综合征”就不能算是问题,更应该是一种逃离病态社会的勇敢吧。

在《彼得潘综合症:那些长不大的男人》中,丹·凯利分析了导致这一心理现象背后的一些家庭与社会因素,并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来向读者展现了Peter在现实世界的诸种化身,那些故事,与Peter Pan一样,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代入感,特别是,在这样一个过分强调责任,多数人感受到自己的义务与权利不对等的社会环境之下,多数人都会不止一次有过“真想逃到Neverland”的冲动,做一个没心没肺的小孩子。

在这些故事之后,凯利又从Peter Pan的父母、伴侣、朋友及本人等多个角度讲了“该怎么办”的细节的操作上的建议,这些建议不管在事实上有多大的可操作性,至少让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如果我与这人的关系继续下去,未来有可能会发生什么。”(点击“阅读原文”之后可以看到这两本书的购买链接。也可以扫文章后的二维码加我微信分享电子书。)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彼得潘. Peter Pan有细腻敏感的内心,他只是太害怕了,害怕到他无法面对内心的海德,当他身边的人告诉他说他有杰科尔-海德双重人格时,他感到更加沮丧。他需要的不是谁来告诉他“你应该承担起大人的责任”,而是让他知晓,“做大人”不止那一种可能,在“默默消化一切痛苦”之外,人还可以选择相信他人,人还有可能与他人实现有质量的沟通。杰科尔与海德不是两个人,而是一个,他们需要被整合,他们可以被整合,杰科尔不是一定要面对毁灭这个结局(参考《化身博士》)。

当然,与Peter表现出的完全没有责任心相对,为什么Wendy们那样有责任心,这又是另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了。(如果你发现自己很像Wendy,那么,Peter Pan或许会是一个能够吸引你的人,但可能不是一个能滋养到你的灵魂的良伴。)

尾声

写这个短文的缘始是,当一个朋友对我说“我应该更信任她一些的,如果我当时更信任她一些,一切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的时候,我脑中莫名就出现了很久之前看的《彼得·潘》中的那句台词:  

“每当有人说不相信仙子,就会有一个小仙子从什么地方落下来死去。”

我的内心一直是个小孩子,我一直喜欢幻想童话的世界。我想,大概率是,属于我的那个小仙子还在自由地飞翔吧。不仅相信童话,我也真心地相信每一个有过交流的人,甚至一个朋友还感慨说,“你能够完全地相信别人、完全地沉浸到每个当下之中,这让我羡慕,我总是对人设防,这种防备让我偶尔会感到疲惫。”

即使他们无法相信别人,但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想象,当完全相信某一个人,想象那个闭上眼睛,将自己的生命完全交付到那个人手里的场景,好像还是很值得向往——相信别人的意义,还是在于相信自己,让自己拥有美好的生命体验。

我想,如果你也感觉无法放松下来信任别人,或许可以考虑找我聊一聊。

李慧敏,2021.8.26,于成都。

点击「死理性派 」阅读原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