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爱国教育问题出在方法上,恨国党很大部分是反感硬性的爱国教育”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篇谈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文章。
这位博主认为由于传统文化作为体系是被批判的,所以在教材的范文选择上大多都选择能够体现爱国主义的范文,然后重点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让学生们看到古人们的爱国主义。
但这样的教育忽视了作品本身在传统文化上的定位,同时由于古时候并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通过分析中心思想来突出爱国主义,这样的爱国教育太过生硬。
这位博主认为正是这样硬性嫁接的爱国教育,才会滋生出很多的恨国党。
而作者认为,如果能够更加全面的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那么爱国情怀不仅不会消退,还能够变得更加坚韧。
但有人也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任何国家都会出现恨国党。而且现今的教师在授课时,已经开始介绍从古至今,不同文化作品的发展脉络和特点了,并没有博主说的那么狭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