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本书是让你读完觉得要跪了的?《毛选》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典范方法论!
公众号:遨游之舟
本文共计5190字,大约需要您15分钟
《毛选》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典范方法论,记载了大量成功案例和精彩的思维实验。这里有三个令普通人脱胎换骨的“心法秘籍”:按照方针办事——对立统一分析——培养深沉定力,分别对应办事规律,思考规律和修心规律。
下面简要概括,具体更多干货分享,请关注公众号:遨游之舟。
那里只有一件事:全面总结分析应用毛泽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有生动案例、有日常体悟、有思考模式整理、有高度概括的心法总诀;同你建立一套顶阶的、系统的、毛泽东式的思维体系,实现自我进化。
动下你可爱的小手指,便可以一起领略伟人的思维之巅,还你一个脱胎换骨的自己
1
按照方针办事
置身社会生活和复杂现象的迷雾之中,如何分析解决问题是需要指针的。高手就是把这一指针理论化、系统化。研究实际情况的特点和规律——制定工作方针——按照方针办事,是毛泽东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他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处"
我们读《毛选》、读党史,总是大量接触到“路线、原则、方针、政策、策略”等话术。直到今日,官方话语体系也是如此。对个人来讲,生活中,如果一个年轻人办事靠谱,可能就被老人夸赞说:这小伙子办事有“章程”。
这些都是行动的指南。请牢记,从毛主席这里得来的,平凡浅显而又醍醐灌顶的真理:干重要的事,第一步是制定行动指南,即方针。这就叫章法。
比如,在《论持久战》中,毛主席首先从强弱、大小、多寡、进步退步四个现实方面分析了中日特点,再由此推导产生一切政策和策略,制定出指导抗日战争胜利的纲领,在按照既定方针领导抗日工作。详情可以看我的文章——
学习毛主席的“按照方针办事”,能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工作和办事方式。
作者常给领导写调研报告,我下意识地想,一篇好的报告有哪些规律和特点呢?应该在什么原则指导下写好一篇报告呢?或者说,当你给领导撰写报告的时候,你的思路、材料取舍、语言组织、谋篇布局等等所有一切,都围绕什么来转?这个核心引力是什么?
曾查阅过一些这方面的书籍,虽然不乏专业性、系统性的,但总是感觉不透亮,也许是因为不是自己的吧。
后来,在日后工作中,在经历对文稿的反复请教、修改、复盘,以及揣摩其他优秀报告的生涯中,总结概括到:撰写和鉴赏调研报告的三条纲领——“条理-生动-说服”——要时刻围绕这三条法则转。
1突出条理性,领导看着省力,看一眼就知道你说啥;
2突出生动性,领导看着有趣,看一眼还想往下看;
3突出说服性,领导看着服气,看了觉得你说得对!
接下来就是细化、明确达到“条理性、生动性、说服性”这三条纲领的具体条目。
{突出条理性的办法|各级标题高度概括、逻辑清晰、句式工整、总分结构、题目及开头及每段分论突出关键字眼…}
{突出生动性的办法|接地气的语言、比喻、具体细节…}
{突出说服性的办法|获得荣誉或奖励、强烈对比、列数字、讲案例…}
最后就是结合丰富材料和工作经验,具体每个条目怎么实现。
这就是纲举目张。
上面这些对各位看官来说,只是机械地、冷硬的词汇集合,但是对于作者自己来说,每个词背后都有生动而丰富的素材、经验、体会甚至回忆支撑,因为这是自己在实践中扎扎实实总结出来的,是刻进骨子里的。
到这里,一个撰写调研报告的方法论,说大点,叫做理论体系就形成了。纲举目张,带起一整张指导工作的思维网。
接下来,就是在长年累月的工作实际中,不断丰富、修正、完善你自创的这一理论。
从个别案例的实践摸索,到总结抽象一般经验规律,再到实践中指导具体工作并修正丰富。这个路线就是马哲讲的认识路线和工作路线。
实践——认识——实践
特殊——一般——特殊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群众(员工)——管理——群众(员工)
劈叉不照纹,累死劈柴人。面对人生、工作、创业、读书学习的大事,干什么都要下意识地、自觉地研究规律,总结个方法论,确定行动指南,然后要做的就是:按既定方针办事。
从自己和他人的创业经历中总结创业方法论、从日常生活和营销实践中总结如何说服别人。学习有学习的方法论、工作有工作的方法论、请客办事亦有其道,人际矛盾有化解之术。
这些方法论,就是数学公式,就是本质。用方法论指导行动,就是按照规律办事,就是按照方针办事,就是在穿越复杂现象、抵达目标途上,一路开了导航。
做事情的方法,说一千道一万,重要的是敢于尝试、勤于实践、学会总结,最重要的是:你得有总结经验规律、研究行动方针的觉醒意识。要像毛主席一样:“靠总结经验吃饭”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2
对立统一分析
这是矛盾分析法。把一切事物看成负阴抱阳的孪生体;看成对立面之间的游变体。
比如,在政策和策略的制定上,要双向规定,一是防止单边极端;二是克服单面缺点。您看:
政治: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军事:“进攻中的防守、防守中的进攻”;“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一手宣传单,一手手榴弹”。
经济:《论十大关系》中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等。
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又绷着,又放松)
处理内部关系:团结——批评——团结。(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达到新的团结)
对待亲友:毛主席对待他的亲友、故旧,一直坚持自己定的“三条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属徇私情,念旧但不为故旧谋私利,济亲但不为亲戚撑腰。
又如邓公的:
外交: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既保守,又前进)
基本路线: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是变革,四项基本原则是约束)
这对我们工作和生活充满了无数的启示和指导。例如,你要批评别人,“否定之前先肯定”,防止炸毛;你是个中层领导,遇到大小领导,心里要“大官小看,小官大看”,方能不卑不亢、进退自若。
以及对于老祖宗的无数教诲,比如对待鬼神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对待美女:发乎情止乎礼;对待钱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处世态度:外圆内方,等等无数道理,都是从两面界定,不可偏向一端,一下子都悟了。
所有这些辩证的道理,写在字面上,大家一看,每个人都觉得我也懂。但是实际上,多数人在工作和生活上处理类似关系,常常是懵的、极端的,如坠迷雾、动辄获咎。
有的人沉迷鬼神命术,有的人无所畏敬;有的人禁欲主义、有的人放任自流;有的人过于死板,有的人过于圆滑;有的人作茧自缚,有的人不择手段。
这里“有的人”,也可以换成我们自己“有时候”。
举一个例子。比如,对待社会上察言观色、迎来送往这一套,就得辩证看:既不能深恶痛绝、变成呆子,也不能丢失人格,一味曲意逢迎。一要从两头找到中间合适的度,二要外圆内方,外面适当圆一些而内心有原则。这两点都是对立统一分析。话又说回来,写在这,大家一看都明白。但是你看看身边的人,有几个做到的?
我们常常受到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情绪的干扰、刺激、误导,心态很容易发生变化,往往有偏激的想法和行为,有的人甚至“黑化”或者”消沉” 。
所以老祖宗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
这个对立统一分析,就是让你在恋爱、工作、创业、社会交往等人生的一切前进征途中,保持驶在中间的宽阔大道上,而不是开向过左或过右的马路牙子上发生肇事!
下面讨论一个略烧脑的问题。
可能有人误解,这是不是庸俗的中庸主义或者中间路线?不是。因为一味追求中庸、追求中间,也是一种脱离实际的偏执,是从过左或过右的极端路线的错误滑到另一个“中间这一极”的错误上了,是违反唯物辩证法的。
那么这个做事的标准、这个原点在哪呢?我的回答是:辩证法要结合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才能确定办事的合适原则,否则,辩证法就变成诡辩主义、虚无主义。
通过考察实际情况,确定办事的合适的点。这个切合实际的点就是左右中间的原点。有些看似过激的一些语言、手段、方式是必要的,因为从实际出发,这对解决问题、对社会发展是最合适的。
比如,解放前暴力方式土改,这个看似极端的方式,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国家民族发展的形势任务下,是合适的、必要的,所以这个工作路线既不左,也不右。再比如,庸俗中庸主义的老好人主义,常常令人生厌。光讲团结不行,有时候还得讲批评、讲斗争,否则,反而会失去团结,这就是团结和斗争的对立统一。
辩证法的本质,中庸的本质,都是恰到好处,不是搞平衡、搞中间路线。如果把发力点用在平衡位置、中间位置,却不利于实际问题解决和社会价值实现,它就不中庸、不辩证。
所以,使用辩证法的前提是,学会一切从实际出发。所谓,不审势则宽严皆误!确定好合适的坐标原点,然后利用对立统一的分析思考,从左右两边界定把握、稳妥推进!
这个问题,不知道我有没有说清楚,可以私信探讨。
3
培养深沉定力
我们每个人,总是面对各种各样的琐事与情绪。今天做这个,明天又要被推着干那个;想坚持做一件事,一会这诱惑,一会那干扰,一段时间后,被什么事打了岔,自己都忘了要干啥了。何以减肥这么难呢?
世事纷扰,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堆积在一起,人生很容易被混乱的事情牵着走,很难建立稳定清晰的目标计划。
背单词、做习题“先玩会再干”,写总结“先睡一觉再说”。刚要考虑一些人生和工作打算,朋友又来电话约你出去浪......想要看书、写作、健身,再等一下吧,去看一下手机,结果一个晚上刷微博、看直播、逛某宝、追网剧......移动互联时代,更是容易让人沉溺于眼花缭乱的碎片化信息之中,瓦解年轻人的专注力与意志力。
无数人生活如一团乱麻,毫无规律和方向可言。事业的建立和能力的培养,恰恰在于一个方向的精进和突破。四处挖坑,何时能打出水井?
你可能要问了,这和毛泽东有什么干系?
因为毛泽东是保持战略定力的绝顶高手。保持战略定力,就是锁定长期目标,不为局部和具体的事件所左右、乱了方寸、变了章法,要克服短期困难、排除各种干扰,持续沉着行动。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常拿着书到离校门不远的一个叫南门的地方,在嘈杂喧闹的大街边看书,以此作为考验,培养自己随时随地都能看书的定力。
他志向远大,被同学们誉为“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他给自己规定了“三不谈”:一不谈金钱,二不谈身边琐事,三不谈男女问题。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林彪以及党内其他一些同志对红军的前途感到悲观失望,发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毛泽东却不被复杂现实的一时一地一面所迷惑,而是胸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心和方略。
1947年3月,胡宗南率领大军进攻陕北。毛泽东主动撤出主力部队,亲自率领不足千人的小队伍周旋于20多万敌军之间。这段时间危机四伏,与敌人擦肩而过、山顶山脚相望的危险情况时有发生。毛泽东依旧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一边指挥全国解放战争,一边拖垮了胡宗南的大军,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1949年3月,解放战争秋风扫落叶,党和解放军眼看要夺取天下、进入北京城,如此可喜的、诱人的形势之下,毛泽东首先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主题是教育全党全军戒骄戒躁,把进京比作“赶考”,这是多么大的定力和历史自觉!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们采取了封锁、禁运、围困的政策。当苏联赫鲁晓夫集团背信弃义并干涉中国独立自主时,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雪上加霜,何其严峻!“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毛主席在严重围困面前,坚定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国家和人民,坚定地走独立自主的道路,带领国人沉着前进、自立自强,表现出无比强大的战略定力。
每临大事有静气!
这个定力需要在工作生活中慢慢培养,需要在兴奋的时候、悲恐的时候、无助的时候、烦躁的时候,在“事上磨”。
试想,当你修炼到跟大领导聊天泰然自若、演讲面试气定沉稳,关键时刻常有“静气”,总是“稳如老狗”。你还是你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况且办法和智慧常常离不开沉静的心理素质,何以在考试的时候、当众发言的时候、忽遇突发事件的时候,常常慌得一批,头脑一片空白呢?
佛家讲,定能生慧。我们的内心好比一杯水,只有当平静下来的时候,才能映澄朗月,当它一晃动,月影就消失了。何以我们在夜深的时候,往往想问题更加深刻、更有思路呢?因为这个时候,白天工作、生活里浮躁的心已经静下来了。
如今,定力已经成为全世界高端人士都在运用的核心力量。苹果电脑创始人乔布斯的办公室,有两百多平方米,里面几乎什么都没有,只有房中间的一个坐垫,是用来打坐的。乔布斯有每天禅修习惯已经多年,在决策前,会先闭目静坐,然后叫属下将相关产品设计一并放到垫子的周围,来决定选择哪个放弃哪个。当心定下来的时候,直觉会非常的清晰、敏锐。
坚持修炼定力,我们不一定达到太高的境界,但是朝着这个方向有意识的培养、锻炼,随着岁月沉淀,请相信,你一定脱胎换骨。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
- End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遨游之舟
那里只有一件事:全面总结分析应用毛泽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有生动案例、有日常体悟、有思考模式整理、有高度概括的心法总诀;同你建立一套顶阶的、系统的、毛泽东式的思维体系,实现自我进化。
动下你可爱的小手指,便可以一起领略伟人的思维之巅,还你一个脱胎换骨的自己。欢迎关注公众号:遨游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