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模特图的“原罪”:骗了消费者,碰了法律底线
全球AI领袖、知名企业家马斯克,此前曾抛出过一段惊人言论。
他认为AI既能给时代带来繁荣富足,让人们尽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同时他也认为,AI也有20%的概率毁灭人类。
对于马斯克天马行空的言辞、语出惊人的观点,我们早已见怪不怪。但他还是为我们点出了AI技术的某种不确定性:用的好,造福人类;用不好,则危机社会。
这不,就在当下“双十一”消费热季,AI惹上了不小的争议。
事情并不复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购物时发现,AI模特图逐渐占据了淘天等头部电商平台的主页。
AI技术应用在电商大促,对B端商家与平台本不是件坏事。因为这些“完美”的AI模特图既能让着装变的更加靓丽、吸睛,也能大大的节约店铺成本,可谓一举多得。
但不少消费者,其实并不买账。原因也很简单,首次,这些使用AI模特的商品页面不仅图片单一(往往只有一张图),更是缺乏对服装外在细节、质感的展示,给消费者一种不知所云之感。
其次,着装服饰行业的需求是真正的“千人千面”,胖瘦高矮因人而异。一张AI生成的图片,显然无法满足亿万大众的需求。甚至,当消费者拿到货,才发觉自己被骗,“原来根本不是图片展示的那个样子”。
其实,所有商家都知道,衣服的质感、纹理是无法从AI模特图中完成体现出来的。某些商家也自承“鸡肋”,“衣服没有任何细节,就像油画一样。”
不少店铺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大多还是基于成本考量的不得不为。
如今,围绕“AI模特制图”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小的产业。
消息显示,不少制图网店曾公开明码标价:为衣服制作AI模特图单价为50元,为照片人物换AI模特脸则只需10元。而这些从业者往往还会信誓旦旦的告知店铺,AI模特图不会有侵权风险。
乍听起来,这是件互利互惠的好生意。毕竟这种成本往往要比找人试穿、拍摄、修图来的容易。但细究起来,却不然。
正如上文所说,AI模特图的“原罪”是无法真正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让一切创新显得毫无意义。
另外,AI模特图更在触碰道德与法律的底线。
援引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律师陈舒媚观点,网店发生使用AI模特替换真人试穿服装展示商品的情形,虽使商品变得“靓丽”,但如使用不当,可能会涉嫌虚假宣传。如果通过AI模特的面部形象、身体形态、姿势、特殊服饰搭配、发型或其他特征,能够让一般人识别出该形象与特定自然人具有关联性,且在商业利用过程中未经过肖像权人的许可,则将涉嫌对肖像权的侵犯,甚至可能会侵犯个人信息等其他法律问题。
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侵犯个人信息(如肖像权)更是危及了某些“明星”本人。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如下图所示,很多网店都在使用的AI模特图,往往具备某些明星的姣好容颜、高挑身材,再辅之柔和的光线与得体穿搭,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梦幻美感。
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梦幻的商品背后,详情页往往只有这一张模特图,且找不到AI图片标识,更看不出衣物尺码等基本标识。
AI生成的模特图
一些网店工作人员,已经意识到AI模特图的这种缺陷,但还是欲罢不能。比如一些网店客服既称“工厂未提供详细图片”“暂时没有实物图”“没有真人模特图”,但却又否认自己使用了AI模特图,简直是前后矛盾。
更可笑的是,还有使用同类图片的网店客服坚持称,自己使用的是“实拍图”,但模特图手部出现了六个指头。
不少信息反馈,AI模特图正在引起越来多消费者的不满。有网友公然晒出自己看了“AI模特图”所购之物:这就卖家所说的雪纺面料,其实更像是“塑料”。
还有不少网友反馈,自己在使用AI模特图的网店购买了套装,写的是30天“超长预售”,但发货多日都没有收到货。凭借多年网购经验,这名网友觉得对方是在“虚假发货”,对方则给出了“面料出问题,发出去的都已追回”的理由。
从有名无实的“虚假宣传”到完全无此物的“虚假发货”,所有乱象最终都需要消费者来背锅、兜底。
陈舒媚明确指出,通过AI模特图片对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用途、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品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将严重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构成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当然这并不是说,AI模特图不可用。
她同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商家在使用人工智能功能软件或者委托第三方制作AI模特图的时候,应当取得肖像权人的授权;同时,禁止故意以违法目的使用AI技术,以免生成不良内容的图片或侵害他人肖像权、名誉权的内容。
其次,商家使用AI模特图进行商品或服务宣传时,要确保图中展示的内容真实准确反映商品或服务的实际情况,详情商品页面中需要对商品和产品服务展示图是否为AI模特图依法进行明确标识。如电商平台同时是技术服务提供者,则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管,加强店家广告合规宣传的意识。
再者,商家要注意AI模特图中涉及的服装、配饰、背景等元素的设计、图案等系自己原创或者有合法授权,避免侵权风险。
如此,或许能还“双十一”大促一方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