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V可能成为中国电车的新赛道

有朋友发了一段腾势D9的驾驶感,非常有意思。突然想到,MPV可能是中国电车的新赛道。

MPV是Lee Iacocca发明的。这个汽车奇人不知道算不算理工科出身。他的本科学位是李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的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这是跨界于系统工程、管理之类的学科,不被“正经工程学科”认同为工科的。他在普林斯顿得了一个机械工程的硕士,这是正经工程学科,但也被如今讲究“第一学位”的人们所不屑。

不管怎么说,他在福特的工程师位子干了没几天,就主动要求调到销售,然后凭着三寸不烂之舌飞黄腾达。但他还是有眼光的,在福特副总裁的位置上,看准了“肌肉车”这个新赛道,用轻巧、大马力的“野马”打开了全新的市场。

在90年代克莱斯勒陷入危机的时候,他临危受命,推出K系汽车,以Dodge Aries为基础,加长、敞篷、换发动机、换真皮……,折腾出从买菜车到豪华车的全系列,规模经济则大大降低了成本。但这种“大力注水”最后也冲垮了品牌,豪华车Chrysler Imperial在50年代还是老红旗的参照,到90年代成了“超级加长真皮科罗拉”那个意思了。

但他从K系衍生出来的MP V是真的奇思妙想。

从基本的轿车发动机和底盘开始,加高车顶,把座椅抬高、“坐正”,好像把餐厅座椅搬进汽车一样,这样就解放了很多地板空间,够三排座了,最后还有一点行李空间。

这样的好处很多:

1、坐的高,看得远,心理上掌控感和安全感强

2、坐的正,舒适感好

3、适合大家庭,或者妈妈之间互相帮忙接送孩子去上学、打球、爬梯……

4、中排座可以是两个“老板座”,更舒服;也可以是长条座,拉的人更多

5、中排、后排座可以放下来,拉点家具、工具、小建材什么的,或者摊平了,当宿营车用

6、滑门代替开门便利进出,两侧滑门更加方便

7、把中后排座拆掉,容易改装为工具车,车内就是活动的工匠铺子

由于从轿车基础发展过来,别看着大,实际上占地和轿车一样,操控、停车都相似,便于上手。在维修方面,也和轿车高度通用,哪里都能维修。

坐的高很适合身材一般较小的妇女使用,坐的正其实也很重要。汽车座椅其实相当讲究。轿车低矮不仅重量轻、流线,也降低重心、有利于操控。但座位低矮后,两腿必然前伸,导致“占地”较大。座位过于低矮的话,进出还很不方便。出来还好,坐进去好像一屁股跌坐下去一样,对年纪大的人或者特别注重仪容的人很不友好。英国女王的座车要求之一就是“走进去”,而不是坐进去。

MPV一家伙改善了那么多方面,尤其适合需要大车的家庭,自然猛然爆火一下子把当年流行的旅行车打趴了,SUV则还没有兴起。但问题也马上出来了:

1、重量增加,加速不足

2、重心提高,进一步恶化操控问题

加上“妈妈车”的名声不讨喜。年轻人不愿开,年纪大的又没有大车需要,进入21世纪后,MPV销售直线下跌,同一市场被SUV占领了。美国大三本来各有MPV,克莱斯勒有Dodge Caravan和Plymouth、Chrysler的贴牌,福特有Ford Windstar,通用有好几个,还有本田奥德赛和丰田Sienna。现在奥德赛和Sienna还在,美系只有Chrysler Voyager/Pacifica了。

但MPV在中国的名声超好,别克GL8是常青树,丰田埃尔法是老板最爱,原因无他,宽大,舒适。操控无所谓,反正有专职自己开。买这些车的人大多不是自己开的。

不过MPV在中国可能大火。在北美火起来的理由在中国都成立,中国人还钟情冰箱彩电大沙发,和MPV是天造地设的绝配啊。

加速问题在全电化或者插混化时代是不存在的,操控问题也因为地板电池极大降低重心而改善。车重是个问题,伤轮胎,但开车的时候感觉不出来,换轮胎的时候才有感觉。

SUV的竞争依然存在,而且两者的空间利用概念相近。但SUV需要抬高底盘,重心高的问题又回来了。SUV还有上下车不方便的问题,对小孩、老人尤其如此,这方面MPV优越得多。SUV在理论上有越野能力,但绝大多数SUV从来不下泥地,越野能力是摆设,偶尔沾点泥土MPV完全解决得了。

对于车厂来说,最大的好处和Lee Iacocca时代一样:很容易从轿车转过去。把壳子一扒,换上三排座椅,套上新壳子,差不多就齐活了。

对于家庭来说,不需要纠结大车、小车了,“一车走天下”。

MPV可能是MBA历史上商业思维主导产品思维的成功范例之一,有望在中国再现成功。

另一个可能从电车这棵树上长出来的是敞篷车。敞篷车的历史长了,甚至可以说最早的汽车都是敞篷车。但现在敞篷车越来越少,两个原因:

1、不容易达到安全标准

2、加强结构刚度导致增重太多

现在安全问题比较好解决了,前窗档加固到能承受车身重要的程度,座椅后还有弹出的防滚架,或者头靠本身就加固到可以承受车身重量的程度。这些都增重,但与整体刚度加强的增重相比,都是小意思。

完整的笼架比敞口的盒子刚度更高,但敞篷车还就是敞口的盒子,只能从车底加强。好在地板电池本身也兼做底部加强,敞篷车的重量代价反而较小。上汽的MG Cyberster在英国评价很高,是个好的开头。

不过敞篷车在中国好像还是流行不起来,那就出口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