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正史系列3——“来生再不踏入宫门”,假如你生活在18世纪的朝鲜王室

随着书页缓缓合上,你知道眼前这个七十岁的老妇人已经完成了这一生所有的任务。历经英宗,正宗和今上三朝,于宫中生活了整整六十年,这是非常人能承受的孤寂生活。

500

【昌庆宫】景春殿。1815年,惠庆宫洪氏在这里去世。

“等我死去,由你把我写的这本书,交给主上殿下。书名,就起作,【恨中录】。”被世人称作惠庆宫的她已经是拖着残躯病体强作精神,有些话今日这个契机不问,可能以后再也没有机会。

500

【恨中录】,惠庆宫洪氏以自己在宫中六十年所见所闻写成的回忆录,编纂此书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告诉年幼的纯祖大王,他的祖父思悼世子当年的死因。惠庆宫担心自己命不久矣,将来没有人再能告诉纯祖真相,故以赌咒担保自己在书中无半句虚言。

“娘娘为什么要选中我呢?”虽然你不过是惠庆宫身边的一介尚宫,遵从命令本当不应多言,但却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

“你的个性非常像我的一位故人。”惠庆宫看着你微笑着,“我10岁那年,被选中为世子嫔。宫中派人到我娘家来量婚服的尺寸,父母连忙在路上铺好草席,房间里铺好锦缎。在上面又加上花纹席,十分隆重。这一切都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我家的那位崔尚宫,也就是我的那位故人。”

惠庆宫的丈夫思悼世子幼年就是由这位崔尚宫照顾,你早已有所耳闻,那时候因为害怕世子被繁重的礼教约束过紧,心中忧郁无法排遣。于是世子的保姆中,韩尚宫就负责与世子嬉戏玩闹,崔尚宫则负责在世子行为不正时对其据理力争,传为宫中的一段笑话。惠庆宫初嫁入宫候,娘家母亲曾想去看望女儿,也被崔尚宫以从来没有这种法度为由阻挡。可见她作为世子保姆的威严。如此严肃的人,虽让人害怕,却也因其刚直的性格得到尊重。惠庆宫或许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觉得有崔尚宫影子的自己值得托付。

“从前我听说,光海君的王妃柳氏特地在宫中供奉了一尊佛像,每日乞求来生不要再进入宫廷。小时候的我虽然是宰相的孙女,但爷爷去世后,父亲已经一贫如洗,参加世子嫔拣择的衣服还是本来姐姐要用在婚礼上的,甚至连进宫的车马费用都是母亲到处奔走筹借而来。所以我始终也不明白为什么成为至高无上的王妃也会活的如此惶恐。直到真正成为世子嫔后才理解,君王的无情,是远远超乎想象的。”

你从宫里的老尚宫那里听说过,惠庆宫的公公是朝鲜在位最长的君主英宗大王。其生母是低贱的粗使奴婢,但自己却是王位唯一的继承者,或许是这种矛盾的身份所致,英宗从小到大都十分的敏感。其元配贞圣王后失宠数十年的原因有流言说就是在新婚之夜,还是延礽君的英宗夸奖夫人的手细嫩美丽,结果贞圣王后脱口而出,自己从小不用干活,自然养成纤纤玉手。

500

【思悼】中的贞圣王后

就这样,英宗认为妻子看不起自己母亲是做粗活的奴婢,之后五十余年都对妻子视若无睹。甚至贞圣王后病重在弥留之际时都不愿意去见她,好不容易去看了一看,注意力也不在王妃身上,而是责怪侍奉在一旁的思悼世子穿的衣服不合礼制。(历史上贞圣王后与英宗爱女和缓翁主的丈夫同一日离世,英宗一直在宫外陪着爱女,凌晨才回宫)

更过分的是,王后去世后,英宗还因为和身边宫女们抱怨自己当年成婚后的各种琐事而延误了王后的发丧。(讽刺的是英宗在王后死后倒是一片深情的说本打算和糟糠之妻一起活到八十岁,白头到老。真是虚伪至极)

500

大造殿,即朝鲜王妃的日常住所。

“刚开始,我虽然被选为秀女。但因为家道中落,没人认为我能当选。父亲把我的名单呈上只是由于我家世代食朝廷俸禄,不忍欺瞒君上。结果出乎意料,我居然成为了“首望”。这代表着从此我家就要陷入波诡云谲的斗争中,晚上听到父母谈论此事,我都吓得哭了起来。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英宗大王早就赏识我父亲的才华,还对世子的母亲说过,自己给儿子找到了一个宰相之材。所以英宗看到我的时候格外惊奇。我的一生就这么改变了。无论父母多么不情愿,无论我多么苦恼,王命难违,成为世子嫔已经是我唯一的选择。”

更让你吃惊的是,惠庆宫告诉你,她那个曾任礼曹判书的爷爷去世后,服侍他的家丁将爷爷的屏风拿走变卖,谁知道正巧就被英宗大王的宠妾映嫔李氏身旁内人的亲戚买走了。自己最后成了映嫔亲生儿子思悼世子的妻子,真是天意啊。

“进宫后的生活,乏味而压抑。第一次拜见英宗大王时,便被提醒在宫内看到什么奇怪的事都要习以为常。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各种怪事接踵而来,比如到处都流传着英宗大王是串通御医用蟹酱加上柿子毒杀了兄长景宗大王而登上了王位。而上一任早夭的世子孝章世子的生母靖嫔则也是被毒杀的。更悲惨的是孝章世子9岁便娶亲,但10岁就夭折,14岁的原世子嫔被改封为贤嫔,年纪轻轻就要一辈子守寡...王室的残酷就这么一点点揭露出来。

与若隐若现的流言相对的是实实在在的君王的古怪脾气。最简单的一点,我的丈夫思悼世子才三岁时,英宗大王就故意却膳四日,引导世子来劝他用膳,表现父子深情。世子四五岁时,英宗便开始每次生气就说要让位给世子(上有所激恼辄言当释负),将世子多次推上风口浪尖。连我这个儿媳也不能幸免,英宗大王对孝章世子留下的寡妻,也就是世子与我的大嫂“贤嫔”十分喜爱,称其为知己,与之相对的我便低人一等。活着生为女子,谁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只和自己朝夕相对。但身为世子嫔,我心里再嫉妒也不得不为丈夫考虑。因而对世子的其他子女都一视同仁的抚养。谁知这也能招来英宗大王的斥责,说我这个儿媳照顾庶孙们太好,一点嫉妒心都没有,真是个不正常的女人。后来居然因为两个庶王孙私下收了两包栗子,英宗便将他们放,这么残酷的爷爷我实在没听说过。”(英宗真的因为这事骂过儿媳)

惠庆宫苦笑着,烛火虽暗,却也能照出这个垂暮老人脸上的悲戚之情。做好也是错,不做也是错,在英宗的手底下生活,压力可想而知。

你默默取过一旁的白瓷杯,斟满一杯人参茶递上。其实就连这个小杯子都有门道,世祖大王十二年(1406年)下令白瓷只能贡给王室,京外工匠不得烧制白瓷以作私自销售之用。一器一物都要维持君王地位,王室的悲剧不是大多都来自于此执念吗?

然而君主们大多皆是严于律人,宽于律己。孝宗大王的淑徽公主向父王求一件刺绣新衣,孝宗都不肯给,说自己身为国王应当事事俭约,女儿你想要新衣服等我死了之后,你母亲做了王大妃再问她要吧。(这是真事)

500

朝鲜公主与王妃的坐垫

可一转头,孝宗就去重建昌德宫了,难道制一件衣服的钱会比修一座宫殿多吗?君王们的虚伪可想而知。

500

朝鲜公主出嫁时的婚服

或许是察觉到了你的沉默,惠庆宫示意已经晚了,你可以带着书稿退下了。如释重负的你恭敬的弯腰退步走出大殿。迎面撞上了经过殿门的张内官,都在宫内侍奉,你们之间也算熟识,自然免不得寒暄一番。

“听说张内官过不久就要娶妻了,新娘子是出身哪家啊?”

“还算不赖,是忠翊卫军官家庭”张内官腼腆的抿了抿嘴唇,“我这辈子是于儿女份上无缘了,虽说娶妻也不过是找人作伴,大家相互扶持到老我也就知足了。”(朝鲜时代的宦官的确可以光明正大娶妻,而且许多宦官的妻子都出身低级武官和儒生家庭)

是啊,相携到老,眼前这座宫殿不正是锁死了一个女人原本该有的梦想吗?

“其实我的养父也是英宗大王时候在东宫伺候的内官,惠庆宫娘娘没告诉你的事情,我也许曾从父亲那里听过。”张内官看到你从惠庆宫的寝宫走出一脸沉重,便已经猜到了几分。

500

朝鲜王朝宦官是“世袭制”,具体而言是养子制。这部【养世系谱】可以说是朝鲜宦官的族谱。

既然如此,你也不避讳了:“娘娘刚刚提到君王无情,可娘娘跟前几年去世的正宗大王之间母子情深不也是真的吗?自己辛苦将六十年来的所见所闻写成书籍,想留给如今当国王的孙子长大后看,这不也是真情吗?”

“帝王家若说有情,则太多让人寒心的事情。若说无情,呵呵”张内官颇为不屑的嘴角一颤,“若说无情,人去而情深的事情也不少,你跟我来一个地方。”

夜晚的宫廷寂静而阴森,你随着张内官一路缓缓而行,走到了昌庆宫内一处叫做集福轩的宫殿。“当年惠庆宫娘娘的丈夫思悼世子就是在这出生。世子的母亲映嫔还有和平翁主,和协翁主跟和缓翁主3个成活的女儿。一母所生的4人,这一辈子可是天壤之别啊。”

500

【思悼】中的和缓翁主与侄子正祖大王

“就拿和协翁主来说,容貌是姐妹中最出挑的。但就是生不逢时,那时候孝章世子夭折,英宗大王急着想要个儿子,生了女儿自然失望透顶,和协翁主就这么出生时便失了父王的宠爱。而和平翁主与和缓翁主运气就好,出生时都是世子之位有人居之,英宗自然就将她们当做掌上明珠。”

正当说这,张内官将手伸进殿前的水缸舀起一瓢水突然向你泼来,纵然你反应迅速,裙摆上海市沾到了些水渍。不明就里的你心头燃起一股怒气,尤其是看到张内官一脸似笑非笑的表情,更是恼火。

“先别生气。”张内官转身又舀了一瓢水泼向空旷的庭院,说道:“你被我泼了一瓢水就这么发怒。和协翁主可是被英宗大王泼了许多年啊,你能想象她的心情吗?”

原来,英宗大王不仅喜怒无常,还有种种怪癖。去见喜爱之人一定要洗脸漱口,如和平翁主,英宗每次驾临她的府邸都要这么干。而洗脸漱口完产生的脏水,则会被泼到英宗厌恶之人的家里,思悼世子与和协翁主姐弟二人遭受的待遇就是如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英宗叫人把自己洗漱用过的水泼到他们住所的庭院。甚至,英宗还禁止和协翁主走和平翁主常走的道路。

连思悼世子都常跟和协翁主开玩笑,说他们姐弟两就是代替父亲接下霉运的工具罢了。

“也就是在集福轩这里,一次思悼世子来探望生病的母亲,和缓翁主也在。英宗大王有不让厌恶之人和喜爱之人同处的怪癖。知道世子与翁主在一起便勃然大怒,逼的世子跳高窗离开。”并没有做错什么,却被生父如此对待,如何不可怜?

然而,等到和协翁主重病将死之时,英宗大王却不顾臣僚的劝谏,彻夜守在女儿家里。这种临死前才见到的扭曲父爱,如果给你,你是什么滋味?

不只是对和协翁主,英宗与思悼世子间的父子关系末期差到令朝野忧心的地步。世子多次写信给妻子惠庆宫的父亲,说自己心情抑郁,请岳父制作药物送进宫内。有一次,思悼被英宗气到一怒之下竟然跳井自杀,因为被卡在狭窄的井口这才没成。之后世子的情绪愈加暴躁残杀中官内人将至百余,公然将各种刑具置于内司,使用烙刑为乐。还在宫中建造墓穴,让侍从皆执利剑,欲行不测之事。无奈之下,英宗只能将世子关进米柜饿死。赐死思悼世子后也颇为后悔,写了一篇文章藏在宫中垫子底下,世孙即位后无意之中发现了。

500

“思悼世子也是一步错步步错。和平翁主若是不早夭,有这个得宠的姐姐时常在英宗大王面前调解,或许最后也不会走到父子反目,被父王关在米柜饿死的地步。和平去世后,英宗大王把所有的宠爱移到和缓翁主身上。原本还有驸马时常约束提醒,和缓不至于太骄横。但谁知驸马也英年早逝,和缓回宫居住,从此就持宠而娇,作为小姑子处处和当时还是世子嫔的惠庆宫娘娘不睦。”

张内官的话勾起了你陈封多年的记忆,自己还是长发内人的时候,曾听老尚宫们嚼舌头,说英宗大王曾怀疑思悼世子有所谓“新台之事”。有人说这是怀疑思悼和还不满十岁的媳妇世孙嫔(孝懿王后)之间有“扒灰”的苗头,也有人说其实和思悼有不伦之恋的正是思悼的亲妹妹和缓翁主。

自己曾帮惠庆宫整理过部分书稿,你清楚的记得书中确确实实写过在思悼世子被英宗大王赐死的数月前,思悼曾请和缓翁主到自己的住所,晚上上下之人一起豪饮到醉倒......更令你不寒而栗的是惠庆宫在书中所写的和缓翁主对思悼世子的儿子,也就是亲侄子正宗大王的占有欲。但凡正祖大王喜欢的人,和缓总要想方设法陷害离间。甚至正宗大王喜欢阅读宋史,和缓翁主就连书都嫉妒了起来。

若是思悼与和缓之间真有兄妹乱事,而和缓在思悼死后把这种感情畸形的转移到正宗这个侄子身上,天呐,简直不敢再想下去。

“其实,很多事情并非如你所想。思悼世子死后,惠庆宫娘娘与正宗大王母子固然受尽苦楚。但世子活着的时候,惠庆宫娘娘在丈夫时而疯狂时而暴虐的情绪下,同样战战兢兢。世子有一次盛怒之下便拿起棋盘砸伤了惠庆宫娘娘的左眼。后来通过威胁和缓翁主,成功使英宗大王同意他去温泉疗养。惠庆宫娘娘便开心的说过,终于有段时间不用再见到丈夫,感觉真是幸运。”张内官如数家珍的对你道出一件件旧闻,倒是终于让你摸清了一些端倪。原来无情的不是帝王,而是王室。一旦进入这么漩涡,个人的感情已经不能够再保持独立,注定要被权利和礼教的黑洞逐渐吞噬。

500

纵然当年思悼世子没有被英宗大王逼疯,纵然思悼世子安全即位为王,惠庆宫成为名正言顺的王妃,她的一生难道就会幸福吗?远的不说,英宗大王的嫂子宣懿王后年纪轻轻嫁给没有生育能力的景宗大王,活寡守着守着得了精神病,整日抖动身体大声喊叫,不断用手拍打物品,26岁便撒手人寰,死状非常凄惨。而英宗的原配贞圣王后,就连死前都没能得到丈夫的怜悯,甚至因为王室礼法,自己都不能在寝殿离开人世,还要匆忙移到偏殿再折腾一番。

即便夫妻情好,也不能违抗宫中的礼法,王与王妃不能在巳日和寅日,朔日、晦日和望日、下雨打雷大雾大风日食月食的时候见面。换言之,一月之中能让王与王妃合宫的不过一两天罢了。

“无论发生什么事在宫中都很正常,你要视而不见,缄口不言。”惠庆宫嫁入王室第一次向公公英宗大王问安,便被英宗如此告诫。也许从那时开始,她的悲剧命运已经注定。

张内官的一席话,让你明白了很多事情。可你不知道的是,你离开之后,惠庆宫看着你的背影远去,她强撑着站起,步履蹒跚的走到内间的衣柜前,打开了一个已经锁上了10年的小格子,里面是一件赤翟衣。

虽然已经造成许久,但锦缎上的金线在烛火之下依旧熠熠生辉。恍惚之间,惠庆宫好像看到了自己的爱子正宗大王的面庞:“母亲先好好藏着这件衣服,等世子到了15岁。我就把王位禅让给世子,带着母亲去水原华城隐居。希望那一日,能看到母亲光明正大的穿上这件礼服,这一天不会太久的。”

音犹在耳,现在孙子已经满了15岁,已经是朝鲜的国王,可爱子却已经撒手人寰4年了。之所以苟活于世,不过是还不放心年幼的孙儿,更是害怕,害怕自己一旦自决,便没有人敢也没有人能把过去发生在自己和儿子身上的故事告诉孙儿。如今,这60年的回忆录已经完成,已经交付给了能信任的人,了却心事的老妇人可以安然等待离开的那一刻了。

500

仔细回想着一生,最快乐的时光应该就是儿子做了国王,带着自己前往水原华城庆祝花甲。正宗专门建了一条自王宫通往水原华城的大路,沿途造了24座桥。

渡过汉江之时,破天荒的调集了48艘船组成一座巨大的“舟桥”,随行的1600多人浩浩荡荡从中穿过,是何等的壮观。

500

自己所乘坐豪华的“慈宫驾轿”耗资2785两,由120名匠人打造,里面铺满了清国的高级绸缎,还有日本国产的镜子、夜壶。

500

根据【朝鲜王朝仪轨】复原的惠庆宫驾轿

中途停下用膳歇息,孝顺的儿子正宗亲中途停下用膳歇息,孝顺的儿子正宗亲自捧着膳桌伺候。母子间的恩情是如此深厚,当天吃的菜自己都记忆犹新:大枣米饮,鸡汤,用山楂木瓜柚子加上生姜桔梗调味的正果...自捧着膳桌伺候。母子间的恩情是如此深厚,当天吃的菜自己都记忆犹新:大枣米饮,鸡汤,用山楂木瓜柚子加上生姜桔梗调味的正果...

中途停下用膳歇息,孝顺的儿子正宗亲自捧着膳桌伺候。母子间的恩情是如此深厚,当天吃的菜自己都记忆犹新:大枣米饮,鸡汤,用山楂木瓜柚子加上生姜桔梗调味的正果...

500

据【朝鲜王朝仪轨】复原的惠庆宫出行膳食

500

【水原华城】

离开京城的第五天,在水原行宫奉寿堂,举办了自己花甲宴会,席上7次举杯都要表演各色歌舞:“献仙桃”“梦金尺”“荷皇恩”“抛球乐”“舞鼓”“牙拍”“莲花台”“寿延长”......

后来,这场盛宴被制作成数量多达26张的图画,收入【乙卯园幸仪轨】,流芳百世。

500

根据【朝鲜王朝仪轨】复原的惠庆宫寿宴歌舞

500

【水原行宫】奉寿堂

昔时繁盛早就随着儿子的去世埋没,终究世上只剩下了自己一人。惠庆宫恍惚间想起一首在宫女间传唱依旧的谚文词曲:

在梦中化作鹦鹉,汉阳城十里之外,我日夜思念的父母兄弟啊,只能这般梦中相见。我非铁石心肠,如何忍受这般痛苦?

这何尝不是自己一生的写照呢?只希望,来生不再踏入宫门。

(本文根据“朝鲜王朝实录”与“恨中录”“公私见闻录”等书改编,以第三人称视角想尽力描绘惠庆宫洪氏这位朝鲜历史上传奇女子的悲剧晚年。不过她经历的事情太过复杂,如果读者朋友们有所疑惑,可以去看一部纪录片“仪轨,8日的庆典”以及韩国电影【思悼】)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