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发掘出1500年前寺庙,竟然是为了这个中国皇帝所建!

2018年,在韩国公州百济国都城遗址,考古工作者们发掘出了一片十分不起眼的残瓦。不过幸运的是,虽是残瓦,但中心的铭文并未受到多少损害,甚至可以说是十分清晰。

细细辨认之后,一个南北朝时期,朝鲜半岛与南朝梁密切交往的铁证浮出水面:“大通,是大通!”

500

【“大通”铭文瓦,汉城百济博物馆展出】

根据高丽王朝时期,僧侣一然(1206-1289)编纂的野史《三国遗事》载:

“(百济圣王)又于大通元年丁未,为梁帝创寺于熊川州,名大通寺。”

也就是说,在公元527年,雄踞朝鲜半岛西南地区的百济国君主,百济圣王扶余明襛,为南朝梁的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在百济当时的首都熊津城建了一座寺庙。因为当时是梁武帝大通元年,所以这座寺庙就以梁朝年号,命名为大通寺。

自475年,百济首都汉城被高句丽长寿王趁着南朝宋衰败之机攻陷,百济势力就南撤以熊津城为新都,并更加倚重与南朝、日本和新罗之间的外交关系,结成同盟以对抗高句丽南下。

500

【公山城是从475年百济将首都设在熊津时开始一直到538年迁都至扶馀前的63年里作为都城使用的山城,面积为20万平方米】

百济圣王的父亲,武宁王时期,百济屡次大破高句丽,从此“更为强国”,与南梁的关系也更加密切。根据武宁王陵墓的发掘,其内部整体采用南朝砖室墓风格,墓志开头更是先列梁武帝所赐将军号,再提自己百济王的身份。说的直白一点,“狐假虎威”作风一览无遗。

武宁王时期打下的良好基础被圣王继承,他即位第二年就得到了梁武帝册封为“持节都督百济诸军事,绥东将军,百济王”,之后百济与梁的朝贡之中,得到了梁武帝大量的赏赐,特别是各类人才的输入。梁朝专门将毛诗博士、画师、工匠等派遣至百济,教授他们先进艺术和知识。

“大通寺”的创建,想来也是这种挟南朝以制高丽的大背景下的产物。

500

【百济王陵出土文物】

可惜的是,高丽时代的正史《三国史记》并没有大通寺的相关记录。因为是出现在野史《三国遗事》中,所以学界长期对这座寺庙的存在与否持有争议。这次,“大通”铭文瓦片的出土,无疑是为大通寺的存在提供了铁证。

2008年,南京发现了六朝时期建康宫城夯土墙。刚好10年,百济国为梁武帝所创寺庙在埋没1500年后终于重生。十乃盈亏之数,逮乎天命也。(奉狗左传,其失也巫)

翠微秋晚,试闲登绝顶,徘徊凝伫。一片清凉兜率界,几度风雷貔虎。钟阜盘空,石城瞰水,形势相吞吐。江山依旧,故宫遗迹何处。遥想霸略雄图,蚁封蜗角,毕竟无人悟。六代兴亡都是梦,一样金陵怀古。宫井朱阑,庭花玉树,偏费骚人句。此情谁会,橹声摇月东去。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