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高中复读行不行
文章来源:公号“吴教授来了”
先亮明一下态度:不合理!
最近,重庆市教委发布《关于禁止公办普通高中招收复读生的通知》,要求全市普通高中不得举办复读班,不得与社会机构联合举办复读班,不得以学校名义在外举办复读班,不得招收复读插班生等相关要求。
高考刚结束,重庆立马“四不得”禁止高中复读,网上各种声音一片。
有人强烈反对,认为高考是摆脱寒门的重要手段,禁止公立高中招收复读生,相当于给高价的私立学校送生源,是断部分寒门学路或增加其家庭负担,违背教育公平。
也有人拍手称快,认为公立学校都有政府补贴,那些“高四”“高五”的复读生,挤占公共资源,提高高考竞争烈度,加重教育内卷。尤其对应届毕业生来讲,是极大的教育不公平。
现在,高中复读生在很多省份比例确实很高。比如发文的重庆市,2020年高中复读生占比超过15%。其实重庆都算是少的,全国复读生的平均比例是22%,像河南这种高考大省都能达到40%以上。
这么多复读生,高中都快三年制变四年制了。但是,这并不代表禁止高中复读就合理。
首先,我们要搞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去选择复读?
在中国,能不能考上大学,将极大决定一个人这一辈子的上限!中国传统文化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现实中,中国经济发展从劳动密集型转向创新驱动,以前靠卖苦力改变命运的时代越来越远了,唯有知识,有参与知识性竞争的敲门砖,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奋斗是没有错的,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上大学也没有错。政府想改变大规模复读,严重的高考内卷,不应简单禁止公立学校搞复读,而是要给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们更多的出路,让独木桥变千万桥。
其次,出于追求教育公平的目的,禁止高中复读,恰恰违背了教育公平。
禁止公办高中招收复读生,不是一个新规定。早在2002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各地公办高中不得占用学校正常的教育资源举办高考复读班,也不得招收高中毕业生插班复读。
这次重庆教委发布的要求,完全是落实国家早期政策。早前,四川、贵州、云南以及河南部分地市,均有禁止公办院校招收复读生的规定。
重庆教委称,禁止公立高中搞复读,主要是为了营造更好的教育生态,让教育资源公平分配。
但是,这恰恰违背了教育公平。因为国家层面的政策没有全面严格落实,那些严格落实政策的省份,只能是剥夺当地孩子的求学机会,不落实政策省份的孩子,依然有机会通过复读迈入大学。
再次,禁止公立高中搞复读,效果不会好,证明政策不合理。
从已经实行过相关政策省份的情况来看,并没有真正改变大量学生选择复读的情况。因为出于提高学校升学率,以及扩大学校资金来源等考量,很多公立高中搞复读班,是学生、学校两方都乐意的事。
再加上这些禁止复读的政策,没有一个明确的惩戒规定,所以,部分公立高中“挂着羊头卖狗肉”,打着其他名义摇身一变,复读班照开、复读生照收。
同时,就如上文所讲,如果仅仅是公立高中禁止复读,产生的主要效果就是两个:倒逼学生到私立高中复读,或者选择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一年动辄几十万,私立高中复读费用也是水涨船高。这两种选择对很多中低收入家庭来说都难以承受,或会因学返贫。这相当于变相告诉社会:有钱人,才有更大机会上大学。
就像本文开头所说的,这确实是违背教育公平的。
另外,单纯禁止公立高中搞复读,很可能最终会伤及公立高中体系。
政策逼着复读生去读私立高中,就会拉高私立高中的升学率,提高私立高中的美誉度,进而会挤压公立高中的生源质量和数量。
这意味着,私立高中的经营情况会变好,有更大的财力吸引公立高中教师。公立教育资源的被掠夺,损害的是所有读公立学校的人的利益。
所以说,现在禁止高中复读是不合理的。
如果要禁止,也应该提高政策质量,并且做好相关教育资源调剂配套。
一方面,要禁就从全国层面、不分公立私立严格执行,做到政策公平、效果公平。
另一方面,有禁就有疏,让那些无法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孩子们,能够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充足的知识、技能,以及得到社会普遍承认的证明。
如果,这两条做不到,那么就别折腾那些一心求学的孩子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