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些思考

来源:公号“吕召”

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自十八大以来召开最早的一次。作为年度最重要的经济会议(没有之一),本次会议对今年经济工作做了总结,分析了经济形势,部署了来年工作,并对一些重大的中长期事项做了说明。

本文并非对会议通稿的系统性解读,主要是结合通稿中对形势的分析、工作的部署,以及个人日常思考,来推敲高层决策背景,以及未来可能的公共政策变迁。

一、从“三期叠加”到“三重压力”

对形势的研判,决定了未来的应对之策。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形势的最新、最重要研判就是提出“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

这不仅让人想起高层刚刚掌印的2013年。当时高层做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的重要研判。

“三期叠加”这一重要研判的背景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率先走出危机冲击,经济全球占比、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快速上升。中国迅速将日德甩在身后,与美国经济体量快速拉近。

二是,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开始呈现,加之应对危机经济政策的副作用,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重大的趋势性新变化,所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例如,经济2012年“破八”(7.86%);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迎来刘易斯拐点;经济危机的冲击,使得全球治理体系面临巨大挑战,中国面临的外部形势更为严峻;国内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成为政界、学界等的普遍担忧。

2013年作出“三期叠加”科学研判后,高层在2014年5月正式提出“新常态”,并在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从九个维度对新常态做了系统阐述。

个人认为,如今提出“三重压力”大背景有点类似于当初提出“三期叠加”,而且“三重压力”解决起来比当初的“三期叠加”更为复杂、棘手,是深层次内外因素所致(将在第二、第三部分详述)。“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不是对中短期,而是对中长期形势的研判。

那么,面对“三重压力”,高层是否还会作出类似“新常态”的新发展态势论述?

鉴于新常态已经无法充分反映当前的经济发展,高质量发展更多的是我国经济转型的一种长期追寻,以及明年将要召开二十大等考量……

二、消费进入新平台

8年前的“三期叠加”更多是基于国内因素对经济发展做出的研判。“三重压力”则是基于疫情以来国内国际大环境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情况要比当初复杂的多得多。

从国内来看,最主要的就是内需疲软,这是比较难搞的大问题。

无论是官方阐述,还是相关统计,都是说中国是超级大市场。中国也确实已经成为一个规模与美国相当的超级大市场,但中国超级大市场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元气受损。

2018年5月、6月,我国社零消费增速分比为8.5%、9%,较往月出现明显下滑。

500

社零消费增速从此告别了两位数增长,持续震荡下行,并在2019年4月下探到7.2%,直到2021年初因同期超低基数才大幅反弹。

内需,尤其是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压舱石,为何会突然出现大幅下滑,告别双位数增长。最重要的还是房地产的挤出效应。

2016年、2017年,我国一二线城市及其周边卫星城市房地产价格出现狂飙突进式猛涨。北京西五环均价由约3万/平米上涨至5万/平米;燕郊由均价约2万/平上涨至4万。2018年,中国三四五线中小城市开启房地产狂飙突进,不仅是东部,连中西部一些小县城的房价也涨上了天。县城房价上天,基本就是房地产的最后一轮狂欢。

2016-2018近三年时间,中国所有城市的房价基本都暴涨了一遍。房价暴涨的背后,是大量普通家庭掏空了“六个钱包”供一套房。房地产价格上行与消费下行出现了交叉。换句话说,房地产严重透支了中国消费的潜能,内需元气受损。

讲完内需(尤其是消费)不振的大背景,现在分析下疫情以来,以及疫情后的内需走势。

从疫情发生以来,消费出现暴跌,然后又开始逐步复苏。但是,消费跟生产侧相比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即生产端复苏强劲,消费端复苏不及预期,也就是很多专家说的不均衡复苏。

今年以来,消费的复苏走势更是不容乐观。今年3月份,社零增速34.2%,10月份仅有4.9%。与疫情前7%以上的增速相比,要低差不多3个百分点。从今年十一国庆出游人数、消费数据来看,还不如去年同期。

500

具体分析来看,除了房地产的严重透支,主要还有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第一,疫情零星反弹+自然灾害。今年下半年以来,包括辽宁、河南、江苏、浙江、上海在内的地区,出现多轮疫情反弹,对消费形成严重拖累。8月、9月,河南、山东、山西等地连续爆发严重洪涝灾害,影响同样不容小觑。

第二,居民就业和收入受损。尽管我国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已经很低,但是这个数据其实对真实就业情况的反映是有限的。尽管大企业可能恢复相对较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高到惊人,但中小企业其实依然比较困难,这在PMI等指标,以及一些行业研究机构的跟踪报告中都有反映。老百姓消费首先得有工作能挣到钱,其次工资是在增长的。

个人有一种预感,我们的消费很可能回不到8%左右的水平的了,需求会收缩到一个更低的台阶,这是我们中长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三、国际三大难解议题

之所以说“三重压力”的背景比“三期叠加”更难更复杂,除了国内原因,还有一堆比以往更加棘手的国际问题掣肘经济。

国际上最主要的还是疫情、中美博弈、全球大循环解体三大冲击持续。

第一,从疫情来看,这依然是全球最大的不确定性。两年时间,全球新冠累计确诊2.7亿,累计死亡人口530万。病毒还在变异,疫情会持续到什么时候,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答案。

第二,从中美博弈来看,无论是中美,还是全球,大家的预期都不会转好。特朗普时代是全面脱钩、逢华必反,拜登时代是更加精准的科技打压、外交围堵。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中美关系表述为“竞争、合作、对抗”三部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合作微乎其微,竞争常抓不懈,对抗不断开辟新战场。尤其是拜登政府对华外交围剿肯定是配合经济政策的,中方也必然会反制。

中美关系已经不可能回到从前。中国经济总量预计在2023年超过美国的80%。请注意,自二战以来这是从未出现的情况(即使前苏联、日本)。可以预见这将对美国政界、社会带来巨大压力,加之2024是大选之年,反华是政治正确。拜登政府在任期最后一年,很可能会开启对华更强烈的对抗。

第三,从全球大循环来看,“地缘制造+新冠疫情”正在加速肢解国际“大三角”循环体系。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分工逐渐形成“大三角”循环。即欧美国家既是主要消费市场也是上游关键中间品提供方,中国等东亚国家是主要的生产制造基地,拉美、俄罗斯、中东等地区是主要的能源原材料输出地,三者之间形成了“大三角”循环体系。

但是,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大三角”循环体系就已经在松动。这主要体现为国际贸易、投资持续低迷,贸易纠纷持续增多、发达国家倡导制造回流。等到疫情前一两年,其实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开始为产业分工大变局下注。特朗普政府绞尽脑汁希望产业回流,欧盟开始打造内部循环,中国提出产业链现代化和产业基础高级化。至此,地缘制造已经不再遮遮掩掩。

新冠疫情引发的全球供应链冲击,在政策层面加速了“大三角”循环解体。美日出台一系列产业链脱华政策,中国明确打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个人认为,中国应该打造三重循环,外循环中的东亚、东南亚涉及核心利益,应该有产业倒钩计划)。总体而言,无论是坚持多边主义的国家,还是奉行单边主义者,都在通过产业链调整来尽量减少未来潜在风险的冲击。

“大三角”循环不会消失,但一定程度上已成了弃婴。未来,“大三角+区域循环+内循环”的国际分工合作格局日益明显。

总体而言,对于国际形势,别指望变好,不再继续恶化就已经不错了。

四、新形势下的2022年部署

需求收缩,现在来看主要是内需收缩,但中长期看很可能是内需、外需都收缩;供给冲击,现在更多的体现为疫情冲击下的产业链不畅,但中长期更多的是“地缘制造”掣肘下的人为设卡;预期转弱表述的提出,不仅表明市场预期转弱,更意味着管理层对未来预期的转弱。

当然,预期的转弱并不是信心丧失,而是更加实事求是,根据实际问题,拿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的表现就是经济政策。

单就2022年而言,由于是特殊之年,经济工作的要求简单明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求稳体现在哪里?有些分析认为首先体现在会议通稿25次提及“稳”字。这样分析当然也有一定道理,但其实也不能太说明什么。如果翻一下过去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稳”字超过20次的情况是很多的。

个人认为,求稳最主要体现在两点:

第一,对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也就是说,如果明年经济走势不错,当然喜闻乐见。但如果有较大的下行压力,会及时出台对冲政策。而且,为了预防经济不稳,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这也就意味着,明年经济政策会下好先手棋,政策可能较早发力。

那么,怎么才算稳?经济怎样才算运行在合理区间?如果如同2020年仅增长2.3%,这显然既不稳,也不在合理区间;那么经济增速恢复到疫情前的6%以上,国内外大环境上明显有难度;那么,2020年、2021年的平均经济增速水平,算稳吗?算在合理区间?

这个问题可能要等到明年的两会才会有答案。

第二,来年的具体的、重点的工作部署。从本次会议通稿来看,来年工作的七项部署最直观感觉是没有“新意”,不够“具象”。没有像去年经济工作会议那样提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等明显剑有所指的部署。

500

2021年,包括反垄断、双碳在内的重点工作部署,落实为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对经济社会的作用力是非常明显的,而且引发了一系列猜测。

来年重点工作没有“新意”,也充分体现出大会之年、稳字当头,不求开辟新战线,但求经济稳定,不出现大波动。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来年经济重点工作没亮点。其实,七条工作重点,依然是内容满满。例如,加快财政支出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等都值得仔细分析。

总体来说,尽管高层对经济形势得出了“三重压力”的重大判断,但单从2022年而言,经济走势应该不会差。

五、五个重大议题及个别表述的思考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经济工作会议还用大量的篇幅讨论了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这些议题一共五个:共同富裕、资本、初级产品供给、化解重大风险、双碳。

这五个议题有两个共同点:第一,过去一年都是社会极度关注的,其中一些问题引发了社会担忧或热烈讨论。例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结果引发了一系列社会担忧,搞得相关部门官员和高层先后出来澄清。这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详细谈这个问题,某种程度上是为了给社会吃一粒定心丸。

第二,这些问题短期内解决不了,需要漫长的时间去研究、推进。共同富裕、双碳是要搞到本世纪中叶的,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更是一个持续研究探讨的问题。

总体而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门讲这五个议题,是在回应社会关切,消除社会杂音,凝聚社会共识,指引基层工作,也是表达高层的决心。

最后,就会议中个人还比较关心的几处表述,简单谈下思考。

第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新世纪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中,一共有五次:2001年、2005年、2014年、2018年和2021年。

再次重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其实呼应了会议通稿在分析完大形势后,讲到的“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的事的第一条,就是要不断做强经济基础。

今年的国内外形势复杂,杂音比较多。例如,关于共同富裕、台海形势等。这些问题当然重要,但是就当前而言,没有什么比把经济搞好,早日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增强自身经济实力更重要的事情。经济如果出了问题,别的也别想搞好。

第二,房地产过去、现在、将来都很重要,但不要抱有幻想。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房地产良性循环和科技、产业、金融三个循环。当时通稿中没有提房住不炒,开始又有人在网上声称房地产调控政策转向。

房地产全产业链涉及到GDP的40%左右,当然很重要。尽管人口走势、发展阶段转换都决定了房地产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但未来依然会是支柱产业。

但是,个人认为,就死了房地产调控政策转向这条心吧。现在一些大型城市房地产调控非常严,政府对房地产企业的管控也非常严,未来可能会有所放松,或者通过疏堵结合来完善长效调控机制。但回到四五年前?绝无可能。

房地产已经动了中国内需的元气,如果给房地产卸掉政策调控的束缚,无异于杀鸡取卵,居民部门将很可能出现流动性危机。

第三,资本的规训课还有上完。个人喜欢将政府部门对资本的监管,尤其是平台企业的整顿称为“规训”。因为,不是现在的政策太严,而是过去的管理太松。当年滴滴合并优步,不仅没有向商务部申报,而且当商务部明确声称需要申报时,滴滴硬生生给怼回去:不需要事先向有关部门申报。李彦宏公开声称,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加开放,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

说白了,都是惯坏了。资本以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这显然是不对的。

反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是2021年度八项重点工作之一。本次会议把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视为五大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显然,资本的规训课还没有结束,中国对资本的监管会越来越成熟。就像本次会议说的,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第四,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个人认为,这可以从两个视角来分析。一方面,中国14亿人口,如果都追溯西方发达国家那种消费、生活模式,地球根本受不了。而且,中国的巨量需求能够拉动全球经济,但如果供给无法跟上,也是会带来潜在的全球经济风险,发达国家不高兴,连发展中国家也会有意见。这个问题和双碳一样,实际上是中国发展的探索,也是全球发展的探索。

另一方面,还需要在内循环的视角下来分析。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越来越复杂(无论是G2纷争,还是可能出现的周边沿海变局),关注初级产品保障,实际上就是一种底线思维,提高防冲击能力。这个事情很难办,放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超级大国更难办,但是又必须办。需要快些办,但却又很难短期出成绩。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