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爱考体制编,其实是一种隐性的地图炮

 观网首页一个关于山东学子热衷考编的话题,引发了几百回复,我也来说两句吧。

首先,山东人爱考体制编,其实是一种隐性的地图炮。乍看是描述性语言,其实是要把山东人这个群体,定义为一种刻板的印象。

其实现实里,大江南北考编事业,都是如火如荼的。考编的热情可不分地域。而且随着外部经济在欧美压力下的转向,考编事业未来10年,都还会继续火爆,不会冷却。

而且考编,拿稳定收入,吃体制福利,这也符合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但也符合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个人主义全面失败的终极悖论——每个人都为了自己风险最低,利益最高考虑所做决定一定导致社会整体利益崩塌,最终导致社会每个人的基本利益都无法保障。

禽兽都是个人主义者,所以丛林世界没有产生任何文明。

所以考编从个人角度无可厚非,但如果全社会主流以进入体制,吃福利为荣,整个社会会停滞不前甚至崩溃。

因此,错的不是考编的人;或者说文化道德上谴责考编者,无济于事。最应该问责的是招聘方。

体制为什么生产了那么多岗位?为什么年年都要扩编,都要公招?体制又不产生利润,招那么多人做什么?

尤其是行正性的体制岗位,大部分都是执行层面的,高中学历足够完成。怎么动不动就招聘硕士博士?

反过来说,既然体制扩编,年年招聘编制人员,那么我看大家都去考编,是完全合理的。

不是说中国月收入1000的人又六亿吗?编制人员最低工资还有四五千呢吧?4倍于国民普遍收入,又不加班,又有高福利,当然是好事。

而且别听小部分南方人在哪里吹嘘什么我们这里最看不起公务员什么的。那都是局部现象。南方也是中国,也是中国法律在治理的社会,编制内的公务员,医生,教师,照样是南方各地高收入岗位。

不过有一点,就是浙江广东也考编,山东也考编,为什么山东就显眼了呢?

这才是文化区别。

考编就是为了利益,就是因为编制岗位,收入比血汗工厂高,福利比血汗工厂强,不用看老板的脸子,说出去好听,有面子,介绍对象都轻松。而且一劳永逸,只要不犯错,基本一辈子有保障了。

所以全国各地都热衷考编,只不过山东比较显眼罢了。

为什么?文化区别。

太复杂的推论省略了,我就直接说结论。这个结论会引发无数疯狂。大家记住了。

为什么南方人也考编,北方人也考编,最后就北方人显眼呢?

因为南方人贪婪,北方人保守。

贪婪,所以考编,所以更不把考编当作人生终极目标。考编只是阶段性目标。

所以南方人,不太拿考编招摇炫耀。

北方人保守,不贪婪,所以觉得考上编了,一辈子算活出来了,算到头了,大难题算解决了。

正因为这种心理上的巨大满足,所以导致北方人喜欢把有编制当作一种炫耀的理由。所以北方人就高调了,高调就显眼了。。

而且请注意,贪婪实际上是一个中性词,指的是人的欲望永远高于能力,用欲望驱动能力提升的一种心理模式。

人类所有的文明升级,都是贪婪推动的。

理想主义,本身就是思想上的贪婪。

人类想征服宇宙,探索遥远的外太空,是不是贪婪?更是贪婪!

不贪婪,都没办法去进步了。

所以说,考编没毛病,只要编制招考,只要体制扩编,大家都可以去考编,没什么丢人的。关键是考个编制,没什么可炫耀的。没什么志得意满的。还要怎么样?考上编,还要继续贪婪,继续追求更高层次的进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