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思想殖民太厉害了,一个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
来源:枫冷慕诗
不得不承认,西方的思想殖民真的是太厉害了,很多人悄无声息地就被改变了认知和记忆,一个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关于“原生家庭”的各种讨论。
你现在打开手机,或者去书店购买书籍,一定能看到这样的话语:
一个人的不幸,源自一个不幸福的原生家庭。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
你的原生家庭,决定了你未来事业的高度。
总之,有某些人刻意的想要把自己生活的不如意全部甩锅给父母,他们开口闭口就是原生家庭毁了我,父母对不起自己。
找不到好工作,怪父母。
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怪父母。
过不上理想的生活,还是怪父母。
这种怨恨父母的风潮就像病毒一样在人群中传播,以至于衍生出了各种进阶版本,比如说:你生我经过我的同意了吗!没有钱就不要生,生了就要负责到底!不是我欠你,是你欠我的!
总之,他们的核心思想就是父母不仅无恩,还应该被自己怨恨,这种思潮广为传播,导致很多家庭亲情撕裂,子女无底线的索取,他们完全把父母当成了一个随时可以抱怨的提款机,看不到一点点亲情的温馨。
这种极度精致利己的思想大蔓延,难道你就不觉得奇怪吗?中国自古以来,从来都没有宣扬过这样的思想,中国的儒家思想里,最核心的一个理念就是强调伦理秩序与对等的情感责任,父母赡养了子女,那子女就应该敬重和孝顺父母,这是合乎天道的事情,是不需要强调的一件事,只要是一个稍微有一点点良知的人,他都不应该怨恨生养自己的父母。
那为什么这种思想会突然在中国大流行呢?
我们先来看看原生家庭这个词是怎么出现的。
他压根就不是中国本土的产物,他是美国在治疗精神病患者时发明的一个词汇,是用来分析一个人的心理问题和童年家庭环境的相关联系的,也就是说,这个词是一个专业领域的专业词汇,不具备普适性,除非你的精神出了问题,否则也没有人会随便和你扯什么原生家庭的联系,你懂了么?
那为什么这个词在中国就成了万能适用的模板呢?仿佛不管遇到啥事都能怪原生家庭。
我查了下这个词在中国大陆传播的痕迹,我发现他在网上的大流行可以追溯到2007年,当时某瓣成立了一个名叫“父母皆祸害” 的小组(2017年解散),里面全都是抱怨父母,咒骂父母的言论,很多成员在里面用批判性的视角反思自己的家庭关系,里面的发言大概都是这样的:
为什么我30岁还一事无成?我跟大家讲一下我的原生家庭,我的父母是做啥的……然后巴拉巴拉说一大堆,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我之所以没有成功,都是因为我的父母害了我。
像这样的言论广为传播,所以在10年代左右的时候,中文互联网上开始大量出现“原生家庭”相关的讨论,很多生活不如意的人,都找到了一个发泄的口子,以掩盖自己人生的失败。
后来到了2018年的时候,“原生家庭”这个词又开始火遍全网,原因是因为那一年美国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的书籍《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这本书在中国热销,它相当于为原生家庭支持群体找到了理论基础,所以一时间受到了很多知识分子的欢迎。
然后同一年,电视剧《都挺好》全网热播,以姚晨扮演的苏明玉的成长经历作为切入点,将原生家庭的话题推向了舆论高峰,剧中有句台词是这样的,苏明玉气愤的看着自己的父母说:你嫌弃我是个女孩,你为什么要生我?
电视剧热播之后,在全网引发了一股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热潮,大家都在分享,自己的不幸,是不是和原生家庭有关。
然后进入2020年之后,随着某音、某手、某站等平台上原生家庭创伤、与父母和解相关的视频爆火,原生家庭这个词就开始正式破圈,逐步成为了当代年轻人的口头禅。
这就是原生家庭这个词在中国大流行的完整脉络。
为什么我说这是西方的思想殖民?因为某平台现在几乎已经被证实,它就是西方思想殖民的重要策源地,什么男女对立、仇视老人、怨恨父母,各种极端言论,都是从那里起源的,你说背后没有人推波助澜,我是真的一点都不信。
中国本是一个注重孝道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一直传到毛主席时代,中国的家庭都还是父慈子孝,亲情浓郁,结果西方的文化传过来才短短几十年时间,一切就都变了,百善孝为先不要了,父母恩重如山也不讲了,甚至我们的年轻人直接就把父母当成罪人了。
你不觉得很离谱么?
这种文化渗透本质上就是披着心理学的外衣在挑拨我们和父母的关系,让我们加速内耗,忘了孝道的根,我在以前就提到过,西方这是在对我们进行“文化降维打击”,是为了把我们的文明高度拉到和他们一样低,然后再层层解构,分化我们的凝聚力。
美国人最擅长的就是这件事情,你看看他们国内,种族矛盾、100多个性别,还有什么红脖子、华尔街精英、教育学阀等等,美国3亿多人,搞不好有上千个阵营,这就是他们分而治之的小聪明,只要把人群分得足够细,那自然就没有人能联合起来对付自己。
对我们国内也是一个样子,挑拨我们的男女、民族、亲子、阶级对立,其根本目的就是化解我们的凝聚力,让我们无法全心全力的对付他们。
如果我们孝道不要了,亲情关系纽带也不要了,那家庭崩了,文化传承断了,中华民族就距离危急的时刻不远了,而那群在背后操盘的西方人,则拿着猎枪躲在后面随时准备猎杀我们。
你不要小看这种思想攻击武器,它有时候比火炮和导弹杀伤力更加强大,你看看现在年轻人群体里面流行的那些思潮:父母无恩论,孩子是负担。
一旦形成了这样的思想认知,那不生不育就来了,亲情关系淡薄就出现了,这样最终伤害的还是我们整个民族。
我自己身边接触过很多95后和00后的年轻人,我发现他们有一部分人(不是全部),都认为父母为自己付出是应该的,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激之心,他们光明正大的啃老,明目张胆的吸血,一点都不觉得羞耻。
还有的年轻人,成天沉溺于游戏世界,对自己的亲姑姑、亲舅舅没有一句关心话语,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精致利己,除了自己的利益一概不理,亲情的纽带在他们这一代基本已经彻底断裂了。
这不是我的一家之言,大家看看自己身边,是不是这个样子,这就是西方思想殖民带来的巨大影响。
我知道有人要说了,你啥事都怪西方,就不能反思一下自己的原因?就拿对原生家庭的抱怨来说,难道就全是西方的锅么?
当然不是,西方的思想殖民只是一个推波助澜的引子,他给你提供一个可以传播的理论,最后的流行还是要看国内的具体环境。
为什么这几年怨恨父母会成为一个风潮?是因为这一代年轻人面临着诸多问题,一个是工作压力大,另一个是男女关系普遍不顺,第三个是向上的通道不太顺利,第四个是经济大环境的问题。
当现实的打击不断冲击他们的认知,当自己的理想始终无法实现,他们就需要一个发泄的口子,再说明白点就是,内心受了委屈,总得有个人发火吧,那朝谁发火呢?怪资本,还是怪西方的高层?貌似都不行,所以在某些群体的引导下,年轻人就只能怪父母,怪自己的父母当初没有好好努力,为什么自己不能出生在一个富豪家庭?为什么自己的父母不能给自己安排未来的道路?这样矛盾就成功转移了,年轻人的怨气也发泄了,圆满的解决了很多问题,只不过代价则是很多家庭关系濒临破裂,很多父母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毕竟他们花了几十年时间把孩子养大,结果自己的孩子反而一直怪自己,这种打击是颠覆性的,也是难以接受的。
毕竟我们的父母也是普通人,他们如今所有的条件也是他们竭尽全力才获得的,他们也想给你更好的生活,奈何现实真的无法实现,他们其实也挺无奈的。
再加上现在各个平台的算法机制,天天给你推送原生家庭带来的不幸,仿佛你上厕所不顺利都能怪自己的父母,还有各种无良主播,为了流量天天拿着一个剧本在那里翻来覆去的复读,就为了挑起对立自己赚那一点黑心钱。
这些原因结合在一起,就让父母无恩论和原生家庭有害论开始广为流行。
大家一定要记住,所谓原生家庭影响人生的理论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中国的富豪和伟大的科学家里,有原生家庭幸福的,也有原生家庭不幸的,这并不能决定他们未来的人生高度,我们人生的主角是我们自己,成就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拼搏的,不要遇到一点事就去怪父母,父母对你的责任是生养,把你养到18岁就已经对得起你了,不要一直向父母索取,有时候多想想如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王阳明先生说一个人想要成功首先要学会致良知,他说的良知不是良心,而是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时,要遵循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比如说父母爱护孩子,孩子孝顺父母,这不是价值观,也不是后天认知,而是一种天性,只要我们遵循善良的天性去做事,就不会走上歧途。
所以,从今天开始,不要再对你的父母抱怨,他们不欠你任何东西,有时间多给他们一个拥抱,多和他们说一句谢谢,然后自己去承担生活的责任,这才是一个成年人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