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行业:得高端者得天下,堪比白酒的行业

500

昨天白酒股集体暴涨之后,今天又集体跌到了地上,白酒板块大跌6.55%,热门品种舍得酒业、老白干酒、酒鬼酒、伊力特等都被死死摁在了跌停板上。

连同啤酒板块也被来了下来,之前提过啤酒行业,随着欧洲杯以及奥运会到来,夏季进入啤酒销售旺季,加上短期提价的预期,啤酒行业关注度并不亚于白酒。

不过这些短期的因素,其实对于上市公司业绩以及股价的影响比较有限,啤酒行业未来的趋势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地方,而这其中的变化才是决定投资的关键。

今天就来讲讲啤酒行业以及相关的上市公司。

啤酒消费由于自身产品属性以及消费场景需求,消费主力人群分布在20-45年龄段。

我国啤酒行业在2013年后产能就开始见顶回落,参照海外成熟市场来看,当人均gdp达到1万美金之后,啤酒人均消费量均出现回落,2018年国内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人均消费量33kg/人。

500

人均消费量到顶,意味着行业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

行业经历过多轮价格战之后,以及并购之后,行业格局趋于稳定,中国前五大啤酒厂商为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合计市占率约为73.5%。

未来大众啤酒将明显萎缩,市场将被高端和中端啤酒取代。

目前的啤酒行业和4-5年之前的白酒行业非常相似。也就是说啤酒行业正在经历白酒行业的发展路径,得高端者得天下。

高端化最重要的效果,是各家啤酒公司吨价提升、毛利率提升、利润率提升。中国的啤酒行业进入全新的阶段,行业龙头将充分享受高端化的红利。

下面就来简单分析下中国上市的啤酒企业。

华润啤酒:

华润雪花啤酒成立于1994年,以收购的方式实现了全国化的扩张,2005年成为我国啤酒销量冠军,此后一直是中国啤酒行业销量市占率第一的啤酒企业。

2018年,华润啤酒与全球第二大啤酒生产商喜力集团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安排,喜力授权公司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独占使用(喜力)品牌。

截止2020年底,华润啤酒销量达到1106万千升,旗下拥有70家酒厂,年产能1875万千升,在国内啤酒行业形成了绝对的领先优势和龙头地位,也是全球销量最高的啤酒单一品牌。

主流产品为勇闯天涯和雪花纯生,高端产品为“4+4”组合包括雪花4大系列:superX、马尔斯绿、脸谱、匠心营造;喜力4大系列:喜力、红爵、苏尔、悠世。

2020年营收310亿元,其中85%以上为中低档产品,13%为高端产品。归母净利润19.71亿元。

目前华润拥有最多高市占率市场,包括四川、东北三省及江浙一带,公司在超过25个省市的市占率达到前三。

看点:公司拥有从雪花冰酷/清爽升级到勇闯天涯的丰富经验,极强的执行力、扎实的基地市场和国内外双品牌力是其竞争优势。公司充分享受行业高端化红利,有望成就中国市场啤酒霸主地位。

重庆啤酒:

公司成立于1958年,从事啤酒生产60余年,至2020年底共拥有25家参控股酒厂,是啤酒行业西部区域性龙头。

重庆啤酒在嘉士伯资产注入之前,核心市场位于重庆、四川和湖南等地。公司拥有“重庆”和“山城”等两大本地知名品牌。

嘉士伯注入资产涉及啤酒品牌包括嘉士伯、乐堡、凯旋1664等国际高端、超高端品牌,也包括乌苏、西夏、大理、风花雪月、天目湖等本地强势品牌。

500

嘉士伯是全球第四大啤酒企业,控股重庆啤酒之后,公司成为嘉士伯在中国运营啤酒资产的唯一平台。

享有“夺命大乌苏”的新疆乌苏啤酒,是重庆啤酒旗下最大的网红单品,2020年销售63万吨,新疆以外销售占50%,是地方走向全国的最好的产品。

重庆啤酒已经从一家区域性啤酒企业升级为全国性啤酒企业。44%的营收集中在重庆、四川、贵州等中区,31.5%营收集中在新疆、宁夏等西北地区,24.5%营收集中在云南、华南等南部地区。

重庆啤酒拥有“本地强势品牌+国际高端品牌”的品牌组合,2020年营收109亿,归母净利润10.8亿,其中中高端啤酒占比20%,中端啤酒占比60%,低档啤酒占比20%。

看点:乌苏的全国化,为重庆啤酒赢得成长的空间。背靠嘉士伯,旗下众多的中高端子品牌,均有机会走向全国,重庆啤酒也是目前国内啤酒企业中高端化进展最好的啤酒企业,具备持续打造高端啤酒的基因。

青岛啤酒:

青岛啤酒前身是1903年德英两国商人联合投资在青岛成立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拥有超过100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品牌。

2017年底复星集团收购青岛啤酒H股17.99股权,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2018年,营销大师黄克兴接棒公司,管理层以收入和利润为考核导向,重振青啤品牌。

青岛啤酒确立了以青岛啤酒主品牌+崂山啤酒第二品牌的发展战略,高端啤酒包括鸿运当头、奥古特、皮尔森和IPA精酿,中端啤酒包括纯生,小棕金质、青岛1903以及青岛黑啤,低端啤酒包括三得利和崂山等。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278亿,销量分布来看,高端啤酒占比23%,中端啤酒占比27%,低端啤酒占比50%。

营收分地区来看,山东占比65%,华北占比23%,华南12%,华东10%,东南和港澳地区5%。

2020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利润主要来源为山东和陕西,分别占到60%和20%,公司在山东和陕西的市占率接近80%,具有绝对统治地位。

看点:青岛啤酒拥有山东、华北以及河南连片肥美广阔的基地市场,这是高端化推进的最大优势。混改引入复星集团之后,关闭低端产线,盈利能力实现提升,对标华润和重庆啤酒,人均创收和创利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珠江啤酒:

公司成立于2002年,实际控制人为广州国资委,2017年混改引入百威英博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9.99%。

公司多年位居广东啤酒市场第一,在华南地区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的区域性品牌。

公司产品覆盖低端、中端和高端三个品类,低端主要包括老珠江、金麦穗等,中端主打珠江纯生、珠江0度,高端布局雪堡精酿、原浆等。

珠江啤酒酿出了中国第一瓶纯生啤酒,曾经撬动了国外巨头林立的中高端啤酒市场,珠江纯生也是公司的核心单品,占销量的40%。

2020年公司收入42亿,归母净利润5.7亿,营收占比来看,高端啤酒占比53%,中端占比37%,低端占比9%。区域分布来看,华南地区占比95%。

看点:公司的基地市场位于广东,具有消费能力强和人口净流入的优势。公司财务稳健,手握60多亿现金,占资产比列接近50%,同时产品均价和毛利率均处于行业前列。

燕京啤酒:

燕京啤酒成立于1980年,是国资持股的全国第五大啤酒企业。

2000年收购漓泉啤酒,2002年收购漓泉啤酒,2004年收购惠泉啤酒,形成以1(燕京)+3(惠泉、漓泉、漓泉)的品牌发展战略。

燕京啤酒在华北具备较强品牌力,特别是北京地区始终占据70%的市场。漓泉、惠泉和雪鹿分别在广西、福建和内蒙古享有较高知名度。

公司以清爽啤酒为基础、用中档啤酒突破、高档啤酒提升品牌价值的产品体系,目前燕京U8高端大单品处于成长期。

2020年营收109亿,其中中高端产品占比59.81%,归母净利润1.97亿,其中子公司漓泉啤酒,受益漓泉1998大单品的成功,贡献利润将近5个亿。

公司毛利率和青岛啤酒接近,但是净利率仅为2.6%,低于青岛啤酒的7%,和重庆啤酒的16%更是相去甚远。

看点:公司作为国内啤酒上市企业里面唯一的国企持股企业,混改一直是公司的发展关键。降本增效,高端单品放量,都将是公司未来业绩爆发的基础。同时公司的品牌价值接近2000亿,目前市值仅有200多亿。

惠泉啤酒:

燕京啤酒为公司大股东,持股50%。公司在福建、江西等核心销售区域知名度较高。公司产品包括惠泉欧骑士、惠泉黑爵士、惠泉一麦以及惠泉小鲜系列啤酒,2020年营业收入6.12亿,归母净利润2867万,营收分布来看,中高端占比55%,福建省内占比75%。

兰州黄河:

公司作为区域性品牌啤酒生产企业,产品主要在甘肃和青海两省销售。公司采用“黄河”品牌加“青海湖”品牌的双品牌运营模式,“黄河”品牌产品主要包括10度黄河纯生、黄河王、劲浪、黄河印象、黄河大浪等系列产品,“青海湖”品牌产品主要包括青海湖青稞白啤、青海湖精酿青稞、青海湖高原青稞等系列产品。

高端化是啤酒公司综合实力的比拼,产品矩阵、渠道覆盖以及生产能力缺一不可,除了公司需要有极强的执行力和品牌营销能力,基地市场更是各家酒企实施高端化战略的核心区域,因为在垄断性的基地市场,企业拥有定价权同时能够引导消费者。

这样来看,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的竞争基础是最好的,而重庆啤酒借助乌苏啤酒的爆红,是目前高端化最快的啤酒企业,而燕京啤酒目前混改尚未落地,企业潜力没有释放出来,未来的潜力是最大的。以上这四家全国化的啤酒龙头重点关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