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游理:为了十年之约,冬晓坐上火车前往北京
可以聊了是吧?呼——开始。
大家好,我是冬晓。今天跟大家聊聊核聚变。你没看错,我在上周参加了疫情之后的核聚变游戏展。按照往年来说,参加游戏展应该算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这次核聚变的意义却显得格外特殊。
由于疫情的关系,本该在2020年举办的10周年核聚变因为疫情原因被迫中止。对于玩家来说,新冠的阴霾,几乎让所有玩家都错过了2020年的那个夏天。这个迟到一年的展会,更像是对过往时光的一次补偿。
让过去的都过去吧,这一次,我们选择出发。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入场的时机是下午1点左右,骑士并不算很好。亦创国际会展中心这个地方,一般来说是办车展用的。对于游戏展来说,这样的会场其实安排的不算合理,就会有些空旷。加上新冠疫情和雷暴天气的Debuff,人流应该是遭遇了不少的打击。
不过进入场馆之后,我们发现还是低估了玩家们的热情:到处都是人,漫山遍野的人。场馆里位置最好的几个独立游戏厂家,排队60分钟。给新来的让C位的《边境》,还是60分钟。铁拳兔兔为主题的《暗影火炬城》,已经不用排队了。
我们只好硬着头皮规划时间,争取在3个半小时内把目标游戏玩完。再联想一下天哥的航班延误,不由得不让人感叹,整个长江以南,都在配合着这场游戏展。
等待的过程是漫长而且无聊的,同事就兵分两路去玩《边境》。只好没话找话,跟人搭茬。好消息是,当他摸到鼠标之后,玩到游戏之后,一切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毫不夸张的说,游戏现在的节奏很快,宇航服吭哧吭哧喷气,手里一把霰弹枪,随时可以大杀四方。占点模式的压力感也让他更喜欢完成任务,而不是单纯的杀敌。
也许是缘分,也许是巧合。试玩之后他刚好碰到了CT老师——《边境》的主创之一,从核聚变还在北京西站的那个年代起,这位同事就已经在展会上试玩《边境》了。一样的霰弹枪,一样的展台,一样的高杀敌。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游戏现在的UI和移动手感,就像CT老师的头发一样顺滑——对了,CT老师在跟全国人民在央视报道后,终于开始整理了头发。
为什么游戏玩家一定要参加一场大展会?因为你总能在展会的角落,偶遇你只能在屏幕上见到的名人。好巧不巧,就在这位同事的旁边,他遇到了一位中年人。这位同事大概花了一分半钟,确定戴帽子和不戴帽子的那个中年人是同一个人,最后才根据“BK短纪录片”这六个字,一路小跑,保持距离,有点磨不开又有点厚脸皮的去要了一张合影——听起来好像确实挺变态的。
不过有的时候,惊喜来的却比较……尴尬。
对了,提到C位,不得不提到《暗影火炬城》,虽然游戏目前的发售时间尚未公布。但是铁拳兔兔肉肉的手感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一只兔子突然说东北话也还是挺可乐的。有人说这个游戏全都是动物角色容易让人想到“Furry控”,不过看到敌人都是老鼠,更应该想到的是斯卡文。
说到斯卡文,就不得不说到战锤站台……旁边的独立游戏展台。感谢某不知名业界大厂的支持。
至于我在独立游戏站台站了一天半,以下是非常主观的,完全基于个人审美旨趣的游戏推荐(或者吐槽),如果和你对该游戏的看法和感觉和我说的有天差地别,那完全OK,弟弟。都是你对!游戏嘛,自己开心就好啦。
横版过关一直都是独立游戏特别青睐的一个类别,本次展会也不例外,在我现场玩过的横版过关游戏中,有这么一款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那一个就是暴走大鹅,英文名mighty goose,在游戏里,玩家可以扮演一名战斗力远远超过2人的鹅,同邪恶势力展开一番生死激战。说老实话,第一次看到这个游戏的名字和战斗方式的时候,我立马就想到了《火箭鸡2:进化》。不过两者的美术风格完全不同,《暴走大鹅》风格明显更加复古一些
由于全球疫情的严重局势,该游戏来的厂商没有办法来到现场,看摊儿的是会展的志愿者。如果你喜欢合金弹头,那么这款暴走大鹅绝对会对你的胃口,简单的操作,爽快的射击,除了主角不是人,基本没啥可以苛责的。
唯一不爽的,可能就是PC端口让人手指头打架的按键。你能相信吗,这游戏,射击,跳跃,鹅叫(对它有一个专门鹅叫的键位,在目前的试玩里没有功能),翻滚在一行asdf上!提醒我下次去逛展,一定记得自己背个手柄!该游戏目前还没有正式发售,预计发售时间在6月左右。好希望它有2P啊,这样我就可以坑朋友了(并不)。
同样是疫情原因无法到现场参展的,隔壁的难兄难弟还有《Ender Lilies》。如果说《暴走大鹅》一上手,容易让人联想到合金弹头,那《Ender Lilies》氛围的营造则更让人感受到《苍白骑士》的味道。怪不得有人管这游戏叫萝莉版《苍白骑士》。
游戏的大致剧情就是一个小姑娘通过战斗,超度魂灵,寻找记忆,拯救世界的故事。故事的主线并不复杂,操作也不苦难,但人物动作的设计,着实让人有点儿想笑。说真的,他游戏里的闪避动作,是让主角扑出去,并不是翻滚。而这个飞扑的动作,连起来做的时候,四肢同时着地,真的喜感爆棚。
根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考虑到主角是个小姑娘,穿裙子,翻滚的动作设计会不太雅观。所以说啊,你就不能给人家穿条裤子嘛……
当然啦,游戏本身的操作手感还是不错的,唯一可能比较坑人的是游戏的难度机制……他是浮动的。而且他浮动的依据是你杀敌的数量。换句话说,尽管你是个菜鸟,但你出于害怕,坚决的执行了三光政策,那后期就得面对血厚得一P的BOSS。我似乎已经预感到了肯定有小聪明一路狂奔不砍小怪直奔关底BOSS好秒杀的场景。
目前该游戏在STEAM上购买抢先体验,如果感兴趣的话,正式版的发售预计也不会太远。
我呢是个侦探类游戏的爱好者,所以在这去逛展会也不例外,特别关注了几款有侦探元素的游戏,类型各异,算是非常个人向的推荐。
先说一款横版侦探类游戏《迷雾侦探》,虽然这款游戏2019年就已经在Steam上发售了,但这一次在现场,我试玩的是移动版。没错,你这款游戏很快就会在手机端口上线了。
与其说是侦探倒不如说是解谜,在古朴的像素,闪烁的霓虹加持下,赛博朋克的感觉走过手中的屏幕又一次传达了过来。游戏剧情有后续,让人玩过之后满脑子都是催更第二部,不过部分谜题有些难度,可能会耗费一定的时间。
有一说一啊,这游戏第一眼吸引到我的还真不是他的世界观或者宣传语,而是人物的立绘,硬朗的线条让我瞬间想起另一款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游戏《Ghost Trick》,即《幽灵诡计》。
话说,《幽灵诡计》这游戏,我在IOS的美服商店还买过正版,掌机上手机,也是绝了。不愧是你卡普空。(其实我还买过手机版的《逆转裁判》……)
另一款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侦探类游戏就是《全网公敌》,当然这也是一款已经发售的游戏,所以你不用等的抓耳挠腮,打开Steam,买就是了,而且该游戏还有提供试玩版。
在游戏里,玩家需要扮演一名“社工”,用娴熟的网络技术,收集信息,分析,挖掘社会热点的真相。平时吃瓜的焦虑在这里荡然无存,只要你心够细,什么事情都能让你挖个底朝天。互联网上没有隐形人,你看的全都是赤裸的人性。
游戏操作简单,基本上就是鼠标点点点,目的是在庞大的信息海洋里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唯一可能让玩家感到有些不适的就是,该游戏在一些环节,对于某条特定信息的需求是硬性的,缺少一丁点儿收集都没有办法推动剧情,而有些收集很容易被忽略。除此之外,整个游戏的叙事是非常流畅的。
如果你喜欢电影《网络迷踪》,那么这款游戏《全网公敌》十有八九会对你的胃口。
对了,这游戏什么时候能出DLC啊……等死我了……
以上这两款侦探类的游戏,推理的味儿可能没那么浓,那你可能要看看这款《回溯依存》。失忆的主角,下落不明的恋人,突然出现的陌生校舍,一次又一次的死亡的轮回,离奇的密室设计还有……橘里橘气。由于这款游戏牵扯的内容太多,核心玩法会影响游戏体验,在此就不多做剧透了。
试玩结束后,我跟游戏的开发者聊聊才知道,整个游戏,只有他和画师两个人在做,想法很多,但落实到游戏里并不容易。
他感叹,羡慕大厂可以有几十号人可以协助参展,自己的游戏只有自己忙前忙后。当我问他,游戏预计什么时候可以上线的时候,他腼腆的笑了笑,轻声说,也许……十月份吧?
核聚变结束之后,我坐在火车上,看着Kindle,一直断网的手机上突然显示,疫情似乎又开始了,如山如海的人流也在排队,只不过这次是疫苗。
在一年之后的蛰伏,我们终于迎来了开始,虽然很艰难,但是不是一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