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的历史——如果你是16世纪的漂流民

公元1570年夏天,作为琉球国航海商人的你从那霸港扬帆起航,准备前往大明国的泉州。可出发没几天就遭遇了风暴,等再见到陆地时,你发现眼前是拿着火铳正在瞄准的一群奇装异服的士兵..

虽然在海上漂泊了不少日子,但头脑尚算清醒的你迅速反应过来,这群人的服饰跟国内时常被日本卖来当奴隶的朝鲜俘虏颇为相似,自己应该是到了朝鲜国地界。而岸上的人八成把你当做想强行上岸的倭寇了,此时可万万不能再刺激对方。

幸亏自己出身琉球国唐荣村(明朝迁居琉球的移民聚居地,被称作“唐荣村”。明朝多次主动将福建一带的民户赠送给琉球教授文化和造船法,即所谓“闽人三十六姓”的由来),从小通晓汉语汉字。

于是你立马扯上一块白布,用毛笔蘸着墨水写上几个大字——”大明琉球国“,把它跟帆布一样挂在了桅杆上。即便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也不能完全让人放心。

因为这几十年来倭寇在海上横行无忌,大明和朝鲜都十分重视,捕杀倭贼的赏赐愈加丰厚。所以自你十几岁从事航海以来,已经听说了不少外国地方官故意将漂流民诬陷为倭寇,灭口之后向上级报功的惨剧。(例如1545年,就发生了朝鲜国兴阳县县监苏连贪于明朝漂流船上的财宝,又想杀倭报功,遂召集兵丁袭杀108名明朝人的恶性事件。这群漂流民死前“哀哭乞降,书示大明”,苏连等人却“佯为不识”,照样下毒手)

更有甚者,地方官被商船上的奇珍异宝吸引,从而劫财杀人,此类事情屡见不鲜。(好比1613年,朝鲜济州牧守李箕宾贪于宝物而杀光一漂流船上所有外国商贩,从船上得到了“黄茧丝至百五十石, 明珠、玛瑙之属,以千百计”)

万幸的是,你此次原本是打算去的地方是大明,船上的货物都是陶器,磨石,生漆,还有琉球国的特产安澜砂,要说看起来还比较引人注目的也就是几架金彩围屏,应该不至于让人起劫财的心思。而且就算你朝鲜抢了安澜砂也不知道咋用啊,哈哈哈。

(琉球的这些东西真的在明朝是畅销货,甚至明宣宗多次遣使专门采购。至于安澜砂,则是制作宣德炉的原料之一。)

岸上的朝鲜人看到你船上升起“大明琉球国”的白布明显放松了不少。很快,你们被允许靠岸,并被带到了几个真“倭”面前。虽然16世纪倭寇横行无忌,但正常的海上贸易同样也在进行,朝鲜境内时常有日本使团和商船来访,琉球人漂流到朝鲜也是常事。不过因为国内通晓琉球语的人太少,而日本人常去琉球贸易,所以对琉球漂流民的问询工作,朝鲜很多时候都委托给可信的日本人进行。

500

跟日本人一通叽里呱啦的交流之后,朝鲜方面知道了你是住在琉球都城首里唐荣村的士族,而日本人告诉你,你的船是漂到了朝鲜富山浦(今釜山)。虽然语言不通,不过大家都会写明国文字。朝鲜那边得到汇报后写信告诉你,本地已经把你们船只的情况向王京汉城那边报告了,接下来就安心先住下,吃吃喝喝等着消息吧!

这一等就是半个月多,终于,有来自汉城的使者到达釜山,传达国王的教旨,明日起护送琉球漂流民入京。宣读完国王的命令后,这个使者随即跟你笔谈起琉球国的风土人情,他的副手则掏出一本封皮上写着【海东诸国纪】的小册子翻到最后一页开始记录。

使者:你们国家还和【隋书】里记载的一样平时没事就吃人吗?(朝鲜官员真的问过琉球人这个问题)你:emmm~,不吃。

使者:听说你们那里打架,输的人要给赢得说谢谢啊,是不是脑残?(也是真实的问题)

你:emmm~,不是。

使者:你们那房子我听说地基都是死人头盖骨啊?(与上同)

你:emmm~,没有,你能不能问个正常点的?

使者嫌弃脸:行吧,你们国家多大?

你:东西万里,南北七千里!!!老子吓死你!(琉球人真的这么回答过)

使者内心:你吹,继续吹,谁不知道你们就是一群破岛散在海里,【续文献通考】都写过。(朝鲜人真的靠明朝这本书戳穿谎言)......

完成这段并不愉快的访谈后,次日你和船员们跟着朝鲜使者前往王京汉城。听闻朝鲜国王已经开始筹备在宫中设宴款待你们,大臣们表示琉球也是受明朝册封的国家,是懂礼仪的邦国,不像日本那种玩意。为了宣扬国威,并向琉球国展示朝鲜的友好和交邻之道,宴会一定要盛大,多用猪鸡,另外让兵曹在当天找一些外形魁梧又帅气的将官当仪仗队,一定不能让外人看扁。(都是真事,朝鲜琉球对双方漂流民多数时候都优待,即便你是“赤身下陆”一无所有的普通商贩,也可以得到入宫宴饮的殊荣)

500

(朝鲜王朝昌德宫正殿“仁政殿”,光海君时期曾在这里宴请琉球漂流民)

途中,你跟船员们谈起两国送还漂流民的历史,倒还真有不少趣事。一个船员聊起他祖上有个人叫伯也贵的,曾经把一个名字叫万年的朝鲜漂流民用青白缎子4匹的价格卖进了我们琉球的王府。首里天加那志(琉球人对国王的尊称)还真的喜欢这个朝鲜奴隶,安排他学火筒。后来这朝鲜人可机灵了,抓住了想进苎库偷东西的贼向上报功,被首里天加那志夸奖老实,干脆让他做了钱库,铁库,缎子库,香木库各类库房的大总管。待遇更别提了,一天三顿每顿光大米就提供两升给他吃,你说怎么才能吃得完啊!...(全是真事。另外古代朝鲜人饭量颇大,闻名四海,因此有“朝鲜喙”之戏称)

聊得热烈时,连朝鲜使节都觉得你们兴高采烈的样子很有意思,也找了个倭人当翻译加入了进来。他表示琉球人对朝鲜漂流民是优厚,所以如今朝鲜才投桃报李。成宗大王的时候,济州岛那边有两个朝鲜人漂流到琉球国,结果你们国王给了三朔粮,钱一万五千文,胡椒一百五十斤,糙米五百六十斤来资助他俩回国。废主燕山君时,琉球国的使节带着礼物来,回国时候我们朝鲜才资助了20天的粮食,这么一比自己都觉得丢脸死了。(也是真事。琉球使节走后天上突然雷声轰轰,朝鲜君臣还以为是薄待琉球使节遭到天象示警了)。

听到这你也插了一段,半开玩笑半说怎么你们朝鲜那么多济州岛的人漂到我们国家。里面有个叫朴孙的,还被我们首里天加那志邀请进宫,国王对他说“你们朝鲜和我们琉球一样,都是大明的臣子,不能我们拜大明的时候你反而不动。”  后来干脆安排他和我们琉球的大臣们一起参加向大明国行的“望阙礼”,这个朴孙后来回国时候,还被我们琉球王妃召进宫赐宴...

500

(琉球王宫首里城正殿)

路途上一切顺利,很快你们一行人就到达了汉城。随后被带入了朝鲜的昌德宫,在正殿仁政殿前的广场上参加宴席,好好大吃大嚼了一顿。而且因为你的服装跟其他琉球人不同,与明朝冠服几乎一致,所以朝鲜官员们对你很是青眼有加。这也难怪,毕竟你是出身唐荣村的中国移民后代,家人始终穿着明朝服饰,本身就和琉球土著的人不同。

(唐荣村一直负责跟中国的外交翻译工作,到明朝灭亡后,才被琉球国王强制下令换上球装剪掉明朝发型,以向清朝表示心服。而琉球本土土著因为不穿袴子,曾在朝贡明朝时被大臣讥讽为“如同狗彘”)

500

(“皇清职贡图”中的琉球人形象)

紧接着就是最重要的问题,该怎么样才能回国呢??

朝鲜方面:你们琉球国离日本倒是挺近。对马岛那边一向受我们朝鲜的封号,号称是我们东藩之臣。你们要是愿意,我们就找几个正在国内的倭人,让他们带你们这些琉球人回对马岛。我们朝鲜再出一份给对马岛岛主宗某某的咨文,让他准备船只送你们回琉球。

这个时候就需要你对海上时局的了解度保命了。现在正是倭寇猖獗的16世纪,倭寇与商人之间可不是区分的那么严格的,谁知道朝鲜安排带你们去对马岛的倭人会不会一出朝鲜境内立马换张嘴脸呢?再说了,就算安全到达对马,万一人家岛主嫌麻烦,干脆把我们这批人扣下当奴隶,那又该找谁说理去???

不行,绝对不能让日本人护送!!!但又不能拒绝朝鲜拒绝的太明显,得激起他们的同情心才可以!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你们几十个琉球人聚在一起,大嚎一声把睡梦里的朝鲜看守惊醒,然后用手一边指着头一边哭的要多凄惨有多凄惨...在惊呆了的朝鲜人询问之下,你装作很不情愿的样子说出一大段日本人平常老欺负你们的悲惨故事...

果然,一向标榜自己是小中华的朝鲜国向你们保证,绝不给日本人机会欺负你们。既然不想和日本人走,最近也没琉球使者来,正好很快就要入冬了,你们这批琉球人就跟着我们朝鲜人的贺正使一起到明国去吧。新年时候,按规定万国来朝,你们琉球肯定也会派人去明国,到时候你们跟着老家的使者一起回去,这总能放心了吧。“那当然是最好不过。” 

心里想着奸计达成的你又担心起来冬天去明国,东北冰天雪地的,琉球人习惯了湿热的环境,又没带什么衣服,该咋办?还好,朝鲜一早就想到了这一点,琉球漂流民去明朝经过辽东所需要的冬装和粮食,朝鲜全包了。

不过,来通报的朝鲜人支支吾吾的提及,等到了大明,要是明朝询问你们在朝鲜国内的所见所闻,可千万不能泄露朝鲜与日本诸国的关系,免得让明朝不满..

就这样,在辞旧迎新之际,经过数月的行程,你们和朝鲜使节一起到达了明朝北京。朝鲜使节将国王的表文交给了大明皇帝,并叙述了未经通报就把琉球漂流民带来明朝的朝鲜人的惶恐之情,希望上国不要怪罪。明朝自然为了面子不会怪罪,而且大力褒奖朝鲜国王尊重大明朝,与大明的臣国们友好相处的忠义,琉球漂流民就交给正好也来朝贺的琉球使臣带回去吧!

500

(琉球王国派往明朝的“进贡船”样貌)

见到了老乡的你们涕泪纵横,可高兴持续不了太久,北京距离琉球可是有5000里路。朝贡结束后,你们得随着大运河南下,经过济南,淮安,扬州,镇江,苏州,嘉兴,杭州,穿过福建北部的山地,从福州或者泉州出海回国。这一路上虽然正是人称天堂,春和景明的江南风光,但奔波万余里的你们身体已经是受不住了。一路上不断有人染病不治,等又过了几个月,回国的船只终于到达琉球那霸港的时候,你们从北京出发的人已经死的只剩下一半了。

重返家乡的你,回忆起过去这一年时间的遭遇,恍如隔世,这世上有多少人能几乎贯穿朝鲜和明朝南北,绕上这么大的一圈。本想提笔写些什么东西的你,突然想到海洋的魅力不就在于未知吗,都写清楚了还有什么意思呢?为了后来人闯出去的动力,你最后还是放下了笔,带着嘴角的微笑开始筹划下一趟的旅程。

【本文根据真实的琉球与朝鲜漂流民记录以及两国使臣的文集进行改编,文中故事大多真实,读者朋友们可以放心的拿去当做饭后谈资】

参考资料:【朝鲜王朝实录】                  

                  【球阳记事】                  

                  【历代宝案】                  

                  【琉球使臣赠答录】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