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巨额美元资产在海外的采购及投资
他们说美元是废纸。中国向美出口商品,用实货换废纸亏惨了。
美元不是废纸的证明。
1,美元是国际流通货币。
各国认可美元,各国外汇储备中美元占六成,各国贸易结算,美元占八成,可见,美元是国际流通货币。
中国向美国出口商品,赚来美国印的美元,这些美元可以在全球采购物资,中国高价出口制成品赚美元,然后再用美元在世界各国买物资并进行投资。
中国的美元两大用途;
1,采购外国物资。
中国每年大量进口的石油,粮食,铁矿,木材等矿产,在外国收购的科技公司,房产,港口等等都是用美元支付的。
中国用美元在美国采购石油,粮食,客机,这“废纸”是有用的。
2,投资。
中国赚的美元资产除部分投资美债外,还投资黄金,证劵,外国房产,收购外国的科技公司港口等等。
2015年,中国国资委和外管局公告;中国持有海外金融资产5.96万亿美元,中国国企的海外资产达12万亿人民币。
中国用美元采购世界的资源并进行投资,怎能说美元是废纸呢?你要是给他们这“废纸”,民主们会乐得叫你声爷的。
且,美元虽在世界流通,但更多是在美国流通,美元更多是美国人所持有。
在美国,美元可采购所有商品。美国富人更持有美元资产。
特朗普是拥35亿美元的富豪,他持有的美元是废纸吗?很明显不是。
中国用美元在海外的采购和投资。
中国每年进口2亿多吨石油,数千万吨大豆,上千亿美元的芯片。。。都是用美元支付。
中国用美元并购的海外资产。
1,中国机床行业海外并购仅5年时间,就达十起,包括大连机床集团收购美国英格索尔生产系统公司、英格索尔曲轴公司、德国兹默曼公司,上海明精机床公司收购德国沃伦贝格公司、日本池贝公司,秦川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收购联合美国工业公司,沈阳机床收购德国希斯公司,北京第一机床厂全资收购德国瓦德里希·科堡机床厂有限两合公司,美的收购德国库卡等。
中国数控机床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对德国希斯公司、联合美国工业公司等先进机床企业的并购,使产业整体水平基本具备国际竞争力,进入中档机床规模产业化、高档机床实现小批量生产的阶段,其中北一机床对德国科堡的收购获得先进的机床生产技术和科堡经营半个世纪的客户群。
中国已经“抄底”德国工业4.0企业,一口气买58家德企,并购金额超844亿元。
2016年,美的集团发布对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进行收购的最终结果,其持股比例达到94.55%,收购金额达37.07亿欧元。
库卡集团1889年成立,库卡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及自动化生产设备供应商。库卡机器人板块处于市场领先地位,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2015年统计,库卡机器人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2014年、2015年和2016年1-3月,库卡公司实现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10万欧元(约合5亿元)、8680万欧元(约合6.3亿元)和2110万欧元(约合1.5亿元)。从营业收入来看,库卡从2009年的9.02亿欧元增长到2015年的29.66亿欧元。
2017年第一季度,美的和库卡合并财务报表完成, 美的实现营收597.56亿元,同比增长55.85%;净利润43.53亿,同比增长11.4%。其中库卡实现营收58.1亿元,净利润2.0亿元。 库卡运营健康,极具成长性。
北一机床对德国科堡的收购。
收购后北一利润是合并前的9倍。这起收购案被一些业内人士评价为“蛇吞象”,因为科堡的重型、超重型龙门镗铣床、导轨磨床等产品占有率世界第一,号称是机床行业“皇冠上的明珠”,且是建立于1930年代的德国老牌机床企业。
沈阳机床全资收购德国希斯公司。虽然当时的希斯已经破产,但是由于它在技术上的强大优势,仍然吸引国内外8家竞购企业,其中包括4家中国公司。
并购一年以后,很快取得进展。2005年,德国希斯有限公司获得产品订单3.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同年,希斯所在的德国萨克森·安哈特州阿瑟斯雷本市将“城市经济奖”颁发给沈阳机床,这是该市首次把经济奖颁发给国外企沈阳机床受益于这次并购,在上海举办的中国数控机床展上,利用希斯技术开发的GTM320140龙门移动式车铣加工中心得到业界好评。
当年ASCAMillT-2560w高速动梁龙门加工中心的推出,正是打造“德国设计、中国制造、全球营销”的新型国际化经营模式的体现。2015年,ASCA品牌进一步丰富,已经研发出ASCAMILL-T等五大系列产品。
秦川与联合美国工业公司(UAI)签署股份收购协议,以195万美元收购其60%的股份,成为UAI公司的控股股东。
秦川不仅在借助UAI参加美国芝加哥机床展,而且获得美国的第一位用户——福特汽车的供应商,同时也是UAI的长期合作客户,它购买秦川的磨齿机YK7236A。
此后,YK7332磨齿机和高精度外圆磨床也获得美国其他汽车厂商、卡车厂商及石油机械厂商等下属的零部件公司的青睐。秦川发展开始进入由德日企业主导的美国高端数控机床进口市场。
同时,由于开始供货福特汽车公司,秦川积累在汽车行业的经验,开始面向国内的汽车制造商销售,包括上海汽车集团和比亚迪汽车公司。
秦川还利用与UAI在技术方面的深入合作,在“精密数控拉刀齿形磨床”国家课题项目中由秦川发展、汉江工具、UAI公司技术人员协同研发样机两台。
2,五矿集团收购全球最大在建铜矿项目Las Bambas
2014年,五矿集团以58亿美元收购世界最大铜矿。
收购邦巴斯铜矿项目是中国金属矿业史上最大海外收购,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在建铜矿项目,预计达产后前5年每年可生产铜精矿含铜量约45万吨。收购并完成邦巴斯项目建设后,五矿集团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的铜矿山生产企业和全球前10大铜矿山生产商之一。
当前世界铜原料行业属于寡头垄断。
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美国的自由港、智利国有铜业等少数公司控制着全球约70%的产量,市场定价权也多掌握在这些行业寡头手里。作为全球最大铜消费市场,中国消费全球约50%的铜资源。近几年,中资矿企不断扩张中国在全球铜原料市场的版图,紫金、中铝两个铜矿区进入全球超级铜矿行列,五矿铜矿产量也跃居全球铜企前十,让人看到中国铜企的希望。
紫金矿业在刚果(金)投资的卡莫阿-卡库拉铜矿项目整体资源量增长近一倍,资源价值超过万亿人民币。而2015年,他们收购卡库拉之时,仅仅花25亿人民币,这就相当于,中企得到的回报一下子暴涨400万倍!
中国以2亿美元的低价收购纳米比亚的铀矿,从加纳获得铝土矿并投资非洲多国油田。
3,吉利收购沃尔沃。
福特在1999年以67亿美元买入沃尔沃,第二年以18亿美元的价格卖给吉利。
吉利完成收购后,带领沃尔沃汽车从月销量为零发展成为每月销售破万,凭借实力救活沃尔沃。2019年汽车行业普遍遭遇寒冬的情况下,沃尔沃汽车的销量依然在不断上涨。
数据显示,沃尔沃在1月至7月全球累计销量达到39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7%,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8万辆,比2018年增长12%。
目前沃尔沃汽车被外界估值为180亿美元,要知道吉利集团在10年前仅仅花18亿美元,现在已经翻10倍。
4,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
中国化工公司,通过收购先正达一跃成为世界级四大农业化学品和农药巨头之一,和巴斯夫,陶氏-杜邦,拜耳一起成为世界四巨头。
中国化工以430亿美元价格收购瑞士农业化学企业先正达,创下中资企业在海外的最大一笔收购,也在全球农业领域占到历史第二位。
总部位于瑞士的先正达是全球农化业务的前四强,也是种业领域“六巨头”之一。此交易于2017年6月完成收购先正达大部分股权,并于2018年年初获得100%股权。
通过收购倍耐力一跃成为法拉利,兰博基尼,保时捷等豪车轮胎供应商。通过收购克劳斯玛菲机械公司,成为汽车零部件生产设备制造商。目前该公司作为一家中国国企,16万员工有8.3万在境外工作,堪称海外并购之王。
5,青岛海尔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
2016年,青岛海尔以54亿美元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相关资产。
GE家电业务在美国发展有百年历史,备受美国当地用户的认可。在欧美市场,GE、惠而浦、博世等家电品牌长期霸占中高端市场,这恰是中国企业最难攻下的领地。GE家电业务在美国5个州拥有9家工厂,并拥有物流和分销能力,以及美国市场强大的零售网络关系。这也是海尔继2012年收购新西兰家电明星品牌斐雪派克、2011年收购日本三洋后又一大动作。
通过收购海尔成功打入美国市场,年赢利达526亿元。
6,中企收购日本图像传感器和移动GPU芯片
只要说起手机等电子产品里面的日本制造,必然会有人说,iphone,华为,三星等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是日本设计制造的。
这个认识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摄像头模组目前全球最大的两家公司是中国的舜宇光学和欧菲光。一个世界第一,一个世界第二。
日本主要有两家,一家夏普,一家索尼,这两家都是高端摄像头模组厂家。但是,目前夏普已经被富士康收购,索尼摄像头模组2015年出货约1亿颗,营收10亿美元,68亿人民币;2016年大约出货1.4亿颗,营收15亿美元,约100亿人民币。
索尼摄像头模组的主要工厂中国华南厂已经在2016年被欧菲光收购,而日本本土的熊本工厂一直处于只有产线没有量产的状态,所以索尼也基本退出摄像头模组生产领域。除摄像头模组的制造以外,里面的镜头主要是台湾大立光和大陆舜宇光学生产。
2015年,中国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宣布,由其主导的财团成功完成对领先的数字成像处理方案开发商豪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收购,总计收购费用在19亿美元左右。
中国资本收购的另外一家世界一流芯片公司是英国的Imagination,该公司一直为苹果提供GPU(图形处理芯片)产品。然而2017年3月,苹果突然宣布将会自行开发GPU,将在2年内放弃使用Imagination的一切技术,并且停止支付专利费。
由于Imagination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和营收都来自苹果,结果可想而知,公司股价一夜之间暴跌70%。到2017年6月,Imagination董事会宣布,将开放公司收购给一切可能的买家。
Imagination和ARM,高通一起,是移动GPU市场,也就是手机和平板电脑用的GPU市场的三巨头,2017年9月,来自中国的私人资本Canyon Bridge出手5.5亿英镑(约49亿元人民币)收购Imagination。
7,中国忠旺宣布收购德国高端铝挤压企业乌纳铝业,
德国乌纳铝业公司成立于1914年,是一家百年德国企业,其主要产品为无缝管、分流挤压管以及其他高附加值铝合金挤压产品,应用于航空和汽车工业等领域,主要客户包括空客、波音、庞巴迪、奔驰、宝马等世界知名厂商。
2017年,全球第二大工业铝挤压产品研发制造商中国忠旺宣布收购德国高端铝挤压企业乌纳铝业的控股权,由于乌纳铝业拥有数十家航空公司的认证及质量证书,这无疑是中国忠旺快速打开国际航空市场的“敲门砖”。
根据忠旺2017年中期业绩,海外客户主要位于德国、英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海外销售收益约为人民币4.5亿元,占忠旺集团总收益的6.1%。对乌纳铝业的收购将大大增强忠旺集团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
8,中航工业的海外并购。
120亿美元海外收入,中航工业的全球出击
中航工业公司,歼-31“鹘鹰”隐身战斗机、FC-1“枭龙”战斗机、歼-10、L-15“猎鹰”高教机、L-7初教机、K-8基础教练机、武直-10、运-8、运-20以及太行、秦岭、昆仑等发动机都是该集团的王牌产品。
中航工业集团在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共完成14宗海外并购,总额达23亿美元。
从2009年至今,中航工业已先后并购奥地利未来先进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FACC)、美国西锐公司、美国大陆航空活塞发动机公司、耐世特汽车系统公司、德国Thielert航空活塞发动机公司。
其中FACC是有着20年复合材料设计和生产商,拥有空客、波音、庞巴迪等重要客户。被中航工业收购后,FACC顺利成为国产首架自主知识产权支线喷气客机ARJ-21的主零件供应商。
美国西锐(ciruus)公司则是全球领先的小型飞机制造商品,其王牌产SR-22是全球最畅销的轻型飞机,号称“空中宝马”。中航工业收购西锐,开创中方并购欧美整机制造企业的先河。
海外并购使得集团海外收入激增。2011年,中航工业海外收入为431亿元人民币,2015年这一数字便增至753亿元,增幅近75%。中航工业计划在十三五期间继续将并购目标锁定在“发达国家”。
9,中国最大规模的海外制药企业收购
印度Gland Pharma公司成立于1978年,总部位于印度海德拉巴,主要从事注射剂药品的生产制造业务,该公司是印度第一家获得美国FDA批准的注射剂药品生产制造企业,并获得全球各大法规市场的GMP认证,其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美国和欧洲。
Gland Pharma目前主要通过共同开发、引进许可,为全球各大型制药公司提供注射剂仿制药品的生产制造服务等。作为少数专业从事生产制造注射剂药品的公司之一,Gland Pharma在印度市场同类公司中处于领先地位。
2017年9月18日,复星医药公告称,将拟出资不超过10.913亿美元收购印度药企GlandPharma约74%的股权。2017印度财年Gland实现营业收入149.16亿卢比(2.33亿美元)、41.37亿卢比(6464万美元),同比增长9.88%、31.92%,处于较好的财务水平。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制药企业最大规模的海外收购。复星医药也是借此进入美国和欧洲市场。
医疗器械
美国是全球医疗器械的霸主,美国公司几乎拥有全球医疗器械行业一半的收入。
2017年11月,中国本土医疗器械企业威高集团以56亿人民币完成收购美国爱琅公司(Argon)协议的签订,其对海外市场的拓展开始逐渐显山露水。
爱琅公司成立于1972年,2016年净收入2.25亿美元,核心产品有穿刺活检产品、血管介入类产品和引流导管。
威高集团借此进入Argon在中国本土二三线城市市场的渠道,以及欧美高端医疗市场。
创建于1988年的威高,从生产一次性注射器的乡镇企业起步,盘子不断做大。目前在威高,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能占到85%以上,争取到2020年,这一比例能达到90%以上。心内耗材是目前该公司产品附加值最高的。目前威高集团也是中国净利润最高的医疗器械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威高集团之前通过和美国美敦力公司(全球最大医疗器械公司)五年的合作,成功的学习到了陶瓷髋关节(股骨头)的生产制造技术,目前威高和美敦力是全球仅有的两家能够生产陶瓷髋关节的公司。
“陶瓷髋关节的好处是可以保证恒温。以往用钛合金材料,走了一个半小时后,会发现局部温度升高,而陶瓷则没有这个问题。”
中国楚天科技并购德国Romaco集团
中国整体在制药业上比西方落后,但在制药装备领域,中国楚天通过并购德国企业成为细分领域产量和工厂规模的世界第一。
2017年,中国楚天科技并购德国Romaco集团75.1%的股权。本项全额并购所涉资金共计约1.5亿欧元。
通过本项并购,楚天的行业地位将跃居世界一流,其中产量全球第一、工厂规模全球第一。
Romaco是世界医药装备行业的一流企业,拥有14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其原理级发明粉末造粒技术、气流式粉末分装技术和压片技术均为世界第一,它是世界顶级医药包装机械及自动化方案提供商,尤其是在固体类药物领域能提供强大的产品和服务。
楚天是中国最大的制药装备供应商,尤其是在水剂类制药装备领域拥有强大的力量。Romaco是德国以及世界一流的医药装备企业,拥有百年历史。
两家公司资源互补,双方在产品线有完全的互补性。楚天做液体制药装备,Romaco做固体制药装备。联合以后,可以兼顾液体和固体制药装备产品。
楚天的市场集中在中国、印度,俄罗斯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Romaco则在欧美发达国家拥有市场。
10,中国电网收购菲律宾电网。
2007年,国家电网与菲律宾蒙特罗电网资源公司、卡拉卡高电组成联合体,以39.5亿美元中标菲律宾国家输电网25年特许经营权。2009年1月,正是接管运营。整个菲律宾的输电网都是由中国管理。
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投资3.65亿欧元(约4.62亿美元)成功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REN)25%股份。PEN公司是葡萄牙唯一的国家级能源传输公司。
2016年,比利时伊安蒂斯公司宣布,国网公司全资子公司国网国际公司成为认购其增发14%股权的优选中标方。伊安蒂斯公司是比利时最大的能源配网公司,为比利时弗拉芒区80%地域提供配电和配气服务。伊安蒂斯公司拥有配电线路约12.1万公里,市场份额占全国的45%;拥有配气管线约4.2万公里,市场份额占全国的54%。
葡萄牙的油气和电网,比利时一半的天然气和电力网络,中国也有大量股份。
耗资接近100亿美元(96.85亿美元),国家电网在澳大利亚的三次收购:
2012年12月,通过收购和增持,在澳大利亚南澳州输电公司的股比达到46.56%,投资金额约6.85亿美元。
2013年5月17日,国家电网公司与新加坡电力公司(SingaporePower International)签署协议,出资约364.8亿人民币(60亿美元)收购新加坡电力公司子公司澳大利亚Jemena公司60%的股权和澳大利亚新能源澳洲网络19.1%的股份。
2014年1月,国家电网公司收购新加坡淡马锡集团能源公司下属的国际澳洲资产公司的60%股权和新加坡能源澳网公司19.9%股权,项目总投资约30亿美元。
为什么澳大利亚目前有恐华症,不说别的,你的铁矿石大部分依赖中国市场,你国内第二大语言是普通话,你国内大批中国留学生和移民涌入,中国公司在澳大利亚电网拥有几乎100亿美元的资产,内心有恐惧是正常的。
2016年10月,国家电网公司收购希腊国家电网24%的股权,目前希腊国家电网公司的副首席执行官,以及CFO(首席财务官)都是中国人,由国家电网公司派驻。
11,中国潍柴集团收购德国高端液压技术。
中国潍柴集团通过不断并购,以及认购公开发行股份和二级市场增持的方式,不断获得全球第二大,欧洲第一大叉车公司凯傲公司的股权,目前潍柴在凯傲公司的持股比例上升至43.26%,目前是第一大股东地位。
同时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凯傲公司以21亿欧元收购全球领先的自动化技术和供应链优化领导者——德马泰克公司的全部股权,成为内部物流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
德马泰克为全球第三、欧美领先自动化物流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是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发明者,历史上建造了世界第一座20米高的自动化立库, 也是第一个能提供“一站式”物流集成服务提供商,已为全球各行业大中小型客户成功实施了多达4500套系统。2015年收入规模达到18亿美元,排名全球前三。
什么是自动化物流,菜鸟的智能仓库,以及前几个月曝光的全部由机器人来运输包裹的中国快递仓库见过吧?实际上这也是自动化物流的一种形式。
100亿人民币获取高端液压技术
所有的工程机械都需要液压产品,液压是把一种动力转换为另外一种动力的形式,我们消防员乘坐和适用的消防车上面的云梯,要实现支撑和伸缩,就需要遇到液压件,一旦液压不稳定或者泄压极有可能折断,危及生命安全。
在知乎上有日本崇拜者说,“中国造不出不漏油的液压产品”,这句话当然是错误的,宁波的恒立液压水平就不错,产品质量很稳定。
中国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液压的关键技术,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
这其中,德国凯傲集团旗下的林德液压引起中国人的兴趣,这是一家1904年的高端液压件生产企业。潍柴认为,从技术上讲,全球性能最高的当数林德液压
因为凯傲集团旗下有一个林德叉车,为使技术优势不外流,林德液压件很少外卖,主要为内部配套。这种业务模式和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给卖给内部电动车很像,一旦下游的叉车和工程机械产品遇到市场萧条,那么缺乏市场销售渠道的林德液压就会陷入亏损和销售收入下降。
潍柴正是盯上欧洲整体市场萧条,林德液压经营困难的机会,以拥有下游市场为条件,2012年9月3日,潍柴动力以7.38亿欧元收购德国凯傲集团25%的股份和旗下林德液压公司70%的股份。这创造当时中国企业在德国的最大并购纪录,一直到2016年才被美的收购库卡打破。
其实潍柴本身对购买做叉车的凯傲集团的股份兴趣并没有那么大,但是林德液压是凯傲集团旗下公司,同时竞购林德液压的公司众多,潍柴提出同时收购凯傲集团部分股份,这让经营困难的凯傲集团很难拒绝。之后为获得高端液压技术,潍柴集团连续进行股份增持,累计分批投资高达100多亿人民币,实现控股凯傲集团43.26%的股权和90%的林德液压股权,创下中国企业在德国最大并购纪录。
实际上,在2012年的并购协议中,德国凯傲担心高端液压技术流失,在入股协议上特意加上了不许潍柴动力将液压技术带入中国的霸王条款。林德液压旁边曾有一家德国工厂被日本公司收购,等到日本股东将其核心技术带走后,这家德国工厂也就破产倒闭,工人全部失业。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德方在收购时添加了这一条款,潍柴动力只好暂时搁下、从长计议。
为获取徳方信任和允许,在潍柴花钱购买凯傲和林德股权后,再次花钱在德国投资厂房、设备,帮助林德和凯敖扩大生产规模。潍柴还数次邀请德国工会前来交流。同时潍柴开始把中国市场订单导入林德液压公司,表现了十足的诚意。为获得订单、争取市场,终于林德液压高管层主动向董事会提出在中国潍坊合资建厂的申请。
在这个过程中,潍柴的表现不像个控股股东,而是像一个招商引资地方官员。足见其对技术的渴望,也可见拥有技术的徳方的强势。
由此,2014年12月由林德液压、潍柴动力等共同出资筹建的林德液压(中国)公司在山东潍坊成立。林德液压持股51%,潍柴动力持股49%,是林德液压在中国乃至东南亚、南亚的的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基地。2015年,该工厂顺利投产。
2016年5月,林德中国第二条液压马达生产线已调试完毕,加上去年已从德国引入的第一条液压泵生产线,至此液压件的核心零部件已基本落户中国,实现本土化生产。2016年林德液压国产化产品表现优异,泵、马达两款产品共销售6000余台,同比增长230%
2017年1-9月,林德液压(中国)的销售收入首次突破亿元。
引进高端液压技术,潍柴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是确实值得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拥有技术的巨大话语权,在潍柴拥有德国林德液压90%的股权的基础上,林德中国却是潍柴和林德液压的合资公司,而且林德还占有51%的股份,该合资公司厂房不仅禁止拍照,而且工厂凡是涉及质量的环节,如采购、生产、装备等,均由德国高管负责;凡是涉及销售、售后、商务等非技术环节由中方分管。体现徳方巨大的技术话语权。
徳方派出一批德国技师教授中国工人进行操作,目前产线工人已经基本中国化,通过国产化,我们至少可以掌握高端液压制造技术。
同时为获取技术,以针对中国市场开发为由,潍柴在林德中国组建20多人的研发团队,针对中国压路机、推土机、挖掘机、起重机、装载机、叉车、农机等八大行业市场研发全领域、全系列产品;同时液压件面向工程机械企业销售,而潍柴发动机在这一市场本就占据着70%以上的份额。相信在共同开发过程中,潍柴可以逐步实现掌握林德的液压技术。
12,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集团20%股权
2007年10月25日,工商银行与南非标准银行联合宣布,双方就股权交易和战略合作事宜达成协议。根据协议,工商银行将支付约366.7亿南非兰特(约54.6亿美元)的对价,收购标准银行20%的股权,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
南非是非洲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经济体。标准银行历史悠久,是南非乃至非洲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截至2007年6月30日,标准银行资产总额为10879亿南非兰特(约1620亿美元),为非洲首位,按照一级资本排名,该银行位居全球第106位和非洲首位。该交易于2008年3月3日顺利完成。对中国在非洲的贸易和金融大有帮助。
中国海外收购特点:
1,获取的不只是技术,还有市场和客户。
很多市场,品牌的建立是长时间的,高难度的事情,通过收购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极大提升,尤其是在高端市场,消费者信任的都是有积淀的老品牌。
典型的案例是海尔收购GE家电,一举获得美国家电市场15%的份额;
同样的还有美的收购东芝白色家电,自从2016年收购了东芝家电业务后,美的集团在日本的洗衣机销售份额为 20%,位居第三;冰箱销售份额为15.3%,位居第三;微波炉销售份额为22%,位居第四;吸尘器销售份额为13.7%,位居第四;电饭煲销售份额为11.5%,位居第四。
2,海外收购能够获取技术,但是前提是要有强大的本体
典型的如中国化工集团收购意大利倍耐力后,不仅打入豪车的轮胎供应链,而且目前倍耐力正逐步将20余项世界顶尖的工业胎技术导入中国化工旗下的风神轮胎,借助倍耐力工业胎巴西、意大利两大研发中心的优势,在中国组建全球工业胎研发中心也被提上日程。
潍柴目前也在向中国转移林德液压的制造和设计技术,这对中国液压技术跃居世界一流至关重要。
3,离中国最远的欧洲成为中国最大的技术来源
典型的如中国化工430亿美元收购瑞士先正达。
再比如中国三大工程机械公司对欧洲机械公司的收购。
2008年,中联重科联合其他出资人,以2.71亿欧元成功并购全球混凝土机械行业排行第三的意大利CIFA,改写世界竞争格局,跃居为世界混凝土龙头企业。
2012年三一重工3.24亿欧元对德国普茨迈斯特的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和前面的意大利CIFA一样,是世界混凝土龙头企业,普茨迈斯特在混凝土设备领域排名世界第一。
徐工2012年对德国老牌混凝土机械生产商施维英52%股权的收购,该德国公司成立于1934年,2011年销售额排名全球工程机械第38位。
通过收购中国在这方面已经跃居世界一流水平。
实际上,以德国为例,中国公司对德国技术公司的收购,2002-2012年总计才59家,而2013年为25家,2014年为36家,2015年为39家,2016年上半年就达到37家。
再以瑞典为例,2017年,吉利宣布收购沃尔沃集团8.2%股权,成为其第一大持股股东,并拥有15.6%的投票权,交易价格估计为32亿欧元,在此之前吉利已经收购沃尔沃的轿车业务,这次吉利显然是盯上沃尔沃的卡车业务。
2017年宁波均胜在卢森堡的子公司均胜安全与日本高田公司完成资产购买系列协议签署,收购破产程序中高田公司除硝酸铵气体发生器业务以外的资产,不承担其债权、债务。交易价格为不高于15.88亿美元。
因安全气囊事件影响,日本高田公司开始积极寻找可以解救其危机的买家,2017年6月高田公司美国子公司在特拉华州申请破产保护,
在寻找买家的过程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宁波均胜和瑞典奥托立夫,在这场“决战”中,宁波电子略胜一筹,最终完成高田公司的收购。这一收购案的完成对于双方来讲,利好明显。
从2011年开始,宁波均胜开始在全球范围进行收购,先后收购老牌汽车电子公司德国PREH、工业机器人制造公司的德国IMA、德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德国QUIN、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美国KSS、智能车联领域的德国TS以及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的美国EVANA。
高田公司在全球范围的气囊市场中所占市场份额达到20%,宁波均胜通过收购,一举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安全领域公司。同时借此切入日本汽车市场和日系整车厂商的供应链体系,这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厂家来说是一个飞跃,因为打入较为封闭的日系汽车供应链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另一方面,宁波均胜美国子公司KSS能够借助高田美国工厂实现产能的有效扩充并满足新增订单的需求。
相比于美的对东芝白色家电的收购,海信对东芝映像的收购,联想对富士通,NEC笔记本电脑的收购。
可见,中国的美元资产不是废纸,中国正是靠对美欧的巨额出口赚到巨额的美元,再用美元在世界上大采购,怎能说美元是废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