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需要打HPV疫苗丨混乱档案室
自HPV疫苗进入中国以来,「HPV」这三个字母突然赢得了爆炸式的讨论量,但是它真的是一种新疾病吗?人类和它的关系曾经又是怎样的?今天我们来聊聊为什么你要打HPV疫苗,这其实是一个有关现代生活的问题。
-文字稿-
1951 年 2 月 8 日,医生乔治·盖伊(George Otto Gey)的团队,从一块切除的肿瘤中采集了细胞并开始培养。当时,盖伊已经研究癌细胞数年,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很难存活,直到他们遇到了这位特殊患者拉克丝女士(Henrietta Lacks)。
八个月后,拉克丝女士的癌细胞转移到了全身,最终去世;但是她被采集的细胞在 70 年后的今天仍然活着。这些细胞是人类发现的首个能在实验室环境中无限生长分裂的细胞系「海拉细胞」。它们被广泛用于研究领域,是最常使用的实验细胞。
基于海拉细胞,人们取得了无数重要科学进展,包括发现了人乳头瘤病毒——也就是HPV——与宫颈癌的密切联系:绝大部分宫颈癌都能追溯到HPV感染。而海拉细胞的来源,拉克丝女士,正是因为HPV18的感染导致了宫颈癌。
现如今,全世界每年有超过三十万女性死于宫颈癌。事实上,不止女性,绝大多数普通人都会在无意间感染HPV。尤其是,大部分的性活跃群体到50岁时都至少感染过一种与性病有关的HPV亚型。面对这种情况,岂不是所有人都在危险之中?
对于这种病毒的讨论似乎是从 HPV 疫苗进入中国才开始的,但其实人们早就对它所引起的疾病有了认识。HPV 属于乳头瘤病毒,它们大部分不跨物种传播,其中以人类为宿主的便被命名为人乳头瘤病毒。
这个古老的 DNA 病毒家族只在脊椎动物的皮肤与粘膜中复制。在感染之后,病毒复制会诱导上皮增生,很多时候会形成「乳头状瘤」,也称为「疣」。很多带「疣」字的疾病都与之有关。比如,扁平疣、寻常疣——俗称瘊子。除此之外,让人们唯恐避之不及的尖锐湿疣同样由HPV引起。
HPV 和人类相伴的历史非常久远,甚至比智人与其他古人类产生区分还要久远。它有 200 余种亚型,每个亚型又有多个变种,而根据不同的 HPV 推算出的进化树,也和智人的迁移扩张息息相关。
以宫颈癌患者身上最常见的 16 型为例,欧洲地区外的变种就比欧洲地区的有更大的致癌性;而 58 型东亚地区可能和 10%左右的宫颈癌有关,但这个亚型在其他地区的致癌性却低得多。因为一个亚型的不同变种在各地分布比例不同,一个几乎是东亚特有的 HPV58 变种,致癌性要比其他变种高 7 至 9 倍。
这个变异的产生比智人走出非洲要早得多,一个可能的解释是,HPV58 先在尼安德特人或者丹尼索瓦人那里产生了变异,又在之后与智人的交流中传给了特定地区的智人。HPV 一直和人类相伴,并随着人类在地球上的扩展而共同多样化。
我们在往期节目中讲过,人和疾病会相互之间逐渐适应,走向共存。病毒所引起的症状会随着历史发展越来越轻。但是为什么和人类共存了这么久的 HPV 仍然很危险?
事实上,HPV 可以说是很温和的,不同的 HPV 亚型往往对应着不同疾病,能够引起严重疾病的亚型屈指可数,大部分 HPV 都不会造成什么危害。比如,会引起寻常疣与扁平疣的亚型不会引起生殖器部位感染。而能够感染生殖器的亚型也并非都是高危型,最常见的引起尖锐湿疣的亚型是 6 型与 11 型,他们都属于低危型,真正能引起宫颈癌的只有屏幕上这些亚型。
并且,通常情况下,无需任何干预,在感染之后几个月内,超过 60%的人能够靠自身的免疫系统将 HPV 清除,其余才会进展到高度上皮病变;只有不到 10%的人,由于高危亚型没有被免疫系统清除,造成了持续感染,最终演变成宫颈癌。其中 HPV16 和 HPV18 最为普遍,至少 70%的宫颈癌都与之有关。而癌变的过程往往需要十余年,也就是说,HPV 并没有造成宿主迅速死亡以至于无法传播。
人类对 HPV 态度变化最显著的原因还是人类自身的变化——我们对健康愈发重视,也越来越健康长寿了。在分娩都可以轻易杀死一个妇女的年代,人类首先担心的事情显然不会是宫颈癌,甚至可能都活不到癌症发病的年龄。
在今天,人类预期自己能够活到宫颈癌可能发病的年龄,而谁也不想成为那些不幸患癌的人。我们希望把与 HPV 相处的历史翻入新的一页,并且很幸运的是,这确实有可能。
2007 年,人类首次研发出了针对宫颈癌的 HPV 疫苗。采用重组技术,将 HPV 表面的 L1 蛋白重组至酵母菌或大肠杆菌之上。组装后的疫苗不含有 HPV 的 DNA,但免疫系统已经记住了 HPV 的模样。一项澳大利亚的研究预计,以 80%左右的人在合适年龄接种 HPV 疫苗计算,预计到 2066 年,宫颈癌的发病率将会降至每十万人新增一例。
并且,HPV 只存在于人体,并没有其他自然宿主。而目前唯一一种被人类通过疫苗消灭的疾病,天花,同样只以人类为宿主。在疫苗的加持下,宫颈癌有希望成为第一种被人类消灭的癌症。
那么,你需要打 HPV 疫苗吗?要打哪一种 HPV 疫苗?最简单的回答当然是,无论男女老少,都应当去打 HPV 疫苗,包含的亚种越多越好,来为全人类构建起免疫屏障。
而具体到现实中,则确实要考虑到疫苗的价格与紧张的排队情况。在此还是有一些具体区分:首先是二价、四价与九价 HPV 疫苗的不同。二价疫苗针对引起超过 70%宫颈癌的 16型、18型两种亚型;四价疫苗,则是在此之上增加了 HPV6 以及 HPV11 疫苗,比起二价它不能继续降低宫颈癌的发生几率,而多了预防尖锐湿疣的功效;而九价疫苗则在此之上增加了对五种不常见高危型 HPV 的对策。在现在巨大的价格差异下,HPV 疫苗的选择还是丰俭由人,九价疫苗固然更好,二价疫苗也不差。
但是,即便是二价疫苗,对很多人来说也并不便宜,还是需要算一下账。9-14 岁是女性接种 HPV 疫苗的黄金年龄,两次接种疫苗引起的免疫应答反应和 15 岁以上年龄组三针的免疫应答反应类似。而对于超过这个年龄的女性,就需要接种三针疫苗了,开销便增加了五成。
然而,显然这些最适合接种 HPV 疫苗的中小学女生,并不是现在想要打疫苗的主力。但已经发生过性行为的女性,很有可能已经感染过 HPV 了。如果感染的是 HPV16、18 外的其他亚型,那么还好,二价疫苗仍然有全部的效用;但假如感染的就是高危型,比如感染了 HPV16,那么二价疫苗的效力就会失去大半。此时,疫苗便不再那么经济——因为它只能预防,不能治疗。
如果已经感染了高危型,也不要慌。虽然有癌变的可能,但是,癌变一般要十年或以上的时间,并且有前期阶段,检出后便可积极治疗。所以在现在的情况下,比起花钱排队打疫苗,定期筛查可能对于一部分人才是更划算的。
对于男性来说,HPV 疫苗也有预防尖锐湿疣、阴茎癌、肛门癌的效用。但是目前国内尚未开放男性 HPV 疫苗。在疫苗总量有限、需要排队的现实下,这也是让有限疫苗发挥更大效力的一笔经济账了。(科学审核:Kyoukai,庆应大学公共卫生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