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贞昌:3年前我们就挖了1250口水井,这是应对旱灾的“超前部署”
台湾面临7年来最严重缺水危机之际,民进党可谓是“花样百出”:又是祈雨法会,又是建议科技园区“凿井取水”,今天(9日)上午,“行政院长”苏贞昌更是向民众邀功称:早在3年多前,政府就超前部署,凿了1250口水井,要不是有这些水源,水库早干了,这是政府应对旱灾的“超前部署”。

综合台媒9日报道,台湾去年闹水荒,入春后旱情持续严峻,水库几乎见底,这给岛内农工业和民生带来严重影响。目前全台由北到南,停灌面积已高达总灌溉面积的四分之一;全天减压供水影响上百万民众的生活。
缺水问题严重,还冲击到岛内的科技产业,尤其是台积电、联电、旺宏所在的新竹科学园区,这个让岛内一向“引以为傲”的工业园区如果供水不到位,有停摆的风险。
岛内舆论认为,如此缺水主要是因为当局管理混乱。比如,联合新闻网指出,早些年相关部门曾制定了一份“台湾地区综合开发计划”,结果因为各县市不配合,没能继续推进,2015年,另一份开发计划原本有望进行,结果“立法院”没能抵挡住利益团体的压力,又搁置了。
大的政策没能实现,台湾当局又过度照顾工业,疏忽农业。每次缺水,政府都让农民把水“让”给工业,如此,工业用户有恃无恐,以为随时可以花钱买水来用,更不愿意费心投资加强厂区用水的再净化及再利用。
在用水危机发生后,台湾经济部门负责人王美花曾提出,科学园区可“凿井取水”来解决因水荒影响工业及晶片生产的问题,此说法引发岛内群嘲,有网友表示,这根本就是“用爱发电同路人”。
外界也质疑科学园区受限环评法不能凿井取水,高雄仁大工业区等园区也指凿井地下水属硬水,高科技制程使用恐有爆炸之虞,若经过软水作业再使用,实在不敷成本。
今天上午,苏贞昌出席某会议前再次提及“凿井说”,认为大家其实有点误会,“早在3年多前,政府就投入19亿6千多万新台币开凿1250口抗旱水井,这次启用部分水井取得大量水源,甚至比整座新竹水库的水还多。如果没有这些水井水源,新竹水库早干了,科学园区、新竹早就没水可用。”
他表示,这是政府的“超前部署”。
苏贞昌还称,最近有厂商看到这样的效果,也想申请凿井,但都要照程序来。
台湾网友:重新定义了“超前部署”。





观察者网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