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年龄做什么事结不结婚,不都是自己的事吗?

我们这里,许多老阿姨都认定,保媒拉纤是积德事。

这类阿姨经常反客为主,兴致盎然,追问你的兴趣和历史,谈论她先知先觉、早已为你相好的一堆选择。

马拉默德有个小说叫《魔桶》,一个犹太媒人家藏一个魔桶,装满了各类女孩的资料,几乎到了有求必应的地步。我们这里的老太太不西汉用这个,也不使电脑,东西全装她们的大脑里,偶尔有个皱巴巴的小本儿:倒背如流,有求必应,花团锦簇,明码标价,而且泼辣大胆,总能追得来打听的人面红耳赤,觉得自己不挑几个,就是亏欠了人家老太太似的。

但是这类老阿姨最大的功能,其实还是跟父母们聊天。年龄相仿的一群长辈坐在一起,谈着业务呢(好像挑黄瓜呢),就开始长吁短叹。

媒人们善夸,不说人不是,但此时也会感叹一声说:某姑娘某小伙人倒是好,就是年纪有点大,有些“想不开”。

然后父母们纷纷拍大腿,正是正是啊!从此和媒人成了莫逆之交,回头训儿子女儿时,也多了份底气。

话说,什么叫“想得开”呢?大概就是“跟谁过日子不是过”、“感情还是要过日子慢慢培养的”、“再不早点结婚就晚了”,诸如此类的话。

如果这时候反问一句,“那不结婚又怎么了呢?”人立刻就要瞪眼睛:“怎么能说这种话?!”

如果您较真一点,问下去:为什么到那年纪非得嫁/娶呢?谁规定那个年龄就得嫁/娶呢?

回答一般比较模糊。

诉诸传统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答非所问的:你到这个年纪不嫁不娶以后就麻烦啦!

外界审视的:你这么嫁不出去别人当你怎么着了呢!

反正,都和你自己的悲喜无关。

说到底,就是如此:

旧时代的生活,带有循规蹈矩的周期性。不时不食,熟人圈子,什么事都讲个习惯和时节。像我们小时候,老师家长会教导不许早恋;大学毕业,爸妈又会开始急着想找伴儿。反正你得合着辙压着韵来。

与此同时,许多爸妈的标准里,总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自然样样都合乎规范。肯定都是大学毕业就找了对象,风驰电掣之间结了婚买了车供了房,二十七八养上了孩子,过几年孩子可爱得满地爬都进外语教课的重点小学了……诸如此类。

大概周围总有种氛围,会跟念广告一样告诫你,如何生活才能过上一种规范的生活。在什么年纪吃什么穿什么,做什么工作约会什么女孩,娶什么老婆嫁什么男人住什么房子。当这些大致合于标准时,就能在他人的闲谈里,被贴上“那家日子过得还不错”,然后成为“别人家怎么怎么样,你再看看你”这一对话里的“别人家”。

个体的差异,个人的感情经历,生活,目标,爱与恨,一言难尽,都抵不上一句“那你看别人家怎么就在XX岁时就XX了哪?”

都是在推销一种更靠谱、更标准、更可以被拿出去作为“标准模范夫妻”谈资而存在的生活模式。

我觉得如果人生可以过得开心,顺便还满足了“标准模范”的标准,固然是好。

但人生如果单为了满足“标准模范夫妻”而活,就很怪异了。

但你很难回一句:

“哎,这些都是我自己的事啦。”

因为对缺少界限感的长辈而言,根本就没有所谓“自己的事”。他们已经被社会磨炼得,不仅自己急于遵守规范,还要帮着维持规范。

而这种维持,一般都是很高瞻远瞩的。

二十八年前的《我爱我家》里,有段对话。贾志新试图拿不结婚的事压郑燕红,张嘴就是:

“个人问题还没解决吧?大龄女青年是比就业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哟!多少不安定不团结的因素都打你们这儿来的……”

包袱不算,这话里有些可琢磨的。个人如果不找对象,其实跟他人无关;要找理由,也只好往高大上了找,于是不小心说了实话:

“不安定不团结的因素”……

反过来,结婚了,稳定了,就安定团结了。

这才是许多媒人说不出口的真相吧。

我的私人理解:

任何男女感情,包括人和人的相处,趣味、爱好、生活质量、经济条件、性格,都重要,但重中之重是,是否保有宽容开放,肯沟通的习惯。因为凡人与人交往,不可能没有纠葛。对对方认可的生活模式的承认,能够和对方合理沟通,求同存异,能讲道理,日子才过得下去,所谓“有商有量才算是过日子”。

所以到最后,针对所有“热烘烘的关心”和“别人家都已经怎么怎么样啦”,无非就是这一句话:

“别人的事归别人。我想在什么年纪做什么事爱上什么人和什么人结婚或不结婚在一起生活,这不都是我自己的事吗?”

而一个世道够不够开明,其实也就是看周遭容不容得下“这不都是我自己的事吗”这么句话。

翻到一篇2011年写的文。

所以这么些年下来,世道是变开明了吗?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