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的前世今生(三十)成与败,得与失

大鹏人文我所写的不一定是真理,但可保证绝非谬误。94 人赞同了该文章

又到了开总结大会的时候了。

关于国内政治层面的总结,我想了半天,自己就没必要废话了,决定直接引用伟人和元帅的总结。先说伟人的,请大家掌声欢迎。

1953年9月12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4次会议上,毛主席对抗美援朝战争做了总结,摘录如下:

“抗美援朝的胜利是靠什么得来的呢?刚才各位先生说,是由于领导的正确。领导是一个因素,没有正确的领导,事情是做不好的。但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战争是人民战争,全国人民支援,中朝两国人民并肩战斗。我们同美帝国主义这样的敌人作战,他们的武器比我们强许多倍,而我们能够打胜,迫使他们不能不和下来。为什么能够和下来呢?第一,军事方面,美国侵略者处于不利状态,挨打状态。如果不和,它的整个战线就要被打破,汉城就可能落入朝鲜人民之手。这种形势,去年夏季就已经开始看出来了。作战的双方,都把自己的战线称为铜墙铁壁。在我们这方面,确实是铜墙铁壁。我们的战士和干部机智,勇敢,不怕死。而美国侵略军却怕死,他们的军官也比较呆板,不那么灵活。他们的战线不巩固,并不是铜墙铁壁。我们方面发生的问题,最初是能不能打,后来是能不能守,再后是能不能保证给养,最后是能不能打破细菌战。这四个问题,一个接着一个,都解决了。我们的军队是越战越强。今年夏天,我们已经能够在一小时内打破敌人正面21公里的阵地,能够集中发射几十万发炮弹,能够打进去18公里。如果照这样打下去,再打它两次、三次、四次,敌人的整个战线就会被打破。第二,政治方面,敌人内部有许多不能解决的矛盾,全世界人民要求和下来。第三,经济方面,敌人在侵朝战争中用钱很多,它的预算收支不平衡。这几个原因合起来,使敌人不得不和。而第一个原因是主要的原因,没有这一条,同他们讲和是不容易的。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刚才大家讲到领导这个因素,我说领导是一个因素,而最主要的因素是群众想办法。我们的干部和战士想出了各种打仗的办法。我讲一个例子。战争的头一个月,我们的汽车损失很大。怎么办呢?除了领导想办法以外,主要是靠群众想办法。在汽车路两旁用一万多人站岗,飞机来了就打信号枪,司机听到就躲着走,或者找个地方把汽车藏起来。同时,把汽车路加宽,又修了许多新汽车路,汽车开过来开过去,畅行无阻。这样,汽车的损失就由开始时的百分之四十减少到百分之零点几。后来,地下仓库修起来了,地下礼堂也修起来了,敌人在上面丢炸弹,我们在下面开大会。我们住在北京的一些人,一想到朝鲜战场,就感到相当危险。当然,危险是有的,但只要大家想办法,并不是那么了不起。我们的经验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就可以用我们的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

以上是获胜原因,接着毛主席谈了胜利的重要意义。

“第一,和朝鲜人民一起,打回到三八线,守住了三八线。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打回三八线,前线仍在鸭绿江和图们江,沈阳、鞍山、抚顺这些地方的人民就不能安心生产。第二,取得了军事经验。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陆军、空军、海军,步兵、炮兵、工兵、坦克兵、铁道兵、防空兵、通信兵,还有卫生部队、后勤部队等等,取得了对美国侵略军队实际作战的经验。这一次,我们摸了一下美国军队的底。对美国军队,如果不接触它,就会怕它。我们跟它打了33个月,把它的底摸熟了。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就是那么一回事。我们取得了这一条经验,这是一条了不起的经验。第三,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由于以上三条,就产生了第四条:推迟了帝国主义新的侵华战争,推迟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最后,是总括。

“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这样一个道理):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元帅的总结很言简意赅: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接着说说战损对比。

之前有部分读者对我给出的部分战役的伤亡数字提出争议,态度好的我就没删,态度不好的我就直接删了、拉黑。不管态度好不好均没有回复。

我是个业余自媒体作家,没那么多时间去跟这些人辩论。我之所以不辩论,是因为统计伤亡这件事儿本身就很难说得清楚。我读过不下十本各方关于朝鲜战争的权威书籍,不同书籍给出伤亡数字都有出入,我只能依照我自己的判断来选择。

举个例子。

第二次战役的三所里之战我之前写过。

在三所里战斗进行到第二天时,美军第2师宣布减员4950人。等到美军第2师撤退到平壤重新统计时,发现损失人数为10269人(18234-8662)。而后来美军第2师在朝鲜战争中的总结报告中又指出,在第二次战役结束后,该师净补充人数6215人,总人数恢复到16175人,这么算来,第二次战役美军损失8971人。

以上三个数字都是出自美军官方,但是都不相同,这就是统计口径和统计时段的差异造成的出入。

所以,我写的可能跟你读的可能不一样,敬请谅解。

好啦,先说美军的损失数字。

现在广为流传的是54246这个数字,还有人用华盛顿国家广场上的朝鲜战争退伍军人纪念碑上也刻着这个数字来引证。

500

就是这个碑

这个数字确实是美国官方早期宣布并承认的,但是这个纪念碑却不是官方的,这个纪念碑是美国民间发起修建的,根据官方宣布的数字就刻上了。

最早跳出来说这个数字不对的是美国海军。

2013年,美国海军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根据美国国防部的统计数字,朝鲜战争期间,美国陆军阵亡37133人,空军阵亡7084人,海军陆战队阵亡5528人,海军阵亡4501人。但是海军这4501人并不是都在朝鲜阵亡的,在此期间,美国海军进行了大规模喷气式飞机的换装,大量飞行员死于各种着舰事故。据海军自己统计,期间死在朝鲜战场的仅657人,其他都是在世界其他地方执行任务、训练过程中死掉的。

这个消息一经发布,美国国防部立刻开始调查,发现统计确实有问题,因为他们的数字是根据同期全球美军死亡数字得到的,所以立刻开始重新统计,又得到了第二个数字,33739。

但是要注意,这个33739,是朝鲜战争战斗伤亡数字。这里就要介绍一下美军奇葩的非战斗伤亡统计了。

如果你还记得,之前我说过,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是在逃跑过程中被撞死的,但是沃克中将并不在这个“33739”中,因为美军将他的死统计为非战斗死亡。除此之外,像掉河里淹死的、撞死的、冻死的、食物中毒死的,都不算战斗伤亡。

如果算上这部分人,美军的阵亡总数就是36574人。

别急,还没完。

之前我说过,因为美军大量缺员,所以很多韩国人甚至是日本人也被编入美军部队,从法理角度来讲,他们就是美军。这些人的伤亡数字是:阵亡和失踪8858人,受伤21630人,被俘1512人,合计32000人。

好啦,现在可以给出美军的损失情况了。

根据美军的官方数字,美军阵亡和失踪合计45432人(失踪中不含被俘),伤病26.5万人次(战斗受伤12.8万+非战斗受伤8万+冻伤3.5万人+韩裔美军2.16万人),被俘10561人(已经计入韩裔美军)。

接下来看看志愿军。

现在网上流传一个“197653”的数字,以此为志愿军阵亡数字。我个人认为是不太准确的,因为这跟当时卫勤部门的统计数字出入太大。这个数字来源确实是官方,是经官方媒体发布的,但并不是根据当时解密资料的披露,而是在战争结束后几十年内挨个统计的。

并非我对志愿军亲属不敬,可是谁家里不想上报个烈士呢?即使没有在朝鲜牺牲,回国后因为那会儿的伤病而去世的,大概率也会上报。而且这个统计持续了数十年,由民政部门汇总、统计,我个人认为其中是有水分的。

根据当时我军卫勤部门的统计资料,志愿军阵亡135764人(包含入院后伤重不治的21679人),受伤361539人次(包含冻伤82232人次),被俘和失踪25621人。

我认为这个数字还是比较靠谱的。

综上,美军累计减员32.1万人,志愿军累计减员52.3万人。考虑到双方参战兵力的对比(美军人参战人数不足志愿军的1/3,也就是基数很小),还有南朝鲜军队给予美军巨大的帮助,取得这个战果并不丢人。当然,志愿军的绝对损失(阵亡和被俘)要远高于美军,这是因为医疗保障措施、交通后勤和制空权的问题,并不是志愿军陆军战力问题。

最后是南北朝鲜两方的伤亡数据,这真的是一笔烂账,各种版本层出不穷。再加上双方本来就是同一民族,互相将战俘编入自己军队,我想考证也没法考证。我个人认为比较靠谱的数据:北朝鲜,伤亡50万人,被俘15万人;南朝鲜伤亡90万人,被俘9万人。

除美国外其他联合国军的总减员是18232人。

综上,中朝方在海空武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以107万减员的代价打出对手133万减员,其中约75%的战果是志愿军取得的。

怎么看咱也不能算吃亏。

即便是不亏,志愿军的牺牲换来的也不是以上冰冷的数字,咱还有额外的收获。

到朝鲜战争结束时,我国共有106个现役陆军步兵师,其中56个完全按照苏军编制装备,这也是毛主席向斯大林要求的60个师(每个师14963人)装备。苏联人按要求提供了60个师的装备,其中1个师被拆分给各个军事院校,3个师的装备被无偿赠送给了北朝鲜。

除了以上内容,苏联还给了下面这些东西。

苏联单独提供了10个坦克团的装备,并组织苏军原装备部队进行交接培训。也就是说,不仅给装备,还一对一训练。中国以这些装备为基础组成了4个装甲师。

苏联帮助中国组建了101个独立高炮营,53个入朝作战,40个进行要地防空,4个编入装甲师,4个编入海军。

苏联援助力量最大的是炮兵部队。苏联共援助了2个火箭炮师、14个榴弹炮师、2个反坦克炮兵师。

除此之外还有10个铁道师,其工程器材90%以上购自苏联。

以上合计106个步兵师、4个装甲师、10个铁道师和18个炮兵师,合计300万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二陆军部队,纸面战斗力仅次于苏联,高于当时的美国现役陆军。

除了陆军,还有空军。

朝鲜战争结束时,中国共有28个空军师和5个飞行独立团,共有各型飞机3000余架,99%的购自苏联。这已经不能用初具规模来形容了,因为当时中国喷气式战斗机数量是同时期法国的两倍强,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美苏,与英国持平。

以上所有装备加起来,苏联仅要了13亿美元。而这些装备的总体战斗力,跟美国援助国军武器总数的战斗力相比只高不低,而据不完全统计,美国人给的武器折了45亿美元。

除此之外,苏联人对技术性装备还尽心尽力的提供了一对一的培训,在战争期间提供了大量的矿山机械设备和工厂设备,也算是够意思了。

当然,这些武器之所以这么便宜,主要因为大部分都是二手货。但是虽然是二手货,在当时世界范围内来看也不算过时。至于我们为什么有106个步兵师却只换装56个,主要是从朝鲜战场的经验来看,换装苏式装备的步兵师在山地环境下并不容易发挥,其重炮、坦克难以机动、穿插,所以我们保留了相当数量的轻步兵师。

这还没算不久之后的闯关超级大礼包,被手把手教着实现工业化,还是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

由此可见,打副本才是王道啊!

当然,我们也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最大的代价就是西方的对华禁运。

西方对中国武器禁运的源头,就起于朝鲜战争。

1949年11月,在美国的提议下,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在巴黎秘密成立。因其总部设在巴黎,通常被称为“巴黎统筹委员会”,以下简称巴统。

其成员国有17个,分别是: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西德)、意大利、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加拿大、希腊、土耳其、日本和澳大利亚。

巴统成立的目的是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列入禁运清单的有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等三大类上万种产品。被巴统列为禁运对象的不仅有社会主义国家,还包括一些西方认定的民族主义国家,总数共约30个。

巴统成立初期,中国并不在禁运国家行列。但是随着朝鲜战争的进行,美国发现中美关系已经无和解的可能,开始将中国列入巴统禁运名单。

1952年,巴统针对中国成立了一个单独的“中国委员会”,与对苏联东欧国家实行禁运的“调整委员会”并列设立,是对中国单独实行禁运的执行机构。并单独制定了中国禁单,即对中国贸易的特别禁单,该禁单所包括的项目比苏联和东欧国家所适用的国际禁单项目多 500 余种。

由此可见,朝鲜战争确实打疼了美国人,他们对中国是痛彻心扉的痛恨。

进入80年代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巴统对中国先后放宽总计约48种军民两用技术产品出口审批程序。其后,巴统又决定对中国实行自由出口,出口审批权下放给各成员国,不再逐项报批,对华出口管制极为优惠。

1990年,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巴统大幅度放宽对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禁运项目由成立初期的400个减少到120个,1991年中又减少三分之二,受其禁运的国家也越来越少。

但是中国单单不在解禁名单之列,因为在1989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欧共体首脑会议作出决定,禁止对华军售,而绝大多数巴统国家都是欧共体成员国,所以即使巴统放开了政策,因为欧共体的决议中国也无法解禁。

1994年4月1日,巴统正式宣告解散,但是西方对华武器禁运持续至今。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但是我想说的是,在80年代,我们也曾跟西方蜜月过,那会儿西方对我们真的很厚道吗?

各种武器都是市场价,谁出面儿讲价都没有;一线武器绝对不转让生产线;培训花钱、后勤花钱、保养花钱、弹药也花钱。

相比而言,英法还算厚道,至于美国,你要知道,咱买的黑鹰直升机都是民用型号。。。

即使在蜜月期,我们跟西方之间也没有援助,只有利益。

而回头看看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毕竟,世界进入工业时代后,一个工业大国手把手教一个农业大国兼邻国完成工业化的情景,仅此一例,而且今后再也不会有了。

毕竟,谁也不傻。

仅此一点,这仗咱打得一点也不亏。

发布于 12 小时前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