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或弃选及其后续效应
众所周知,柯文哲自选上台北市长后,就一直有要参选「总统」的预算及准备,社会上也有他要参选「总统」的环境氛围,甚至其当选的预期值还很高。实际上,就在一个多月前,他在前赴台北市议会作《施政报告》时,被问及到有否想参加二零二四年「总统」大选,他还理所当然地说,「我不是想,我是直接准备」,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但在昨日,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重大变化,柯文哲在同一个地方,同样的场合,在被国民党籍市议员秦慧珠要求对目前自己的施政表现打分数,包含对市政的娴熟度、领导统御、人才任用、府会关系等等。对于市政娴熟度,柯文哲自评有八十分。柯文哲表示,六年前跟现在差很多,以前是都搞不清楚状况,现在虽然没有办法每个都知道,至少讲的他都听得懂了。而在人才任用部分,柯文哲说现在有好一点,每一个人都会努力工作,应该八十分没有问题。至于府会关系,柯文哲说,现在也好很多,六年前大概是五十分,但现在应该有八十五分。
至于领导统驭部分,柯文哲则保守地说仅有六十分,柯认为自己是一个执行者,不是很温暖的人。显然是「事先设套」的秦慧珠「打蛇随棍上」地询问柯文哲,领导统御六十分的人当「总统」领导国家会很恐怖,柯文哲说,还需要再修正,他也认为自己目前没有当「国家领导人」的资格。
这是柯文哲首度否定自己参选「总统」的能力及资格,间接地打了退堂鼓。当然,他回答的是「国家领导人」,未有正面回应针对「总统」的询问,似乎是仍然希望能留有后路,但毕竟两者是同一回事。所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倘日后他还是被「总统」大位所迷惑,并认为台湾民众党所持有的参选「总统」的「入门券」不要随便浪费掉,还是跑出来参选,其主要竞争对手就将会揪着他这句话,指斥他是明知自己没有当「总统」的资格,还要滥竽充数地跳出来参选,浪费社会公共资源。他要当选的机率就将会大降,劳师动众却白忙一场,不如弃选。
从柯文哲给自己的领导统筹能力打分较低的情况看,他还算是有自知之明。他之所以能够高票当选台北市长,是因为乘搭了台北市选民厌倦了蓝绿政客虚伪作风的便车,以其「政治素人」的新面目颠覆了选民们的政治审美观,再加上充分利用网路舆论工具。然而,这只是虚拟的「民气」而已,当真正承担其市长的行政责任时,网路的高流量度是代替不了市政运作实际操作的行政能力的。而这六年来柯文哲在这方面的表现,就确实是比其历任前任陈水扁、马英九以至郝龙斌大为逊色,单是一个大巨蛋的处置,反复无常,就严重掉分,遑论在其他施政领域的失分。连做一个市长都感到吃力,就更难以胜任更艰巨更复杂的「总统」了。可能是柯文哲感到自己实在是无法驾驭这台「国家机器」,而明言自己没有当「国家领导人」的资格。
其实,就是一个两岸关系范畴的事务,自称为「墨绿」的柯文哲就将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遑论其他各种行政事务。现在他是地方行政首长,大陆方面对他的「两岸一家亲」可以「收货」;但一旦坐上「总统」的座位,就必须正面回应及承认以一个中国为核心内容的「九二共识」,来不得半点含糊,更不能拒绝承认及杯葛。否则,就如蔡英文那样,不但是两岸「断缆」,而且还有可能会肇发战端。而柯文哲本人对「九二共识」的态度,虽然尚未见其出言不逊,但毕竟他也没有予以正面承认,因而才有以「两岸一家亲」来替代之的做法。但要在最高的行政层次,以「两岸一家亲」来替代「九二共识」,是并不现实的,也将会被对岸「退货」。
柯文哲心里要打退堂鼓,还有一个更严酷的现实,不得不考虑。这就是在「总统」大选的领域,「人气」转换不了选票。柯文哲为了试探自己在民间尤其是台湾中南部的民意支持度,曾经以「铁人」的姿态,骑单车从北至南地狂飙,确实是掀起来浪潮。这也是柯文哲当初打算参加「总统」大选的虚拟群众基础。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而已,选举是一项重大而又复杂的政治工程,单是「人气」还不足够,韩国瑜掀起的「韩流」就比「柯潮」要凶猛得多,但也是难敌民进党的政治手腕。
柯文哲为了参选「总统」而搭建了台湾民众党这个政治舞台。这本来是正确的做法,但却有眼高手低之嫌。他把台湾民众党定位为「柔性政党」,就难以发挥政党的坚强作用。实际上,台湾民众党并没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因而并不符合政治学教科书对政党的定义:政党是以执政或促进和保障特定政治思想、政治利益为目标的团体。在代议制民主政体里,政党争取执政一般以参加选举为手段,并有时结成政治联盟,在必要时联合执政。政党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针对国家和社会议题有各自的主张,定立政纲展示愿景。因而一个 按照《政党法》规定,必须在成立一年后召开的党员大会,就差点流产。而且其党员中未见有「大咖」,为了在参选「区域立委」中凑足法律规定的十席,开放网站欢迎各方人士入党,并从中「海选」可以提名的人选。总之就是荤腥不忌,兵贼皆可,只要是符合《政党法》及《选罢法》规定者,亦即台湾地区居民,具有在地户籍,没有禁止参加公职人员选举的情况,都可以参加,也不管其意识形态如何。可以说是拉杂成军,甚至还可说是乌合之众,「滥竽充数」,当然是「区域立委」只能获得二十六万张选票,得票率仅为百分之一点九一,候选人全军尽墨。这凸显了台湾民众党缺乏有知名度的「大咖」人物,对其未来发展存在很大的隐忧。
而台湾民众党参加高雄市长补选的选情,更是惨不忍睹。这显示,柯文哲要参选「总统」,严重缺乏群众基础。因此,《美丽岛电子报》公布月民意信任度指数的五人中,柯文哲排在最尾,可以说是已经出局。这也可能是促使他昨日终于间接宣布放弃参选「总统」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柯文哲并非一无是处,毫无利用价值。台湾民众党在「不分区立委」选举中,接收了部分台联党、亲民党等的政党票,获得一百五十八万张政党票,得票率为百分之十一,拿下五席「不分区立委」,并超越时代力量成为台湾第三大党。这就决定了民众党在二零二四年的「总统」大选中,拥有一张「入门券」。倘柯文哲弃选,是否会将「总统」政党提名权「待价而沽」,以换取其他政治势力在「立委」选举方面的支持?由于国民党也已拥有「入门券」,因而无需与民众党进行「交易」。而其他政治势力又不具支持民众党「立委」参选人的实力。而从目前柯文哲与国民党的关系较为友好,却与民进党几乎闹翻的情况看,柯文哲可能会与国民党合作,争取国民党在某些选区礼让「区域立委」,而柯文哲则可能会改为参选「不分区立委」,成为民众党党团的头儿。至于拿走「入门券」,则可能会像亲民党在今年一月的「总统」选举中,将之放弃那样,宁愿撕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