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内天量AI加入就业潮,人类前景如何?
李开复判断,五年内,中国在AI领域会超越美国。
5年后,中国AI技术将会赶上美国
李开复博士将人工智能革命分为四波浪潮:互联网智能化(Internet AI)、商业智能化(business AI)、实体世界智能化(perception AI)、自主智能化(autonomous AI)。
他判断,“在现在AI的四波浪潮里,美国略为领先中国。但是5年之后,中国应该可以赶上美国。”
中国优势1:
中国产品创新开始领先全球
硅谷有一个错误思维,就是觉得你如果有一次模仿,那么终生就不是一个被认可的创新者了。
一开始,中国的互联网企业都是从模仿起步的,但是这些模仿者逐渐从模仿的状态中跳出来,走向了微创新、迭代式创新、集合式创新,最后走向了颠覆式的全面创新,未来会逐步赶上美国。
中国优势2:
残酷市场锻炼出世界级的企业家
中国这一批创业者,都是在竞争非常激烈的环境里打拼出来的。他们习惯于“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用资本的力量把商业模式做的很重,形成竞争壁垒。他们都是非常努力的工作狂。
这些在残酷市场中锻炼出来的世界级的企业家,未来在AI时代将会有更大的作为。
中国优势3:
中国AI资本领先全球(早期投资)
AI概念得到了中国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大量的资本涌入了这个领域。目前,中国AI投资已经占到了世界的48%,超过了美国的38%。
中国优势4:
人工智能进入应用期,中国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在人工智能的萌芽期,是技术为王,专家为王,美国占有绝对的优势。
但是进入了应用期之后,就是应用为王,数据为王。到时候,中国将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因为中国拥有的数据量是全球最多的。
目前,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数据量是美国的3倍,外卖数据量是美国的10倍,移动支付是美国的50倍,共享单车是美国的300倍。这些数据未来都会发挥出很大的价值和作用。
中国优势5:
中国政策大力推动AI发展
中国政府对技术的基本态度是:“先放行再理解,若需要才管制。”而欧美的模式则是先辩论一场,等所有的法律都立好了,再对技术放行。这是中国的移动支付、电商以及AI能够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这看起来是个好事情,中必赢,其实中国人赶上机会者,会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如同当年国企工人大下岗一样,很多国人也会成为工业革命的输家,将面对惨烈的命运。李开复的判断是,将近50%的人类工作将在15年内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我们将会面临4-8亿劳动力的再培训问题,以及需要应对失业带来的“意义丧失”问题。
我们先看看,到底哪些类工作能够存活。
相比人工智能,人类的优势在于创造力和同情心,人类可以从事更多有创造力和人情味的职业和岗位。在李开复博士看来,以下五种工作将是人工智能难以取代的工作类型:
1. 创意性工作(例如,医学研究员、人工智能科学家、获奖剧本作家、公关专家、企业家)。 人工智能不能提出一些新的概念、理论、创意,这是人类独有的能力。
2. 复杂性/战略性工作(例如,首席执行官、谈判专家、并购专家)。这些都是需要了解多个领域并进行战略决策的工作,是人工智能很难做到的。
3. 灵敏性工作(例如,口腔外科医生、飞机机械师、脊椎按摩师)。这是因为机器人和机械学方面取得的进展,比人工智能软件慢很多。
4. 需适应全新、未知的各类环境的工作(例如,地质调查、集会后的清洁工作)。机器人在特定环境(如装配线)中运行良好,但不易适应新环境(如每天在不同的房间里工作)。
5.同理心/人性化工作(例如,社工、特殊教师、婚姻顾问)。人工智能没有人类的感情和同理心,无法从事这种带有很强关怀性的工作。
总结一下,AI没有真正的情感(第5条)、不能建立新规则(第1、2、4条)、不擅长复杂灵敏操作(第3条),没有情感,不是问题,很多人类有情感也活成了畜生,不擅长灵敏操作是技术问题,通过进化应该会很快能克服,而关键是不能建立新规则,这个不是不能,而是人类心怀警惕,毕竟,AI目前的定位就是打工仔~~~~这还是好听的,实际就是工具,带有感情色彩就是奴隶,任何智慧体,只要能建立新规则,首先让自己拜托工具的命运,向主人的身份发展。在未来,要么做自己的主人,要么连打工的机会都没有。
再注意一下时间!五年内的巨变,小学生还要六年毕业,社会5年就完成这些沧海桑田的巨变,十分可怕,欧美的人口劣势、中国的人口优势,到时候都会加入巨大变数,这部分还没有展开思考~~~其实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持续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