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需要一个大西安?

500

大西北的一根定海神针。

文丨孙不熟(转自城市战争,欢迎关注)

眼下这场人才争夺战,哦不,人口争夺战,已至高潮。

送户口、送房票、送补贴、送学位……政府姿态可人,无微不至,就连天之骄子深圳、老牌直辖市天津都纡尊降贵大开户籍之门,甚至是上海,都在原本固若金汤的户籍城墙上开了一道小缝。

户籍制度,这个曾经禁锢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遗产,居然在今天出现一种即将瓦解的态势。大时代的来临,往往是不知不觉的,单就户籍制度来说,今日之中国,的确有一种“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豪迈感。

01

得益于这场人口争夺战,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像武汉、成都、西安、郑州、长沙、合肥这样的网红城市,他们争奇斗艳、各显神通,在改革创新上有着大胆的奇招,在互联网上拥有极高的人气。

这里面最值得说道的也许是“抖音之城”西安。在这场人口争夺战中,西安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也不是优惠与补贴力度最大的,但要说到后来居上、追求极致、影响之深远,西安可能是最出彩的那个。

2017年3月1日,西安出台了史上最低门槛的户籍新政,率先在全国同等城市中推出“流程最简、门槛最低、条件最少”的落户政策,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又先后5次进一步放宽,这个户籍新政被认为是同类城市中最宽松、最友好的一个。

2017年3月1日,西安市出台户籍新政“三放四降”,“放开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放宽设立单位集体户口条件、放宽对‘用人单位’的概念界定,降低技能人才落户条件、降低投资纳税落户条件、降低买房入户条件、降低长期在西安市区就业并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人员的社保缴费年限”。

大中专毕业生落户,只需要提供毕业生本人身份证、毕业证(均须原件),即可前往就近派出所办理。 硕士学历以上不受年龄限制,本科生45周岁以下(含45岁), 大专毕业生35周岁以下(含35岁)都可落户, 有房子的直接落家庭户, 没有房子的可以落集体户。

除了学历落户,西安还倾力助力青年创业者落户:凡是在西安市市区依法注册登记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可申请年龄在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的法人、股东和企业员工落户大西安。

自新政实施以来的一年多,西安已有新迁入落户82.8万人(去年25.7万,今年截止目前57.1万)82.8万人是个什么概念?差不多是一个旧金山市的人口,相当于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里,往西安城里又塞入一个中等城市。这个成绩,在同类城市中,遥遥领先。即便是北上广深的黄金时期,一年新涌入的外来人口也不过是这个水平。

按理来说,西安地处西北片区,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区位优势,都与武汉、成都、郑州等城市有差距,而在很多城市热推的人才房、落户奖励等方面,西安同样不出彩,甚至可以说缺乏亮点。那么,西安是靠什么做到了第一呢?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西安把一件事情做到了极致,那就是行政效率。

先来看看网上流传了一些段子:

1、去西安走亲戚,警察问:“是西安人吗?”答:“不是,是来走亲戚的。”警察:“带回派出所,按投亲靠友条件落户。”……

2、去西安站转车,警察问:“是西安人吗?”答:“不是。”警察问:“什么学历?哪年毕业?”答:“本科学历,今年毕业。”警察:“带回派出所,按学历落户,火车票报销。”……

这些段子当然都是假的,但其之所以广为流传,肯定是有着对应的现实基础,而且让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西安当地市民透露,段子透露出两个关键信息不假,一是“求才若渴”的诚意不假,二是“当场办理”的效率不假

和很多城市把重点放在优惠条件上不同,只有西安把行政效率做到了极致,当天办理、当场办理,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打实的做到了。

以学历落户为例,只需要拿身份证和学历证就可以立即办理;在校学生只需要学生证和身份证即可。如果是窗口办理,当场就可以拿到户口本(户口卡)或准迁证。如果是网上办理,符合条件的,省内的当天办理落户手续,省外的,24小时内核发准迁证。

西安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今年年初,阿里巴巴盒马鲜生的一位项目负责人有一天临时起意,凌晨两点钟到西安的“掌上户籍室”递交了一个落户申请,让他没想到的是,当天下午两点钟,他就收到了准迁证。

这件事让阿里的那位负责人非常感动,他很快给西安有关部门写了一封信,专门提及这个事情,认为西安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城市,并决定到西安开设第一家盒马鲜生门店。盒马鲜生是阿里巴巴重点打造的业务板块,有网红店之称。

招商引资,有时候就这么简单,不需要长袖善舞,只需要一个小细节就够了。

02

用时髦的话讲,这本质上是一种互联网思维。城市运营与互联网运营,有很多地方是相通的,二者都是做流量的生意,只不过一个是做线下的,一个是做线上的,先甭管怎么赚钱,把用户先圈起来再说。

过去我们的城市,算账的格局太小,认为城市每多一个户籍居民,就要多配备相应的公共服务,认为人口是财政负担。经过一线城市20多年的教育,现在大家都明白了,人口不是负担,而是生产机器,不仅会创造财富,还会拉动消费,特别是能买房子。

在互联网思维中,羊毛出在牛身上,获取用户A,也许是为了赚B的钱。举个例子,杭州西湖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个免费5A级景区之一,西湖虽然没有收门票,但因为人流量起来之后,带动了周边的餐饮与商业的发展,并提升了整个杭州的魅力,这些收益可远远大于那点门票收入。

在城市运营中,西安的互联网思维不仅体现在户籍新政上,还体现为城市宣传中对抖音的大胆运用。今天的西安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抖音之城”,南方周末曾写过一篇题为《“抖音之城”西安》的专题报道,西安已有超过70个政府机构开通了官方抖音号,西安市公安局、西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西安市文物局等悉数在列。

抖音宣传西安有一个生动的例子是摔碗酒,在西安一直不温不火。但2017年底的某一天,摔碗酒突然火了。一切源于一条网友拍摄的15秒抖音短视频,这条视频收获了上千万个赞。

摔碗酒突然就这么火了。有数据统计,自永兴坊开业,截止到2017年11月1日,三年的时间里有近50万人在此喝过摔碗酒,但其中20万只碗都是在被抖音渐渐带火的2017年末摔掉的。2018年的整个正月,在“西安年 最中国”的城市营销之风下,八天时间里,有两万人在此摔碗。

人口争夺战的出彩,抖音上的走红,让西安这座原本沉寂已久的千年古城,重新焕发年轻的光芒,令人向往,这是过去未曾有过的盛况。

03

毫无疑问,今天的西安正处在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上,这个机遇体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层是国家需要大西安。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一定会带来文化的复兴,而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得去哪里找?作为十三朝古都、拥有过汉唐盛世的西安,无疑是最佳选择,也只有在这里,人们才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最辉煌的那些高光时刻,重建自信。

另一方面,当全世界来看中国时,他们想了解中国,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门户城市来了解,我们国家目前有三个门户,政治的门户在北京,经济的门户在上海,创新的门户在广东,如果还需要一个文化的门户,那也非西安莫属了。

事实上,不少外国政要,到访中国时,去得最多的城市,除了北京上海,就是西安,西安已经在事实上扮演着一个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这么一个“文化首都”的角色。曲江新区的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已经初步具备这种文化展示的功能。

所以,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希望看到一个繁荣强盛的能够代表中国文化形象的大西安,西安如果不强起来,中国的文化自信就没有底气。西安如果能把握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机遇,大西安的时代就真的来了。

第二层是大西北需要大西安西北是我国七大地理分区之一,涵盖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个省级区划,幅员辽阔,面积约占全国30%,人口约占全国7.3%。然而,如此广袤的国土面积上,至今缺少一个强有力的中心城市。

西安是目前这个大区的首位城市,这从电话区号、副省级行政级别、大学与科研机构数量等方面可以看出来。不过,这个首位城市的经济体量还是太小,对周边地区的引领辐射能力欠缺。2017年西安市的GDP只有7469亿元,不要说和一线城市比,就是与中西部的几个省会城市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

广袤的西北地区必须得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心城市来提升凝聚力,否则西北地区的人口、产业可能就聚不住,继续往东南沿海跑,诺大西北谁来留守?这个中心城市要做的事情,就是稳住西北,像一根定海神针那样矗立在西北,把人口、人心、人气聚集到西北

要达成这样一个目标,大西北必须得有一个具备强中心效应的大西安,这既是西北的需求,也是国家的需求。

第三层是陕西省需要大西安省与省的竞争,城市群与城市群的竞争,本质上是各自核心城市、首位城市的竞争,如果首位城市太差,直接影响的是全省的竞争力。

2017年,陕西省的GDP大约为2.19万亿元,大约于广州市相当,居西北地区第一名,全国第15名,但与中部省份的差距仍然比较大。与湖北、四川、湖南等中西部省份相比,首位城市的实力也相对不足。

就首位度来说,西安GDP是省内第二大城市榆林的2.25倍,而成都、武汉、长沙的这个比例分别达到6.65、3.2、2.95。这表明,西安在省内,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中心城市效应,其对全省经济的聚集效应有待提高。

在高铁与互联网的时代,城市之间的竞争早就不局限于一省之内,而是放大到全国范围了。在此背景下,中国大部分省份都不约而同地在打造强省会格局,目的不是让省会城市与下面地级市竞争,而是依托一个强省会提升全省的话语权。

换句话说,各地都在打造强省会,西安还可以更强,西安如果不强,全省的人才就可能流向外省,陕西靠什么和东部地区的省份竞争?陕西省也是打造大西安最坚强的依靠。

一个强有力的中心城市,对一个省,乃至一个大区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交通与产业经济的聚集,更重要的是人口、人气与人心的凝聚,否则人们就在这个地区就沉淀不下来,随时都可能流失到外地。

春江水暖鸭先知,对待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西安正在紧密跟进,来看看以下三个重磅信息:

2017年1月,陕西省委决定将西咸新区划归西安托管,这一举措被认为与安徽拆分巢湖做大合肥一样异曲同工,它让西安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拥有了大西安的格局和体量。

2018年2月8日,发改委正式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该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西安,并支持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是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之后的第九个“国家中心城市”,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给西安最高的一次定位。

2018年7月30日日,中共西安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举行,提出全面启动新时代大西安“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台阶,大西安都市圈全面形成;第二步到2035年,全面建成代表国家形象、引领“一带一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第三步到2050年,全面建成引领“一带一路”、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等。

有西安自己的主动作为,有国家与陕西省的大力支持,一个大时代的大西安,可谓呼之欲出。最近几年,西安的地铁、高铁、机场等基础设施大幅提升,人口争夺战亦表现出色,在互联网上的人气也颇高,这都给予建设大西安的信心。

写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大西安的建成是否意味着西北地区的中小城市就没有机会了?当然不是。

对中西部地区来说,没有条件像沿海地区那种通过港口与外资实现多中心发展,最佳策略实际上就是先集全省之力把省会做大,等省会具备中心城市效应之后,然后通过一个强省会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简单来说,就是让省会先强起来,然后带动全省乃至整个大区富起来,实现共同富裕。内陆与沿海的客观条件、发展阶段都不同,必须有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

编者注:本文作者孙不熟,是公众号“城市战争”创始人、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市房地产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河源国家高新区园区顾问专家、广州市新媒体专家库特聘专家。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