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挨多少毒打,印度才能彻底安分?

近日,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6月15日,中印两国在边境发生肢体冲突,造成人员伤亡。

据悉,此次冲突的地点位于万勒河谷地区,缘由是印方人员越过失控线,蓄意发动挑衅攻击,进而引发激烈肢体冲突。

500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冲突前几日,中印双方举办了军长级会谈,达成了控制冲突规模的共识,如今的此番此举,不由得让人怀疑印度人的信誉度。

500

▲洞朗飞踢依旧历历在目

另一方面,此次冲突也是自2017年6.18洞朗对峙后,印度又给咱们整的一个大活儿。

到这小兵兵就纳闷了,三哥每隔个几年就来整事儿,这大老远的越界跑到中国领土,稀里哗啦挨了顿揍又灰溜溜跑路,三哥咋就这么不长记性?难道是之前揍的轻了?

而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小兵兵发现,这三哥,好像就是这么不长记性。

500

▲不得不感慨尼赫鲁的整活儿能力是一流的

事实上,关于中印两国的边境冲突,可谓是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1959年8月份所发生的朗久事件,也就是中印两国建交后的第9年。

朗久事件中,中方工作人员和一支连级部队进驻马及墩地区的雅列普,用以开展群众工作,

在靠近金古地区时,遭印度边防军人偷袭,双方随后爆发激烈交火,战斗持续一小时,两名印军士兵被当场击毙,而后印军退回郎久固守。

两日后,或许是因为开了第一枪后心虚,印方彻底从郎久撤出。

500

然而,安分了没多久,印度人又开始整事儿了。

500

▲如今的空喀山口地区

1959年10月,由印度西部军区直属的三人侦察小队进入空喀山口方向侦查,遭遇我边防三人巡逻小组后拒不退去,反而举枪威胁,我方迫不得已采取强制措施,将这三名印度士兵生擒。

500

随后,或许是咽不下这口气,印方派出高达60人的巡逻队来“找场子”,结果遭遇巡逻的中方13人小队。

印方企图活捉中方士兵遭到强烈抵抗,在对峙中主动打响第一枪,随后爆发激烈交火,战斗持续长达4小时。

在交战过程中,印方9名士兵被当场击毙,3人受伤,包括副司令在内的7人被俘虏,我方仅损失一人。

事后,本着以大局为重的考量,我方将俘虏同武器一起交还给印度方面。

500

▲印军俘虏感谢我方人员救治

但印度非但不领情,反在边境上加紧侵蚀我国领土,随后引发了举世闻名的1962年大规模边境冲突,期间我军诞生了大量战斗英雄,我军全歼印度三个旅,毙敌总计4383人,伤敌1047人。

500

被解放军狠狠收拾一顿后,印度人却只安分了五年。

1967年,印方又主动挑衅,向我乃堆拉山口哨所发起进攻,随后动用炮群进行覆盖打击。

我方随后发起反击作战,端掉印方12个炮兵阵地,摧毁两个前线指挥所,总计毙敌600余人。

这一仗,足足印度人老实了整整二十年。

500

▲位于桑多洛河谷地区勘察的中国官兵

1987年,印度又主动发起挑衅行为,入侵桑多洛河谷地区,公然枪击前往交涉的副营长,我方战士奋起还击,毙敌13人,生俘9人。

500

▲2013年“帐篷对峙”

随后,便是为人们所熟知的2013年帐篷对峙和2017年洞朗对峙了。

时过境迁,这梁子,就结到了现在。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印度明知不敌,还在我们面前瞎比划呢?

其实,大家只要看看印度国内状况就明白了。

500

比如2017年的6.18洞朗对峙,其本质原因是为莫迪在2016年实施的“废钞令”转嫁矛盾,将锅甩给中国,从而降低内部社会矛盾。

同样,此次的万勒河谷冲突,也没有表面上看的那么简单。

500

在第一次冲突时期,我们的“懂王”特朗普,就曾向印度提出,由他出面促成中印和解,却遭到了莫迪的婉拒。

后来,他们还拿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贝尔弗尔科学与国际事务研究中心,发表的一篇调查报告打气。(戳→1962≠2020?原来这才是印度最近嚣张的原因!)

声称若印度于中国的冲突全面升级,印度具有一种所谓的“传统优势”,不会让1962年的悲剧重演。

500

▲印度陆军士兵

美国人在报告中说,印度陆军同边境的距离比较近,而解放军的部署较远。

印军在西线拥有225000的部队可供调遣,解放军则是有20-23万之间,但是大部分用于边境管控工作和防御北方强邻,数字具有“误导性”,在调动上远没有印军方便。

500

说实话,小兵兵真是无比佩服美国人睁眼说瞎话的能力,也不看看两边基建水平的差距。

不过要写出这样的一份掺了恒河水的鸡血报告,也是难为那些美国研究员们了。

在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疫情已得到全面控制,社会复工复产在稳步进行当中,而一直作为世界灯塔的美国,确诊人数一路飙升突破210万,“亮丽风景线”层出不穷,这就难免有点心里不平衡了。

于是,美国人也开始了全方位的整活儿,要给中国制造点麻烦。

很显然,印度就是个不错的炮灰。

500

▲蓬胖子当国务卿后,CIA的业务能力直线下滑

不过,或许是太久没整活儿,美国人的手法也生疏的不得了,以至于连印度自家媒体《印度快报》都看得出问题所在,一度呼吁莫迪政府不要着了美国人的道,不要用“带有偏见”的美国视角来看待东方邻居。

但是,莫迪听应该是听见了,但他却不能这么做。

500

▲印度抗疫措施极其不过关

首先,由于印度国内防疫措施的不到位,其确诊人数进入夏季后不断上升,至今为止已经达到352815例,加上其糟糕的医疗条件以及特效药的缺乏,必然导致高死亡率,直接影响到莫迪的连任大选。

所以,无论如何,莫迪政府必须要找到一个对外的宣泄口来转移矛盾。

巴基斯坦?双方对着干了这么久,国内早脱敏了。

尼泊尔?太小,不够塞牙缝。

南亚一圈小国?都自己的小弟……怎么办?

那就只有中国了。

500

▲接收被政府强塞的LCA战机,换来的是一批“阵风”订单

其次,便是印度政体的特殊性,印度军方在印度的体制架构中具有极高的独立性。

同美国高度相似,但总统没有指挥权,印度军方甚至能和政府讨价还价,典型例子就是光辉战斗机采购案。

500

▲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

也是基于此,印军需要煽动狂热的民粹来增加同政府讨价还价的砝码。

于是乎,在对中国的问题上,印度军队和印度政府的态度罕见的一致了。

500

不过,印度军方和政府妄图凭借碰瓷中国来转移矛盾,显然是找错了对象,中国向来可不是好欺负的。

500

▲炮兵依旧是战争之神

公开资料统计,在长达几十年的较量当中,无论是从哪场战斗或是战役来说,印度军队都被解放军狠狠的教训。

500

▲打印先锋15轻.JPG

更重要的是,随着全军数字化装备的铺开,解放军的战斗力早已不可同日耳语,PLC181卡车炮、15式轻坦等大量先进装备进入部队,搭配西藏地区完善的公路、铁路网络,完全可以实现快速机动,印媒所鼓吹的距离优势也就无从谈起了。

500

▲一向被印度人吹上天的山地打击军,至今用的还是AK系步枪(或者是捷克产的VZ58)。

而事到如今,边境冲突的规模扩大化风险激增,而我们面对印度疯狂的挑衅,已经保证了最大程度上的克制。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畏惧战争。

你印度叫嚣早已不是1962年的印度,但中国也不是1962年的中国,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你们敢来搞事,我们就敢让你肉疼,就像五十多年前那样!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