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不能再垄断中小学教材的编纂

       历年形成的中小学教材又人民教育出版社负责编纂,这就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而且多年来人教版的教材屡遭诟病:教师不满意、学生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学者专家也颇有微词。

      这些教材要说“学究治学”不够格,要说开拓“兴趣之学”也算不上。且不说屡屡出现的错愕疏漏,给人的感觉不过就是“办公桌前的照本宣科”,编纂者偶然来了灵感也不过是耍了个“脑筋急转弯”。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唯有中小学教材教材还“沉睡在科举的四书五经”之中。

       一、举个例子:至今中小学的数学中还只是讲“十进制数学”。可是笔者上世纪80年代初买到的美国一套美国中学数学教学课程改革研究组编写的《统一的现代数学》(全书6册共12分册大致相当于中国小学6年级到初中2年级程度),该书开篇的第一册第一分册开篇第一章是“有限的数系”。在这个一年级第一课就是一场情景课——1.1 安德森珍妮的算术:

       安德森先生在帮助他的上一年级的女儿做算数家庭作业。他问珍妮7+3等于几?

       珍妮从他父亲肩上。朝后看了看了一下回答说“7+3等于10”。

     “对,那么11+2等于几呢?”

        珍妮又从他父亲肩上朝后看了一下回答说“11+2等于1”。

        他父亲说“我大概听错了吧,你好像是说是11+2等于1”。

        珍妮说“我是这么说的”。

        他父亲当然希望知道她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陈述。珍妮走到他父亲肩后放钟表的书架旁,她解释她是如何求得的7+3的和的,她首先指向钟面上的那个七,然后把她的手指按顺时针方向移动三个数字。她这时正是指着10。于是她说7+3等于十。珍妮用同样的方法去求11+2的和。她向指向桌面上的11,然后把手指按顺序时针方向移动两个数字。她此时正指着钟面上的1,于是她说11+2等于1。

       接下来的第二小节“1.2 时钟算术”就上升到数系的12进制的理性解读:

       在解答关于时间问题时,我们大概都已经进行过非常类似于珍妮的步骤的一种运算。假如你问七点后三个小时是几点?你就会很自然地回答说十点。我们能够用记号“7+3等于10”来表述这个结果。但假如问你在11点后两小时是几点,将会有什么情况?现在的回答是1点,而用同上面一样的记号,我们就有“11+2=1”。  

      在整数中,指派13作为11与2的和有意义,但在钟表面上,指派1作为上面两数的和同样有意义。为了表达七点后九小时是4点这个事实,我们将写作:“7+9=4”。

      本章第三小节没有翻译收录,故忽略不谈。

      在1.4小节 (Z12, +)和(W, +)中就把钟数的集合和算数整数做了比较:

      我们立刻会注意到他们的不同。整数的集合是无穷无尽的或无限的。假如一个集合不是无限了,那么我们就说它是有限的。重要的是你不要把大的有限集合与无限集混淆起来。一些有限集合的常见例的是:

      1、在英语字母表中元音字母的集合。

      2、字典中,词的集合。

      3、迄今已被写出的所有句子的集合。

      问题一  给出一些大的有限集合的例子。

      问题二  你能够描述的最大的有限集合是什么?

      问题三  除W以外,什么样的集合是无限集的一个例子。

 珍妮安德森说11+2等于1时所用的一个数集是一个有限数系。这样的有限数系,有许多有趣的性质和应用(笔者注:比如,还有24小时制的集合,每年有365天·····)。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时钟数加法和整数加法之间相似处和不同处。当我们研究时钟和其它的数系时,不妨对显得熟悉的或异常的性质做一下猜想或推测。如果你机警的话,那么两者你都会发现。

      利用熟悉的整数加法,你一定会同意下数的计算是正确的。

                      10+7=17             7+10=17  

                       3+6=9                  6+3=9

                      11+4=15             4+11=15       

      而由这六个计算显示出来的规律,可以一般的加以陈述。对于任何整数x和y,

                                    x+y=y+x   

      这就是在w中的加法交换性质。

      这三个小节课程一共寥寥400多字,给孩子们的知识域开拓和衔接帮助是很大的。这套书体现了对教学互动和启发式教学的要求,教材只是强调知识点之间的贯通,实际上教材体现了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的潜在培养。

     第五小节是1.5 日历算数,思路同上(此略)

        二、再如,笔者早年上中学时,老师用情景教学的方法至今难忘:

        1、一根树枝讲极限:“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体会树枝何时能折光。

        2、夜晚的雨后地面:“明是水·,暗是泥,斑斑点点是地皮”——光的反射和漫射。

       上述2位老师都是在晚自习时来教师和同学们对话的:不管你理解的对不对,老师都鼓励同学发言。答对的要讲出对的理由才能给满分,答错了同学可以争论,答错了只要是能找出错在哪里同样给满分。最后老师做总结。这一情景一直到我参加工作从事技术工作几十年都感觉生意匪浅,难以忘怀当时的情景。

       中国的课本教材从来没有这样的启迪。2005年笔者带队去上海学习时,一位授课的工程师拿着课本问:“你们在学校里学的就是这些课本吧”?学员回答:“是的”。授课的工程师说:“课本上讲的都对,但在实践上你们总感觉为什么用不上,所以你们要好好想一想为什么”。“感性是是事物认知的基础,但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才能说明你真正掌握知识,所以要做到学以致用才算成功”。      

     《统一的现代数学》最早成书是1972年,1977年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遗憾的是人教只是选择部分章节翻译成书出版,不是全译本,而且似乎自己也没有从中找到教科书编纂的灵感。看来人教的编辑们也没感悟到该书的原著者关于教育的思想精髓。  

      《统一的现代数学》教学思路与中国的大不相同,我们的教育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于鱼”?学习要讲方法,认识论的核心就是世界观·。就像 理查德·德威特【美】在其《世界观——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中所言:“尽管在过去100多年里,世界观这个词已经被相当广泛的使用,但是这个词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如果要给出一个最简短的描述,我会说 “世界观”指的是一个观点体系,其中不同观点如拼图的一块块平板一样相互连接。也就是说,世界观并不仅仅是一些分离、独立、不相关的观点的集合,而是一个不同观点相互交织、相互关联、相互连接的体系。通常,理解一个新概念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

      三、现有教材内容的哲学思维的缺失

       我们很长一段的过去对“世界观”的解释过度政治化,例如,文革只讲“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而没有指明当今“世界观——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理查德·德威特强调:“每一个观点拼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各部分环环相扣,具有一致性的观点体系,这就是我在运用世界观这个概念是的核心理念,简言之,当我谈到世界观的时候,请想到拼图这个比喻”。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理论体系。我们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哲学是认识论和方法论,人的辩思都与哲学思维有关——而不管他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或是教授和技工。差别仅仅是在程度或水平上。所谓授人以渔,无非是知识的积累和探求的方法的集合。

      教材是个纲,刚举才能目张。最后,中国教材的先天不足,学生不适应,教师也作难。所以,笔者认为教师的招聘不要以为只有师范毕业的人才能胜任教师工作,有些理工科的人似乎更能适应中学物理化学乃至生物和地理的教学。托马斯·弗里德曼说:“在全球化时期,不是你想不想全球化而是你在全球化中怎样生存”:

      穷国的教育是怎样醒悟 ;

      法国的教育是怎样管人;

      中国的教育是怎样考试;

     美国的教育是怎样生存。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