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许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500

许 强    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     1968年6月出生,四川巴中市南江人,九三学社社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先后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科协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青年科技奖、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普通高校十佳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和个人奖励。

 成都理工大学教授许强荣获我国地质界最高荣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揭示几类复杂滑坡内在机理、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的三查系统、发现滑坡变形的普适性规律、构建大型滑坡应急处置技术方法体系……在许强的“科研奖”申报书里,这四个方面是他从事地质工作的主要成就。

2019年10月25日,他在北京参加了第十六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会。

许强是今年四川省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高校代表,也是我校历史上第五位获奖者。

500

颁奖会现场

有人说他找到了“风口”,其实,他的每次科研转折离不开团队的助力和学校的支持;

有人说他很“大胆”,然而,他的勇气来自扎实的科研和创新的思维;

有人说他很幸运,这“运气”背后是国家及地方发展的迫切需要……

1989年1月,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正式设立,那时,大一新生许强,来到成都地质学院,开始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的学习。

地灾预警,从三峡工程开始

许强与成理结缘,源于一人,一物。

30多年前,“北极科考第一人”、我校教授竺国强到南江中学讲座,精彩的地学故事将台下的少年许强彻底迷倒。后来,同学在许强面前炫耀“合川马门溪龙”的书签,他才知道研究和保存这条举世闻名“亚洲第一龙”的,正是成都地质学院。

高考填报志愿,许强当机立断,开启了一段地学人生。

那时,国家和地方对地质灾害的重视程度远不如今天,研究成果也较少,对地灾的防治主要集中在工程项目上,许强这批本科生,对地灾只是有个模糊概念。

随着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在成理建立,硕士生许强等一批学生,才开始与地质灾害有了更直面的接触,“地灾防治,可能是个未来的方向。”许强模模糊糊地意识到,他开始从为工程建设服务转向地质灾害防治,只是那时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

凡事都有第一次。

许强博士毕业前后,在导师黄润秋教授的带领下,承担了三峡工程船闸边坡防灾软件开发的项目。上世纪90年代,三峡工程无疑是举世瞩目的“明星”,许强要解决的是船闸修建开挖边坡时块体的稳定性和如何防治其滑动成灾,他做得如痴如醉。这是许强第一次开始将工程实践与地质灾害紧密结合。随后,他和团队又开始做三峡工程库区滑坡的预报研究,直到现在,可以说,这是地灾国重实验室“当家技术”——地灾预警的前身。

随后,这些成果进入了一个井喷阶段。随着《地质灾害发生频率的幂率规则》《斜坡失稳时间的协同预测模型》《滑坡预报判据研究》《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研究进展》《地质灾害发生时间和空间的预测预报》等系列成果的发表,许强对于地灾预报的方法和规律的掌握,在三峡工程项目上有了第一次系统的“练兵”。

500

许强在野外

二次转折,开启滑坡治理和监测预警之旅

在进行三峡工程项目成果转化的同时,在恩师的举荐和指点下,许强和团队实现了科研生涯研究方向和区域的双重转折。

2004年9月,四川达州宣汉县突降大暴雨,天台乡义和村发生特大型滑坡,规模超过2000千万立方米,将数百亩良田彻底损毁。

灾情惊动了党中央、国务院,在记载中,这次滑坡被官方称为“全国罕见、全省少有、全市有记载以来最大型”。国土资源部门及时启动了防御监测体系,然而,当涉及此滑坡的治理工程设计时,四川的地勘队伍却因为缺乏滑坡治理经验,显得力不从心。

四川无人?

9月6日,许强见到刚从滑坡现场回到学校的黄润秋教授,双方一见面,黄润秋就直接问许强,宣汉刚发生一个特大滑坡,需要应急治理,但省上找不到合适的地勘单位来作滑坡治理工程设计方案,“你敢不敢做?能不能做?”黄润秋反复问了几遍,许稍微想了一下就“大胆”应下:“有啥不敢?”

事后,许强坦言,当时其实自己心里也没底,是”麻着胆子“的接下来的,因为他一直学工程地质,根本就没有学过、做过结构工程设计。随后,许强迅疾组织了一支结构工程的设计团队,按期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2005年4月18日,主体工程完成,天台乡逐渐恢复往日的宁静。滑坡区目前已被打造成当地的“花果园”。

那不久,他又因为“丹巴县城保卫战”而“一战成名”。

2004年底,四川丹巴县城后山出现了大面积山体滑坡的迹象,20余间房屋被滑坡变形挤压推垮,直接对整个丹巴县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滑坡一旦整体下滑,丹巴县城将由此从地图上消失。

出于对三峡工程库区滑坡预报的研究工作及天台乡滑坡治理工程成绩的肯定,黄润秋再次向省相关部门举荐许强,参与滑坡现场应急抢险的监测预警工作。

到达现场后,许强被现场滑坡严重险情所震撼,也顿时感受到肩上责任的重大。

一天半夜,“砰”地一声巨响打破井然有序的抢险进程,滑坡前沿房间墙壁突然爆裂。当时正在实施抢险工程的指挥长见状,准备立即组织撤离。

在现场,许强作为现场应急抢险首席专家,通过对滑坡变形的精细分析,他斩钉截铁地对抢险人员说:“滑坡现在还不会整体下滑,希望同志们坚持抢险,现在撤离等于我们主动投降,整个抢险工作将前功尽弃!“为了坚定大家的信心,他直接站在滑坡前缘,大声说:“我就站在这里,我们一起战斗!”

由于现场指挥部的准确分析判断和科学抢险,丹巴县城最终保住了,县城内近5000人幸免于难。

500

许强(左二)在丹巴抢险现场

自此之后,许强就带领团队开始了滑坡治理工程设计和应急抢险之旅,在此后的几年里,四川几乎所有的大型滑坡治理工程设计方案都出自许强团队之手,很多设计图纸曾被作为标准模板被很多单位学习仿效。

他也作为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专家组核心成员,参与了我国尤其是西南地区几乎所有大型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通过对众多案例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和归纳总结,许强发现其实滑坡变形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只要掌握,便可以进行滑坡预警,并以此保证应急处置工作的安全,评价处置工程效果。

越来越多的抢险及监测预警案例,及从中不断进行的经验积累、数据分析、体系提炼、成功预警、科学防治,也开启了地灾国重实验室防治预警进入世界一流、成为国际地灾防治领域重要研究中心的“时代”。 

“中西”兼并,来自传承和提档升级

出现地质灾害相当于地球表面“生病”了,“搞地灾防治就像在‘看病’。”“地灾医生”许强说。

正如医生需要查明病因病理才能对症下药,与各种地质灾害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许强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诊断”体系。

2005年丹巴滑坡、17年茂县新磨村滑坡、18年金沙江白格滑坡,还有2008年汶川地震引起的众多地质灾害……灾害背后是百十万人生命安全和生活稳定。

500

许强(右四)在茂县抢险现场

这些年,每一次地质灾害“化险为夷”,许强凭借的正是左手“中式望闻问切”——查明灾害类型和成因机理;右手“西式检测开刀”——隐患识别、监测预警、应急处置。

但这一整套“武功”并非从天而降,这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建校60余年,在地学领域一代代地质人的积累和突破。

许强坦言,张倬元教授那一代人研究基本地质理论和成因模式打下坚实基础,黄润秋教授这一代人开始地质工程难题的研究和解决,“我只是在他们的基础上把这条线串通和延伸一下罢了。”

拉通之外,许强还总惦着创新。

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绵竹市清平乡的文家沟巨型滑坡产生了8600万立方米的松散物质,并最终在2010年8月13日形成中国规模最大的泥石流,向山下的6000余名群众奔涌而去。经现场调查,结合泥石流的起动模式和现场的地形地貌,许强创造地提出“水砂分流”的泥石流治理新思路,经多年的检验工程治理效果十分显著,这项工程被时任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评价为“攻克了世界级的治理难题,建造了世界级的宏伟工程,创造了治理史上的奇迹”。许强的“手术”不止治好了滑坡还彻底清除了“病根”,文家沟主体工程在2011年完工后,经历了三年的汛期,再没有出现大的泥石流灾害。

500

许强(右一)在汶川抗震救灾现场

这种类似“急诊”的灾害防治是他工作中的常态,他常说,自己的最强项就是在滑坡没滑、要滑之前,“我们把它救回来。”

这些年,许强的“中西医结合”治病理念随着技术进步也在不断“提档升级”。2017年,在新磨村滑坡现场新闻发布会上,许强首次提出了“高位隐蔽性滑坡”的概念,随后经过系统思考,提出通过构建由高精度遥感+InSAR的“普查”、机载LiDAR+无人机航拍的“详查”、地面调查核实+监测的“核查”共同组成的空-天-地一体化的“三查”体系,得到包括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等部门和业界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响应。据了解,四川和贵州已利用“三查”体系识别出几千处新的滑坡隐患。

幕后英雄,鲜花与质疑同行

地灾抢险是在生死线上奔走,在这个过程里,许强这个“硬汉”也常被平凡人的生活感动。

还是丹巴抢险,那时的情况已经危险到领导给许强交代“县城实在保不住就算了,但得保证大家包括你们自己的安全。”地灾应急抢险和监测预警,做的往往是幕后英雄,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们的生命和财产为谁所救。那次,却有个家具城的老板哭着找到许强。这个中年男人拉着许强,声泪泣下,差点要给他下跪,求他保住自己在滑坡前缘刚投入70万装修好,还未开始经营的商铺。事实上,地灾专家只需要对滑坡负责。那时,许强脸上不动声色,继续仔细研究图纸后,最后做出的方案既保住了县城,也让这个家具城完好无损。

但许强的科研之路并不总是充满鲜花与掌声。即使已经多次成功预警滑坡,让中国滑坡监测预警能力达到了国际领跑水平,但学术界对于许强预警方法“普适性”的质疑声从来都没有消失过。

“滑坡真能提前准确预警吗?是不是靠运气?”

在大大小小的地灾学术会议上,几乎每次都有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或委婉或犀利地向许强抛出这个问题,面对质疑,许强不急不恼,“学术就是要靠争辩靠反驳,如果他从自己的领域给我指出了漏洞,我马上下去就会进行专题研究,而如果他说的不对,就让下一次成功的预警来证明。”今年2月17日,许强再次在贵州成功预警顺层岩质滑坡,又一次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成果绝非全来自于“运气”加持。

虽然地灾国重实验室已经是世界上第一个敢真正提前预警滑坡的团队,但许强也坦言,并不是所有的滑坡都能提前100%成功预警,比如有些突发性非常强,滑前基本无变形迹象的滑坡,比如地震诱发的滑坡,“因为地震都不能提前预报,地震滑坡自然也就不能提前预警。”

500

许强科研团队

如今,许强将目光又投向了航空物探、人工智能,希望能通过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最大限度地提前识别出滑坡隐患,进一步提升我国地质灾害的主动防范能力,他孜孜不倦争取的,也是每一个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抓住机遇,“运气”来自国家和时代

许强的成功,归根究底,也来自国家和时代的需要。

由于地形地貌的复杂性,我国一直对地质学科发展密切关注。08年汶川地震后,地质灾害防治这一领域的研究更是被提上了更高的国家战略层面。而对于我省而言,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特殊地质地域条件,致使我省成为全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和地方对于灾害防治的投入逐年扩大,防灾减灾意识和需求日渐增强,许强这一代地质人也比以往的学者有了更多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机会。在一次次尝试中,他们完善浇筑理论模型、形成体系,他们积累科技经验和原始数据,他们在次次对抗天灾的过程中迎难而上。

许强说:“地质是一门天书。”而人通过智慧和力量的不断积蓄,可以适应甚至改造自然。

有人问许强:您已经得到我国地质学领域的最高奖了,还要继续研究下去吗?

许强说,当然。他的下一步计划,是重点研究青藏高原及在建的川藏铁路,“在家门口,理所当然要研究。”

他所在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走过了30年的历史沿革,四代科研人员牢牢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的指示,牢记“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的嘱托,把“双一流”建设同治蜀兴川的生动实践紧密结合,以奋进之笔谱写了建设美丽四川的新篇章。

500

500

《中国自然资源报》相关报道

链接:为弘扬李四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求实创新精神,推动我国地质科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于1989年开始设立“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系面向全国地质科技工作者的、最高层次的地质科学奖,一人只能获得一次,并作为终身荣誉。该奖下设“地质科学荣誉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地质科技研究者奖”和“地质教师奖”,主要奖励长期从事地质工作、热爱祖国、热爱地质事业,为发展地质科学和祖国现代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地质科技工作者。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新闻网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