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战争由此打响,博物馆内可见先烈遗言:我们不会屈辱地死

500

20余万字留学日记;80余万字课堂笔记;近200幅珍贵图片。

解密俄罗斯战斗民族的军事传统、战略思维和民族性格。

探讨一流军队建设之道!

“战略学人”将陆续刊发《我在伏龙芝学军事》一书中的精彩章节,敬请关注与留言讨论!

第四十八节:布列斯特

白俄罗斯西南边境城市,距离明斯克 350 公里,位于穆哈维茨河、布格河的交汇处,是布列斯特州首府,人口近 30 万。其名称来自于白俄罗斯语,含义是“白桦树”。布列斯特建城于 11 世纪,19 世纪起成为俄罗斯的组成部分, 与波兰接壤,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商贾集散之处、交通要冲。1941 年 6 月 22 日,法西斯德国从侵占的波兰向苏联发动大规模战争,布列斯特首当其冲,要塞守军浴血坚持抗敌 30 多天,用生命和鲜血在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史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悲壮诗篇。1965 年,要塞被授予“英雄要塞”称号。

1999年寒假期间,我和刘万珠、李春红同学从莫斯科西行的第三站是布列斯特。2 月 4 日 17 时 22 分,我们从明斯克乘坐第 105 次列车前往布列斯特。 上车前在候车厅遇到一位年轻警察查询证件,问我们有无签证,我上前解释说各国公务护照不用签证,这是国际惯例。警察又拿起我们的护照说,你们的护照大小不一、水印也不一样,其中必有一种是假护照。

原来,我和刘万珠 1996 年 9 月出国发的护照水印是长城,1997年初出国留学的李春红同学赶上国内更换了新版护照,他的护照水印是天安门,而且比我们的护照要小一些。我们只好解释一番,说一些好话。这时来了一位老警察,看了看我们不一样的护照,说他都见过,两版护照都在有效期限之内,可以上车。姜还是老的辣,见多识广。我们向他敬了一个礼,连声说道:谢谢!

当晚 20 时 12 分,我们抵达布列斯特,出火车站打车来到“白俄罗斯宾馆”。

一人一个标准间,还包括一顿免费早餐,每人 14 万白俄罗斯卢布,约合 4.4 元人民币。与明斯克的 3 人一间人均 210 多元人民币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在这儿就等于白住似的。从明斯克到布列斯特 300多公里的火车票,也是极为便宜,每张票价 10.26 万白俄罗斯卢布,才约合 3.2 元人民币。

500

布列斯特要塞纪念馆入口

2 月 5 日,户外最高气温 -2℃,天色依然灰蒙蒙的。上午 10 时许,我们打车来到布列斯特要塞。这一要塞始建于 19 世纪 30 年代初,坐落在穆哈维茨河、布格河的支流和人工渠道分割成的 4 个独立小岛上。中心岛屿堡垒建有环形封闭的坑道堡垒,长 1.8 公里,砖墙厚 2 米,通过桥梁与外界相连。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在要塞原址上建成的大型英雄群雕纪念馆。入口处是一面长方形的水泥墙和拱门,拱门上方是一个巨大的空心类似五角星形状。通过拱门后,走过一段长路,就进入要塞旧址区。用红砖砌成的壁垒、堡垒工事和坑道还保存着战争年月遗留下来的样子,残垣断壁,千疮百孔,置身其中给人阴森森的感觉,使人不禁联想到当年要塞保卫战的惨烈和悲壮。

500

布列斯特要塞坑道旧址

在一处破旧的半地下坑道残壁旁边立着一块黑色青铜标碑,上面刻有“1918 年 3 月 5 日苏维埃俄国与德国及其盟国在此签署《布列斯特和约》”俄文字样。这一和约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苏维埃俄国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机。也正是因为这一事件,布列斯特闻名于世。但和约签订后仅一年,1919 年波兰进占布列斯特,1920 年苏联重新夺回布列斯特,同年又被波兰占领。对此, 苏联一直耿耿于怀。1939 年,德国入侵波兰,苏联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条款,迫使已经占领布列斯特要塞的德军部队退出,要塞再次回归苏联版图,并以布格河作为纳粹德国和苏联边界。

1941 年 6 月 22 日星期天拂晓,德军第 2 装甲集群和第 12 军向布列斯特发起突然进攻,布列斯特要塞成为重中之重,苏联守军奋起抗击,由此揭开了苏联反对法西斯德国入侵的伟大卫国战争序幕。

当时,苏军从最高统帅部到边防部队都普遍轻信《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于德军进攻缺乏必要准备,一线部队尚未进入戒备状态。曾在进攻法国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第一个进入巴黎的德军第 12 军第 45 步兵师担负主攻布列斯特要塞的任务,它在战前周密侦察的基础上,在重炮、飞机猛烈突击的支援下,步兵、工程兵特种分队等先头部队快速渡过布格河。

苏军要塞守军共有 3000 多人,分散在几处防御工事独立作战,为了统一行动和指挥,成立了以大尉 N. 祖巴乔夫、团政委M. 福明为核心的要塞守卫司令部。苏军官兵依托要塞堡垒、壁垒、堑壕和地下室等工事,英勇顽强抗击德军一轮又一轮的猛烈攻击,还多次发起反冲击、夜间袭击,给德军第 45 步兵师造成很大伤亡。

500

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博物馆

紧张胶着的战斗持续到 6月28日,德军基本占领了布列斯特要塞,但仍有少数苏军幸存者在废墟和地下室坚持战斗,直到 7 月 23 日弹尽粮绝被迫突围,全部被俘。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苏军官兵在被围攻的艰难困苦条件下与德军鏖战 1 个多月,不仅牵制了德军部分兵力,迟滞了德军步兵进攻速度,而且成为苏联军民浴血抵御外侮的英雄象征。

战后,要塞进行了多次整修,先是将发掘出的 800 多具阵亡苏军官兵遗骸集中掩埋并建成无名烈士墓,1956 年在要塞原工程兵营房处建起布列斯特保卫战博物馆,1971 年 9月在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 30 周年时修建了“布列斯特要塞英雄”群雕。这些纪念雕塑多位于距要塞旧址区不远的中央广场上,有一座高 100 米的方尖纪念碑,还有一处象征胜利者的高 33.5 米、宽 50 米左右英雄战士雕像及纪念墙壁,燃烧的长明火位于广场中间的高台处。此外,在要塞的东北部还建有一座名为“渴”的战士卧姿雕塑。

500

面向波兰的要塞桥头堡

每一处雕塑都以简约的造型生动表现了当年要塞守卫者对敌人的满腔仇恨、对国家的无限忠诚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在我们参观期间,正好赶上长明火两侧的哨兵上岗执勤,三女一男哨兵持枪高抬腿、缓步走过无名烈士墓和方尖纪念碑,在哨位停步转身,肃穆而立,守卫着那些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民族尊严和神圣领土,守护着为国家、为人民牺牲的长眠英灵和不朽精神。

面向波兰的要塞桥头堡及其拱门保存基本完整,上面弹痕累累,出拱门过一座桥就几乎到了白俄罗斯与波兰的边界。桥头堡两侧是二层楼的红砖城墙和营房及博物馆,要塞内距城墙不远处还有一座残旧不全的教堂。博物馆里陈列有4000多件展品,反映了要塞历史及1941年保卫战的苦战状况,讲述了守卫官兵如何宁死不屈、英勇顽强、绝地战斗的悲壮感人故事。

500

要塞城堡之外的桥梁和河流

展品中有当年要塞保卫战时用过的苏军建制部队军旗、各种轻重武器、官兵们的衣物、水壶、 钢盔和照片等,还有先烈们写在墙上的遗言:“我们不会屈辱地死”“我将会死去,但决不投降”等。在教堂的墙壁上,也保留着“我们 3 个俄罗斯人,伊万诺夫、斯提潘契科夫和朱泰耶夫,我们守卫着这个教堂,我们宣誓决不投降。1941 年 7 月。”战士遗言。 

布列斯特要塞的旧址和大型群雕,其规模之大、气势之恢宏在白俄罗斯类似建筑中可谓居于首位。它对外免费开放,已成为白俄罗斯的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41 年要塞保卫战也成为一些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创作题材,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有 1955 年的《布格河上的要塞》、1957 年的《布列斯特要塞》、1959 年的《布列斯特要塞的英雄们》等,电影有 2010 年《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又称《布列斯特要塞》)。

布列斯特的另一个著名之地,就是别洛韦日国家森林公园。1991 年 12 月 8 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这几个苏联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叶利钦、克拉夫丘克、舒什克维奇在布列斯特的别洛韦日公园签署了成立独联体的《别洛韦日协议》,正式宣告苏联不复存在,成为震惊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让布列斯特再次名噪一时。公园占地 14 多万公顷,是欧洲最大的原始森林保护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还有苏联在 20 世纪 50 年代修建的一些国家领导人别墅,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文化遗产。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郝智慧,祖籍内蒙古赤峰、出生于辽宁大连。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研究员,居住于北京海淀。1996年9月至1999年6月在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留学,2006年8月至2008年12月在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工作。

主要研究国家安全战略、军事战略、世界智库和俄罗斯军队等问题,出版有《邓小平军事生涯》(专著)、《和平之路:国民党军重大起义纪实》(合著)、《战略学》(合著)和主编《新中国周边大事纪实》、2014年以来的年度《世界智库战略观察报告》等书。

《我在伏龙芝学军事》由现代出版社出版发行,本文转发自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