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潮开启,这11个城市比北上广深压力更大

500

文丨西部菌

随着复工潮开启,流动人口返程,企业陆续开工,疫情防控正式进入下半场。

人口流动,带来新的防控压力。湖北之外,哪些省份首当其冲?官方人士日前表示,浙江、广东、河南都是人口大省,人员流动性大,复工以后带来的疫情压力是相当重的。

具体到各个城市呢,哪些地区要重点留意?

01

毫无疑问,那些流动人口占比很大的城市,会面临巨大的输入压力,地方要在稳经济和防疫情之间做好平衡。

这样的城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全国或者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另一类是沿海产业较发达、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地级市。

比如2月10日复工第一天,有平台的人口迁移地图显示,十大热门人口迁入城市,分别是东莞、深圳、广州、上海、北京、长沙、佛山、成都、苏州和厦门。

500

来源:网络

四大一线城市,成都和长沙两大省会,计划单列市厦门,加上东莞、佛山和苏州三大明星地级市。总体来说,人口流入情况和疫情防控压力,正相关的关联度相当高。

比如深圳的外来人口占比高达65%,而深圳截止2月11日的确诊人数,达到375人,另外北京、上海和广州的数量,也都突破了300大关。

这些城市在确诊人数已经高企的情况下,复工潮带来的输入压力,会进一步叠加。

当然,同样处在珠三角城市群内,同样是热门的人口迁入地,东莞、佛山和广州、深圳的情况又不一样。比如东莞的外来人口占比超40%,目前确诊人数为62。

这说明流动人口是影响疫情压力的重要因素,但远不是唯一因素,人口的地域构成、地方的响应速度等,都是重要的原因。

不过话说回来,哪怕东莞、佛山、苏州等地病例较少,接下来的复工潮,同样会带来联防联控的巨大压力,切不可掉以轻心。

02

湖北之外,上述外来人口大量聚集的中心城市和超级地级市,尤其是确诊人数多的地区,受到广泛关注。

不过西部菌今天不打算展开多说。因为这些城市的应对能力,总体还是较强的,稳定的经济韧性,丰富的医疗资源,等等。相对来说,那些情况突出的非中心城市,更需要重点关注。

具体包括哪些呢?

西部菌以2月11日为时间点,对各省市进行了梳理。其中湖北之外,至少两个及两个以上城市破百例的省份,分别是:

安徽  合肥150  蚌埠134  阜阳132

广东  深圳375  广州317

河南  信阳228  南阳136  郑州132  驻马店126

湖南  长沙219  岳阳134

江西  南昌195  上饶111  新余110  九江101

浙江  温州474  杭州157  宁波151  台州143

其中非中心城市的普通地级市,共有11个,分别是蚌埠、阜阳、信阳、南阳、驻马店、岳阳、上饶、新余、九江、温州、台州。

除了广东和浙江以外,其他都是和湖北接壤的省份。比如河南的信阳和南阳,江西的九江都毗邻湖北,它们眼前的疫情已经比较严重,接下来复工潮还会继续增压。

500

来源:网络

浙江温州,虽然没有和湖北接壤,但却是人口流动性极高的城市。迁入的外来人口,外流的温州人,数量都不小,活跃的温商和当地繁荣的民营经济,正是依赖于这种流动性。

温州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武汉经商、就学、务工的人有 18 万人。所以温州成为湖北之外,确诊人数最多的城市,复工潮开启后的压力可想而知。

03

为了更直观地分析上述11个城市的防控压力,西部菌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梳理,具体如下:

500

先看经济状况。11个城市中,GDP最高的是温州,2018年为6006.2亿,和2019年刚刚破万亿的地级市佛山,包括东莞,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温州之外,排第二的台州,只有4874.67亿;南阳3566.77亿,岳阳3411.01亿。其他7个城市都不到3000亿,像新余甚至只有1027.34亿元,整个城市相当迷你。

经济体量不够,发展水平不高,至少会带来两大直接难题:第一,疫情防控的财政压力和医疗资源负担会相当重,大大影响应对能力,湖北黄冈是典型例子。

第二,复工潮带来的诸输入压力,会迫使它们采取严格的复工审核,限制开工,原本相对单一、薄弱的经济结构,会面临更大的挑战,经济抗风险能力不足会被放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述11个城市2018年的GDP增速,全都相当亮眼。最低的南阳,也有7.2%,另外有8个城市破8.0%,安徽阜阳和江西上饶2个城市破9.0%。

停工停产状态下,不说全年,至少2020年一季度的数据,会受到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安徽阜阳、江西新余这种中小城市,一边是破百例的防治压力,一边是尚待提高的经济水平。

04

人口方面,温州是最特殊的一个,它几乎是唯一人口净流入的城市,且925万的常住人口数量,比户籍人口要高出一百万左右。

温州以外,其他绝大部分城市都是净流出状态。最典型的是河南南阳和安徽阜阳,前者的户籍总人口为1198.07万,后者的户籍人口同样达到1070.8万。

随着复工潮开启,相对于流动人口大量返程的城市,净流出是不是意味着压力更小呢?当然不是。

首先,站在热门迁入城市的角度看,复工潮带来的防控压力,会让它们加大对重点感染地区的排查。这种管控压力会传导到流出地,倒逼流出城市投入更大精力治理。

500

来源:网络

更重要的是,上述城市原本就拥有大量人口。人多,意味着防治成本高;人均财政和医疗资源低。

比如和湖北接壤的南阳,常住人口数早就突破了千万;另外情况严重的温州,常住人口数量同样逼近千万大关。

而且,像南阳、阜阳、驻马店等城市,虽然户籍人口远超常住人口。但春节期间,一些外出务工的人员已经返乡,所以现在聚集的人口总量,可能更接近户籍人口数量。别的不说,光口罩消耗,都是不小的成本。

至于新余这种GDP体量小,常住人口只有118.67的城市,同样值得重点留意。因为在如此低的人口数量下,它的确诊人数却已经破百,说明应对能力明显不足。

05

再看医疗资源。医疗机构、床位、执业医师、三甲医院数量,都是衡量一座城市医疗实力的重要参照。

以三甲医院数量为例。上述11个城市中,温州最高,三甲医院有8家,它和温州的经济实力以及人口体量还比较匹配,多少也提高了防治的能力。

500

江西九江在GDP只有2700.19亿、人口489.68万的情况下,坐拥九江第一、第三、第五人民医院等7家三甲医院,估计让不少人意外。当然,它是江西中南昌和赣州之外的第三城。

不过除了温州和九江之外,其他城市的三甲医院数量,都比较匮乏了。

比如千万人口的南阳只有4家,户籍人口逼近900万的信阳,只有可怜的1家;户籍人口805.18万的驻马店,还是在2018年才破0。

在谈论城市综合实力时,提到医疗资源短板城市,很多人都会想到深圳。在医疗和教育的硬件方面,它的确不如一些二线城市,不过和上述城市比,依旧是绰绰有余。

目前深圳的三甲医院数量,也达到了23家。如果按照人口体量换算成服务压力,平均每家医院服务的人口数,要远远低于上述地级市。至于财力、治理水平的对比,更无需多说。

500

来源:国民经略

这正是西部菌此次重点关注11个地级市的原因。像温州,好歹收获了不少关注和援助,自身的经济条件也不算差。其他10个城市,当前难免有些“灯下黑”的处境。

而且从地理分布上看,它们一方面毗邻湖北,另一方面又远离核心城市群。由此导致,向周边地区寻求援助救济的机会小一些。种种压力,会在复工潮到来后不断叠加。

对这些被忽视的地区,显然还得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和资源,帮助它们早日度过难关。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