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人的焦虑症和饥饿性格

焦虑是全世界的问题,是人类在与环境斗争和生存适应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基本情绪。但是,由于中国人普遍进取心、攀比心强,焦虑相对或许会更多一些。中国变化背后的动力,或许就有焦虑成分的存在。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调查显示,目前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患精神障碍疾病,估计全国有5000万以上的焦虑症患者。似乎中国人普遍都在焦虑,每个人有每个人焦虑的原因。而如今的焦虑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来得容易,来的更没有理由。焦虑似乎正在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心理现象。

500

从历史沿革看,中国人的整体性普遍焦虑情绪出现在晚清。晚清之前,中国人是没有这个焦虑的。因为那时候的中国,是东亚文明圈的绝对领先者,即使有时候军力不领先,但是文化绝对是领先的。因此,中国人有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比如:“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再如:“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当然只要是人必定会有焦虑的事情,但是,中国人没有为“我们的文化落后”而焦虑,因为上到士大夫,下到贩夫走卒,都知道我们中华上国是礼仪之邦,圣人教化的地方,文化是领先的。但当西方的坚船利炮势如破竹地撞开了中国的大门。只是船坚炮利也罢了,我们越来越发现,西方的文化也非常强大,它们似乎全面超越了中国。在这种局势下,中国人非常焦虑。不论是洋务派,还是革命派,所有人都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急迫,“救亡”的焦躁。这是自中国近代以来从历史脉络我们能寻找到国人集体焦虑的根源和开始。

从个人的角度看,焦虑往往来自工作、生活、家庭和学习等方面与自己期望值的落差。落差越大,焦虑越大。多数人是为金钱而焦虑,比如工资与房价之间的落差、穷人与富人之间的落差、百万富翁与亿万富翁间的落差,再加上“定个小目标,先挣它一个亿”之类的言论对许多人造成的心理落差。婚姻中的人为感情而焦虑,有些人一边在外寻找刺激一边担心配偶出轨。而且,心理学研究发现,焦虑这种情绪很容易在目标上转向,也就是说,你本来是因为这个事情焦虑,但是不知怎么,就变成对另一个事情焦虑了。比如,对孩子高考很焦虑的母亲,也许真正让她焦虑的事情,是老公有外遇。但是,她不敢面对老公外遇的事情,于是焦虑就转了向,变成了对孩子的过度焦虑。假如她本来对孩子高考有五十分的焦虑,对老公外遇有七十分的焦虑,现在她对孩子高考,就有了一百二十分的焦虑。

从国人的性格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下文读读英国金融时报:中国人的饥饿性格。

500

焦虑对个人身心健康的危害不言而喻。所有人的焦虑情绪从轻到重分为4个层次:先是身体紧张,常觉得无法放松,习惯于眉头紧锁;然后爱出汗、眩晕、呼吸急促、老想去大小便;之后就会对未来产生莫名的担心,如担心工作和健康;最后发展到对周围环境的微妙变化和别人的言行都充满了警觉。焦虑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不可小窥,如果焦虑大面积、持续地扩散,其危害又是巨大的,特别是当焦虑和社会不公正、机会不平等高度关联时,它就会成为动摇稳定的力量。当然这个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从医学角度讲,彻底根治焦虑是不可能的事,但我们可以试着放松自己,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读读下文:

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但加州时间并没有变慢。

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

有人25岁就当上CEO,却在50岁去世。

也有人迟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90岁。

有人依然单身, 同时也有人已婚。

奥巴马55岁就退休, 川建国同志70岁才开始当总统。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

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

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

所以,放轻松。

你没有落后。

你没有领先。

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自己的时区里,

一切都准时。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