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都吃肉,恐龙也分个“三六九等”
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测量大量食肉类恐龙的头骨,发现食肉类恐龙大致能划分为大型食肉恐龙、小型食肉恐龙和杂食性恐龙三个类群。
图中展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食肉恐龙,大型食肉恐龙、小型食肉恐龙以及杂食性恐龙。
有个关于恐龙的大疑问——似乎大多数恐龙都吃肉!然而根据我们现在对动物的研究,食物金字塔应该是以植物为基石,其上方是食草动物,顶端才是食肉动物。
近日,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科学家发表在《古生物学》杂志或许可以解开部分疑惑,他们发现,许多兽脚亚目的食肉类恐龙通过特化拓宽了它们的食物种类。
恐龙界也存在着“大龙吃小龙”的残酷关系。
像异特龙和霸王龙这样的大型食肉恐龙,会捕食其它恐龙。也有很多小型食肉恐龙可能会以蜥蜴和哺乳动物为食,而有的兽脚亚目恐龙则进化成了“素食龙”。
这项研究是Joep Schaeffer在布里斯托大学攻读古生物学理学硕士期间的部分工作,他说:“我在研究中测了大大小小83种兽脚亚目恐龙的下颚和牙齿参数。”
异特龙
主导这项研究的Emily Rayfield教授补充说:“我们想通过这些参数尽可能地描述恐龙的下颌和牙齿形状。如果所有食肉恐龙的捕食方式和食物来源都相同的话,它们之间会存在许多竞争。”
Mike Benton教授也参与了这项研究,他说:“计算方法的选择也有一些疑问。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所有单独的测量参数混在一起,也可以测量一个参照,并在边缘进行标记,进而画出下巴和牙齿的形状。”研究人员Tom Stubbs博士补充说:“这类研究能够得到大量信息,我们从很多完好的化石标本中获得了翔实的数据。
“龙中之龙”霸王龙
虽然数据分析方法多种多样,但我们发现,不管用哪种方法得出的结果都是相同的——霸王龙和其它的兽脚亚目恐龙完全不同,兽脚亚目的恐龙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
研究人员根据分析结果将这些恐龙划分为了三个类群:大型食肉恐龙、小型食肉恐龙和杂食类恐龙。
手盗龙会追捕能快速移动的猎物。
霸王龙这样的暴龙非常独特,相比其它兽脚亚目的恐龙,它们的下颌更深且牙齿更有力,这显然是为捕食大型猎物而进化出的特殊形态。
另外一项重要的发现是,兽脚亚目下属的手盗龙类恐龙(与鸟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类恐龙)的颌骨形状变化最大。这足以看出它们的功能多样性最高。Joep补充道:“霸王龙擅长用它们巨大下颚来捕食猎物,因此它们都有着同款下颌和牙齿。
但是手盗龙类恐龙的小型猎物很宽泛,可能包含了小型恐龙、早期哺乳类、蜥蜴甚至是一些大而肥美的昆虫。
有的恐龙进化成了“素食龙”。
这使得它们进化出了更为多样的颌骨和牙齿。虽然大多数手盗龙可能会继续在地面上捕食,但有的手盗龙也可能会专门到树上捕食,以及去追捕能快速移动的猎物。”
◎编译 |攀汗
◎审稿 |三水
◎责编 |雷鑫宇
◎期刊来源 | 《古生物学》
◎期刊编号:0031-0239
◎原文链接: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9-11/uob-ddo110119.php
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