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做噩梦?科学家教你操控梦境

“上班迟到”“考试发挥失常”的负面场景萦绕于脑海,随之一身冷汗地惊醒——相信这种做噩梦的体验,每个人都曾经历。常做噩梦,怎么破?

在一项近日发表于《当代生物学》杂志的最新研究中,来自瑞士日内瓦大学的研究团队介绍了一种减少噩梦频率、使梦境更加积极的“声音疗法”…… 

为什么做噩梦?

做梦是人生中最普遍也最正常的经历。人的睡眠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即快速眼动阶段(REM)和非快速眼动阶段(NREM)。噩梦往往出现于前一时期,往往伴随着强烈的负面情绪,一些涉及侵略、冲突和失败的场景和想法(比如,很多人会梦到“被追逐”“高空坠落”“掉牙”)会反复在脑海闪现,并引起做梦者恐惧、愤怒和悲伤的情绪。据统计,大约4%的成年人在一周内做噩梦的次数大于1次。人为什么会做噩梦?神经学家认为,人在睡眠时脑电频率加快,交感神经过于兴奋,是噩梦出现的主要诱因。另外也有一部分研究指出,噩梦可能与一些精神性疾病相关,比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痴呆症、帕金森……由日内瓦大学睡眠实验室的Lampros Perogamvros教授领导的同一研究团队曾在过往研究中指出,噩梦的目的,在于为人们白天的清醒生活做准备。比如,他们发现,一个人在梦中感到(适度)恐惧的时间越长,在现实中经历恐惧后,大脑中控制该情绪的区域(岛叶、扣带皮层和杏仁核)激活程度就越低。这意味着,做梦能帮人提前适应现实中的恐惧。然而,一旦梦中的负面情绪“超标”,或同一梦魇反复出现,它也可能发展为噩梦障碍(ND),并严重扰乱一个人的社交、工作和生活。若不及时治疗,ND将持续数十年。

声音刺激减少噩梦

过去,经历噩梦障碍的患者通常采取意向排练疗法——回忆并记录你的噩梦梦境,并将其改写,重构为一个更积极、快乐的版本,白天在脑海中反复预演。(比如,如果你梦到在一月黑风高的夜晚,被野兽追逐。改写的场景则可以是:在天朗气清的白天,你可爱的小狗正跟在身后奔跑。)然而,这一方法虽被证实有效,但对部分患者疗效缓慢。此次,研究者尝试用声音对意向排练疗法进行改进,以操控人们梦中的情绪。Lampros Perogamvros和同事邀请了36名已经接受意向排练疗法的患者参与实验。患者中有一半不再接受额外治疗,作为对照组;另一半在白天排练时,会听到一个类似“旁白”的声音叙述重构的积极情节,将梦境与听觉相关联。两组志愿者都接受为期2周的治疗。第二组志愿者每晚睡觉时都会佩戴无线头带,头带则在其快速眼动睡眠期间,反复播放白天他们听到的声音。两周过后,研究发现,两组人做噩梦的频率都有所降低。但相较于对照组,第二组在做梦时明显感受到更多的积极情绪,且在声音的引导下,疗效更为长久——3个月后,他们噩梦仍在持续减少。 “对于我们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来说,这些发现无疑是睡眠研究和新疗法开发的新希望。”Perogamvros表示。

参考资料

https://www.cell.com/current-biology/fulltext/S0960-9822(22)01477-4?_returnURL=https%3A%2F%2Flinkinghub.elsevier.com%2Fretrieve%2Fpii%2FS0960982222014774%3Fshowall%3Dtrue#secsectitle0025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2-10-scientists-ease-nightmares-emotions.html

往期精彩回顾

|科学研究:青少年熬夜更易产生反社会行为,还会延缓大脑发育|理讨,甄嬛真的能用蝴蝶复宠吗?

|爱熬夜的人更聪明?事实是……|丰收图里你没注意的可怕秘密:粮食原本都会逃跑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