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永远的红色娘子军

今年的国庆特意坐高铁去剧院看了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一直想记录一些零碎的感想,可是十月份一直很忙就耽搁了,现在想补上。

500

由于是出于一种情怀去看的,演出结束以后,我也不知道该说好看还是不好看,不过心理上确实被触动了,现场掌声雷动。

500

先说这次演出本身,整体来说还是很值得一看。但是有几点实在影响到了演出效果。首先,演员人数实在太少了。了解的人都知道,红色娘子军是大型芭蕾舞剧,需要众多舞蹈演员,很多大场面的情景人太少那个气势完全就没有了。当然,我也能理解,中芭的舞蹈演员有限,每场演出都要照原规模那样可能确实办不到。其次是音乐。红色娘子军的交响乐大气磅礴,气势恢弘,感染力极强。可能这部作品诞生的年代比较不让后人喜欢,一些人总说当年所有人跟打了鸡血似的。这种言论可能影响到了这部交响乐后来重新的编曲,节奏放慢,气势减弱,至少我在现场听的音乐是这样。这就感觉本来应该摧枯拉朽的力量变成了打喷嚏...至于很多人说不如什么原版有革命激情,我觉得这个真的不能为难舞蹈演员,时代不一样了,这部舞剧现在还能坚持演下来已经不容易,不能这样比。

再来说说我对红色娘子军的认识历程。作为一名九零后,这部作品对我而言一直都是只闻其名,基本没从任何渠道看过,就算小时候不经意看过部分片段,也没有什么印象。第一次完整看这部作品还是大学毕业之后,当时刷到了一部法国喜剧的片段,里面有一段卡门式的娘子军,感觉挺有意思就搜了70版的舞剧电影,从心底被震撼了。后来又去搜了谢晋导演的同名电影,出乎意料地好看。也是从那时起开始对红色题材的作品感兴趣,陆续看了很多。

这部作品的内容有几点非常值得讨论。比如男女主角的感情戏,谢晋导演的电影和芭蕾舞剧的处理是不同的。根据前者的女主角祝希娟回忆,谢晋导演的构想是让洪常青和吴琼花发展成为爱情关系,电影的完整版里有一段是琼花送槟郎给洪常青的情节,据说这是当时海南男女之间表达爱情的民俗。可是后来领导不同意,虽然谢晋导演坚持不肯不退让,这一段还是删了,男女主角最终没有很明显的爱情线,导演非常痛心。但是有一些小细节可以让人脑补,例如男女主角对视的眼神、琼花一直留着洪常青给的四枚钱币等等。而芭蕾舞剧中,洪常青一直到牺牲都完全是琼花的领路人。我觉得舞剧的这种处理方式更打动人。以琼花被缴枪批评这一段为例:连长批评她,她心里不服气;洪常青教育她,她听进去了。如果主角有爱情线,容易让人感觉琼花是因为男女私情才听得进洪常青的教育,而不是因为洪常青的思想觉悟比连长高,用吴琼花可以理解的方式教导她,提升她的认知,最终让她心服口服。如果双方是爱情线,处理不好很容易削弱洪常青作为领路人的作用,使琼花的形象受到影响。所以我更喜欢舞剧。不过,零几年红色娘子军拍了电视剧,殷桃主演。不止男女主角有了爱情线,还有三角恋四角恋...

现在的舞剧中,琼花反思的时候,黑板上的题字是组织纪律四个字,与原版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时代变迁的反映。最后,致敬永远的红色娘子军------向前进!向前进!我们战士责任重,奴隶要翻身!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