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脱单之间,只差一个“恋爱话术”APP

500

作者:商陆

出品:百略网

根据民政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成年单身人口已经超过2亿,平均结婚年龄27岁,在一线城市更是推迟到了30岁。单身群体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带火了“单身经济” 。

目前商家们为单身贵族们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致力于解决单身群体的生活需求,淘宝上1.6L迷你电饭煲、2L小型微波炉就是其中的代表。据天猫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0年中人们的日用品在集体变小、功能更细分,其中迷你微波炉的销量增长了970%、迷你洗衣机的销量增长了630%、一人份火锅的销量增了200%……

第二种则是盯上了单身群体的脱单需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把红娘搬到线上的百合佳缘集团,利用大数据、AI等新技术给红娘这一传统职业注入了新的血液。

另外,同样是盯上了单身群体的脱单需求,除了有人选择改造传统行业之外,还有人选择了另辟蹊径。

1

脱单救星

关于脱单有网友讲过这样一个段子,“为什么要找对象?是游戏不好玩?还是手机没电了?”

一番自嘲背后的现实是,大部分人在这两者和脱单面前做选择时还是会坚定地选择后者的。而有些人平日里不擅长社交,遇到喜欢的人说话就语无伦次了,甚至一张嘴就是“直言直语”,常常在不知不觉之中得罪人,这样的人交朋友都很难更别提脱单了。就连在占据全网智商高地的知乎,也有很多用户被此困扰。

500

于是就有很多精明的商家盯上了这群有需求的人,推出了众多教你恋爱话术的 APP 。

500

其实在各大软件商城中话术类的 APP 有不少,“高情商沟通”“聊天话术”....不少都有几十万、几百万的下载量。

以 OPPO 自带的软件商城为例,此类 APP 中下载量最高的叫做“恋爱话术”,下载量达到了150万次,在其他应用商城中下载量最多一款的达到了298万次。

而在苹果应用商店,有一款与其类似的 APP “恋爱话术—尬聊救星”,其下载量则排在付费榜的第二名。从评分上看这些 APP 多数都在4分以上,评论区里也是一片和谐。

尽管已经有上百万人用过,评分也很高,但是这个APP 还是有些出我的意料,它的界面设计实在是有些“复古”。

500

不过界面倒是次要的,能帮上忙就行。如图所示,这个 APP 主要的功能就是教你话术和提供实战教学。

这个话术案例里面就是根据一些特定的场景所设定的话术,多数以男性搭讪女性为主。

500

500

另外该分类下只能显示五个案例,如果想查看更多只能付费。而且这些场景都是事先设定好的,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怎么办?

或许是为了应对我所担心的突发情况吧,开发者在案例上边设置了搜索的功能,但是这个功能也是需要付费的。

500 

150万人下载,按最低的39.9元算,这可是个千万规模的生意。

500

500

还好我没头脑一热就充了VIP,不过有些网友就没这么幸运了。

根据北京青年报的报道显示,一名曾经使用过此类恋爱话术软件”的男性网友就遇到过不愉快的经历,“当时我就翻了翻,在使用之前就弹出了一个窗口,要求我购买VIP服务才能继续查看。我当时犹豫过,可是看软件里一直说每天更新了多少不同的话术,就花了199元买了VIP服务。”

购买服务后,这名网友看到了此前被隐藏的话术,但感觉并没有比之前公开展示的话术高明。“几天之后,软件又提醒我可以购买老师的视频教程,这个教程收费300多元,我觉得太贵就没买。”

今年8月,该网友在试图追一名女生时,使用了软件推荐的话术,“当时她发一条,我就输入到软件里,看推荐的答案,因为有时会有多个推荐答案,我就得花一些时间去选,结果女生问我是不是心不在焉,反而把聊天搞的更尴尬了。”

在试过几次软件推荐的话术后,发现这些话术并不靠谱,有一次甚至用了话术,反而把女生惹生气了。“当时差一点就闹到分手了,自从那之后,我就再也没用过这款软件,都是把我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反而一切进展得很顺利。”


2

下一个PUA?

值得注意的是,PUA 最初宣传的就是帮助用户“提高与异性沟通的能力,完善情商”,和“恋爱话术”们最初的起点都是一样的,而PUA最后却演变成了“泡学”。

此前江苏警方就曾对
PUA 做出过严厉打击,据江苏警方透露,这些 PUA
教程以自杀鼓励、宠物养成、疯狂榨取为卖点,突破道德底线,把女性直接称之为猎物、宠物,或教唆伪装成成功人士诱惑涉世不深女性以骗取财物,或传授如何暴力征服让女性崩溃,或传授如何让女性失去理性,甚至不惜自杀。

500

嫌疑人在接受调查

PUA 从最初的搭讪逐步扩大到两性交往的全流程,过程中出现了受害者被骗财骗色甚至自杀的现象,学员们眼中“救星”就这样成了社会的毒瘤。此外,一些导师表面上是在传授 PUA 教程,实际上却是在从事传播淫秽色情信息、诈骗、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活动。

而“恋爱话术”们的发展方向一旦向 PUA 靠拢,其危害将会更大。

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 PUA 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在微信等社交软件上面打广告为主,学员可以选择线上买课也可以选择参加线下培训。

而“恋爱话术”们的传播途径则遍及全网,通过手机中的应用商店,百度搜索均可下载。虽然 PUA 随着不断发展在传播方式上也采取了一些新的方式,在闲鱼上搜索把妹、撩妹等关键词会出现大量类似把妹攻略的内容,但即便如此 PUA 所能触及到的人群也远远没有“恋爱话术”们多。

500

其次,对 PUA 有意向的用户和最终使用者都是成年人,而“恋爱话术”们已经把手伸向了未成年人。

在苹果 APPstore 中,“恋爱话术”类的App按年龄分级可分为4+、9+、12+和17+等多个不同的级别。 一款名为“约会聊天技巧”的APP年龄分级为4+,它的宣传语是这样的“这里有专业的指导团队,心理学专家,轻松捕获女神的心,让你三天追到女神”。

而在另一款年龄分级为9+的软件中,除了为男性用户提供了“这样聊女生才喜欢”等内容外,还向女性用户提供了“小魔女教你谈恋爱”、“教你看懂男人心”等内容。

成年人受害之后尚且知道报案,但这些孩子们恐怕只有等被父母发现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触及人群广且不分年龄、性别,一旦“恋爱话术”们的发展方向出了问题,其危害可想而知。

另外,一些 PUA 培训机构也不断与时俱进,纷纷推出了自己的 APP 。

例如中国最大的 PUA 机构浪迹教育,他们在被查封之前就已经推出了自己的 APP ,玩起了新零售中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套路,目前这款应用已经无法打开。

500

3

交不完的智商税?

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多教人提高情商,学习聊天技巧的“恋爱话术App”存在呢?甚至在已经有数家媒体揭露 PUA 的种种危害,警方也出手整治过,依然挡不住大家做这笔生意热情呢?

500

在《奇葩大会》中周峻纬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个现象,“男性群体中有一部分人患有两性情感交流障碍,他们渴望爱与被爱,渴望异性的关注,但是他们做不到,于是他们学习了 PUA 。”

也就是说,这类不看似荒唐的产品,其实是依附于用户的真实需求才存在的。

从技术上看,这类产品和互联网算命差不多,背后都是机器在回答你。但是论数据储备和技术能力,这类产品那个能和有6.6亿用户,创下过29小时33分钟最长对话记录的微软小冰相比?

即便是微软小冰现在和人类对话时,还会时不时地让人感觉尴尬,这些宣称有几万条数据的产品又能为用户带来多少帮助呢?

花钱解决了需求,那叫消费;解决不了需求,只能算交税。

4

结语

实际上这些产品里那些所谓的技巧,更多的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恋爱技能缺乏,聊天技能缺乏”更多的是商家们贩卖的一种焦虑,只要你不过分焦虑,他们就割不到你的头上。

当然,考虑到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真的不擅表达,也不会聊天的“直男直女”们存在这种需求。但他们应该做的不是把心思全放在钻研所谓的技巧上,甚至取得进步后还把这当成炫耀的资本,而是像北京青年报提到的那位网友一样,不用套路换真实,而是用“真实”换真实。

其实不管是交朋友还是脱单,真实的人来人往永远胜过虚假的数据。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