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就因为是中国,《Nature》说我种树都有错???

两天之前,在学术界非常有名的期刊《Nature》的官网上发布了一篇“新闻”报道,我认为它的观点并不是很客观,论证也并不如何妥当,整体论调比较偏颇。报道对于中国的植树造林运动表示了部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比较大的质疑。其核心观点认为,在中国的植树造林可能会加剧水资源的短缺。

500

在深入讨论这篇报道的严谨性和时效性之前,我们先认真地查看一下这位作者的学术背景,毕竟咱们也知道《Nature》上面的文章,是不太好反驳的。万一遇到学术界大佬,被按在地上摩擦简直不要太轻松。然后,我根据作者在Nature上留下的信息查了查,居然是新闻、天文、空间物理,既然这样,那我就有数了。

咱们直接看内容吧,在这篇报道开篇,作者部分肯定了我国植树的成绩,说树木阻挡了沙漠化。但话锋一转就说很多非原生植物被用于沙漠绿化,还说有科学家担心这样的种植会加剧水资源短缺。甚至引用了牛津大学地理学家的言论,说这个主意不错,但是在沙漠中种树是愚蠢的。

500

这个问题该怎么说呢?如果单纯从学术观点来讲,我肯定也非常反对一刀切地种植树木来抵抗沙漠化,因为我知道这并不符合生态的自然规律。但是,问题在于现在我们并没有这样做,作者的说法完全是自己竖起靶子自己来打。

这个问题说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在论证上面比较麻烦。那么咱们远的不说,就从稍微近一点的1957年讲起吧。那一年国家通过了水土保持暂行纲要(已失效),当年就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的要求。也就是说,早在几十年前,我国的绿化方针就不是一刀切的植树,而是相对比较科学的“宜林宜草”(这个口号提出较晚,但类似)。唯一的问题就是,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

在这些问题上,咱们国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确实走过一些弯路。写到这里,我猜肯定有人要黑一波三北防护林了。当年三北初建的时候,曾经树种比较单一,有历史局限性。杨树种了太多、太密,在今天看来并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路。但当年也不是只种了树,还有别的。

当年最为紧迫的问题是固沙,这个任务如果完不成,那就是沙进人退。杨树虽然在今天看来比较费水,但当年确实结合其他植物(比如草)一起把沙制住了。今天再讲当年要是徐徐图之的话如何如何,毫无意义。今时今日我们敢于徐徐图之是因为咱们有国力,有科技,有底气;而当年的治沙固沙,用可歌可泣来形容绝不为过。

况且,那都是上世纪的事情了,我国在发现问题之后很快就做了退化林分的部署,直至今日三北防护林体系依旧发挥着不小的作用。

所以说,单把种树拿出来讲显然是不合理的,毕竟我们从来就没有搞过所谓的一刀切,走的一直是“乔、灌、草”相结合的道路,最多也就是中下层在具体施行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实践方面的问题。

500

更具体的咱们还可以参见2002年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充分指示了关于因地制宜、恢复原生植被等若干方针。换句话说,文章作者指出的问题,咱们自己都在源头上做了预防,而作者2019年还把这个写成新闻,至少也是个拾人牙慧。而新闻,讲究的就是时效性,不然为什么叫news呢。

​当然,原文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也借我国高层和学者之口讲述了一些“替代方案”。但正如之前所讲,这都是非常老掉牙的事情了。不说我国最前沿的科研工作者,网上随便问问红柳、梭梭树,都知道是用来治沙的,而这些就是典型的灌木(或小乔木)。读到这里,相信不少网友已经生出一种我也能发《Nature》的感觉。是啊,这些内容也就是路人甲的水平。

500

如果仅仅是这样,这篇报道也上不了《Nature》,而我也顶多只是不喜而已,谈不上多大反感。但是它还错误引用数据,妄图制造我国绿化加深与干旱加重之间的联系。

500

这一方面,就真的非常讨厌了。客观上讲,树必然要耗掉一部分水,这是谁也无法否定的事实,我国确实有部分地区在变干,这也是事实。但大面积的干旱是由植树造林引起的么?这种论调不仅缺乏因果性的证据,连相关性的证据也非常匮乏。作者说我们植树造林把水资源弄短缺了,把国家搞干旱了,那欧美没我们绿化做得好,难道就不干旱了么?欧美也干旱啊。干旱是全球问题,怎么就到我们家变成了植树造成的呢?这个逻辑讲不通吧。

而且作者引用的文献和他的论述,存在着众多不协调。比如他用来论述我国越来越干燥的文献中就有明确的表述,认为近年来国内干旱问题与东亚夏季风减弱有关,丝毫没提植树造林的事情。也就是说,干旱本身确实存在,论文也没有讲和植树造林有关,这个新闻的作者非要把两件事捏在一起,造个大新闻。这种观点根本站不住脚嘛。

这就像是说海盗数量减少可能导致全球变暖一样,只能当个玩笑而已。但《Nature》偏偏把它当回事一样发到官网上,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