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鼠妊娠”的研究被骂反人类,这令我很痛心

感觉不少网友还是对科研缺乏了解。这样,咱讲讲实验伦理学,从根源上聊聊这个实验是不是反人类。

其实实验伦理学早期只包含对人类研究的伦理问题,也就近百十来年才逐渐看重动物福利。毕竟文明进步了嘛,要显得更高端一点。动物这方面国际上比较认同3R原则,也就是实验动物的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和优化(Refinement)。简而言之,就是不增加非必要伤害,但这里的“替代”很有意思。

如果按照部分网友的逻辑,众生必须平等,鼠命、犬命、猴命都一样,稍微极端一点的还会把动物的命等价于人。但是,问题在于,学术界认为实验动物存在高下之分,能用低等级动物尽量不用高等级。所以实验伦理学的实质不是平等,而是以人类为核心的悲悯和尊重。

使用实验动物,是为了让人类生活更好,很多牺牲不可避免,我们感激它们的奉献,并将带着这份感激继续研究。虽然很多实验确实会令实验动物感到痛苦,但痛苦与否并非反人类的标准。

我们研究中常用到各种人工制造的标准病鼠,比如痛风、帕金森、免疫缺陷……咱就说痛风鼠,生活能舒服么,想必不能。还有各种脑科学相关实验,常用电刺激,那天天挨几下能舒服么,想必也不能。

所以说,这个实验动物,它和人不能等价。不能想着这个实验放在人身上会如何,来判断它是不是反人类。毕竟实验动物,只是实验动物。

我们判断它是否人道的标准,只有必要性。当我们设计了一个实验,尽量使用低等级实验动物,尽量减少它们受到的痛苦,尽量减少实验样本,就已经很人道了。如果不让小鼠经历这些就不能完成研究,那么即便这很令人难过,也只能让它们受委屈。

有时也能理解网友,突然看到了这么一个实验,直观感觉很难接受,也算人之常情,这个我也不知如何劝慰。只是如果我们认真思考现在的生活,我们使用的药剂,包括疫苗,哪种不是建立在实验动物的牺牲之上。那些因为过敏去世的小鼠,因为毒性去世的小鼠,很多走得也并不安详。我们在享受了现代化科学研究成功的同时,固然可以提高精神文明需求,但这方面,大家其实都一样,还是不要吃饭砸锅的好。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