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搭上货车,与三千万无名司机大军同行
无名英雄
据一位交通行业的资深人士说,清晨五点左右是中国高速公路上最危险的时刻。危险主要来自于长途货运司机,他们驾着车经过数天夜以继日的长途奔袭后,不得不因加油而停下,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根据法律规定,司机每连续开车满四小时,必须休息二十分钟方可继续上路。但是法律并没有对开车的天数进行限制。黎明到来,司机们或许会嗑起葵花籽、抿着浓茶来使自己保持清醒,与此同时,他的搭档正在铺位上酣睡。为了照顾同伴的美梦,驾驶室的窗子一般都是关着的,因此,你能听到的唯一声响,也许就是由导航仪发出的浅浅的声调。这位资深人士说:“这些大车司机就像定时炸弹,你根本不知道他们是睡着还是醒着。”他还补充道, 如果不是开大车,明智的人都是七点以后再上高速。
如果上面这些让大车司机们听上去令人生厌,那现实就更可悲了。由于认识不够,许多中国人并不认为这些长途货车有多可怕。中国三千万货车司机们至关重要而又往往被视而不见。尽管由于他们的辛苦工作,而帮助中国变成了制造业巨头。如今,随着中国中产阶级在网上以低价订购从沙发到自拍杆等的几乎全部商品,消费热潮也正在助长快递业高速发展。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庞大的高速公路网和高科技物流产业横空出世,使得中国的卡车司机们的流动性激增,但这既没有给他们带来声誉,也没有给他们带来尊重。在20世纪,当美国与西欧经历相同的交通业爆发时,流行文化就创造出了不少出身长途司机的平民英雄——他们强壮、深沉,宁愿勇敢的挑战暴风雪也不愿在工厂里受人支使。好莱坞创作了多部睿智的,心碎的卡车司机战胜警察和其他权威人物的电影。乡村歌手也录制了像1975年的热门歌曲“护航队”(“不会有任何东西妨碍我们”)这样的歌曲来颂扬他们。在成为总统后不久,特朗普就邀请卡车司机到白宫,爬上一个大卡车,按响了它的喇叭,为他的蓝领叛军领导者的形象增添了光彩。
山水一程,风雪一更
作者最近搭上了大车司机刘成兵(音)的便车,老刘今年43岁,将要从北京出发,将货物运到沿海城市嘉兴的一座化工厂。老刘回忆道,回到1990年,司机还是一个享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尽管大多数司机都只有中学文凭,但他们赚的钱却很多。如果司机能买上自己的车并能招徕到货源,那他们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个体很难干了,利润在缩减,很多客户都直接去找了物流公司。当今的货运市场由几家类似Uber的网络平台公司垄断,2018年六月,货车司机们通过社交软件联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场针对燃油涨价、低工资和市场垄断的抗议活动。
老刘有时会带着他的老婆一起出车,她能在导航,停车,吃饭和算账等此类事情上帮助他。像许多离家工作的人一样,老刘现在生活在中国的东部地区,那里离杭州不远,他的两个儿子,一个16,一个12则跟随爷爷奶奶住在老家四川农村。老刘一个月大约能赚10,000元。作为一名危险品专业运输司机,至少他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夜间驾驶是不允许的。当被问道为什么中国的货车司机成不了电影里的英雄,他哼了一声,调整了一下坐姿,动了一下因腰痛而佩戴的护具。“等你看见我到厂里装货,保安到处支使我的时候,你就知道司机是什么地位了。”他说。临近沧州的时候,一场交通事故引起的堵车给了老刘些许休息时间,他在路边撒了个尿,抽了支烟,像练武术一样踢了几个高抬腿。
他与邻车的司机相顾无言,尽管大家都是同行。回到驾驶室内,老刘解释说,货车司机们都不太善交际。但有一个地方是例外,那是一个微信群,在群里身处各地的司机们分享着交通信息,好吃的食物以及干净舒适的旅馆等小贴士。许多货车司机,包括25个粗野的女司机中的一位,已经在短视频平台快手上有了不少的关注者。老刘并不害怕无人卡车会取代自己。“小车以后也许会用不到司机了。”他沉思道。但像他开着的这样的大货车,拖着一罐涂有警告标志的硫酸,“总是需要个人来看着的。”2018年,由社科院发布的针对汽车行业全国研究报告显示,超过71%的货车司机拥有自己的车,而且往往都因买车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绝大多数司机来自农村地区,都已成家并育有孩子。平均20天,司机们才能跟家人团聚一次。当被问道是否想让孩子继续开货车的打算时,接近96%的司机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中国特色的粗犷个人主义者
何墨池,瑞典卡车制造商斯堪尼亚驻北京高管,曾经花费数年时间致力于在中国推广类似于西方的那种“卡车文化”,包括通过驾驶竞技来将卡车司机打造成一种“英雄”。一方面,这是为了出售昂贵的进口卡车,这些卡车的燃油效率使其在长期内具有很高的价值,但前提是它们的驾驶性能良好。另一方面,何墨池认为更广泛的需要是帮助中国发展出一种安全,先进的交通行业,而不是一个饱受产能过剩困扰的“野蛮东方”行业。
绝大多数进口卡车都是由大型的物流公司购买的,这给了司机们在同行中炫耀的权利。来自另一家瑞典公司沃尔沃卡车的Harry Huang说道。他认为,这些汽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包括检测到司机昏昏欲睡时能够自动刹车的装置,可能有助于解决汽车行业长期存在的招聘问题,他站在广东省沃尔沃汽车驾驶大赛的场外如是说。邵盼盼(音),一名参赛者,常年驾驶货车行驶在苏州与哈尔滨之间,路程超过2300千米。有搭档司机同行的话,每次来回需要不间断行驶四天时间。他喜欢这份工作,也不介意跟别人分享一个驾驶室。“找搭档跟找老婆一样,彼此能够相处还要懂得妥协。”邵司机说道,然而,全天24小时的驾驶方式是非常辛苦的。“我们的身体比一般人垮的要快。”他并不指望得到什么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