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独居青年之死

作者|  柚子

来源|  视觉志

在刚刚过去的8月底,

有这样一条消息被很多人忽视——

知名网络作家刘嘉俊,

突发心脏病,于家中去世。

年仅39岁。

天妒英才。

500

(截图来源:网络)

他的最后一条朋友圈,

还停留在8月11日。

500

(截图来源:网络)

说起刘嘉俊这个名字,

很多人并不认识。

但如果你经常看起点中文网,

一定对他的笔名不陌生——

格子里的夜晚。

他曾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

后来写出了《天钧》 、《生涯使命》等作品,

是很多人眼中的网文大神。

噩耗传来后,

韩寒在微博上悼念这位老友,他写道——

至今不愿相信,

愿你新去的世界,

依然充满美好惊奇。

500

(截图来源:韩寒微博)

这场悲剧中,

最令人唏嘘的是这样一个细节——

刘嘉俊是一个人居住在上海的,

家人和朋友都在外地。

所以他的尸体,

是在死亡后十天,

才被警方发现的。

这让我想起前些天

在央视网上看到的一组数字:

据民政部统计,

目前中国有超过2亿单身成年人,

其中包括超过7700万独居成年人

另有数据显示,

20岁到39岁的独居年轻人数量接近2000万。

刘嘉俊,

只是千万独居年轻人中的一员。

还有多少独居者的心酸,

藏在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里。

01

2015年,

湖北某区警察接到一小区居民的报警电话。

据小区居民反映,

他们已经被一家住户传出的腐烂味熏了半个月了,

最近气味越来越大。

当民警赶到,撬开这家住户的大门时,

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客厅里躺着一具尸体,

腐烂严重。

死者是一个年仅24岁的小伙子。

平时一个人居住,

没有亲朋好友在身边,

所以死后半个多月才被发现。

500

(截图来源:网络)

那段时间,

小伙子的妈妈也打过儿子的电话,

但一直未接通,

当时她以为是儿子心情不好,

出去散心了,未曾想,

等来的却是噩耗。

2016年,

一个27岁的小伙猝死在出租屋内。

他的尸体被人发现,

已经是3天后了。

小伙子也是一个独居者,

没有舍友,没有女友。

邻居说,“小伙子原来是学电脑的,

能力很好,身体也很好,

这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类似的悲剧,

随手一搜不胜枚举。

30岁独居小伙倒地身亡,

待人们发现时,

他已死去多日。

500

36岁独居青年,

猝死浴室多日无人知.......

500

曾经看过一个电视剧,

对其中一个片段印象深刻。

一个独居的女生,

每天都要订一份报纸,

朋友就问她,“都这个年代了,怎么还看报纸?”

结果女生说,

“如果我哪一天没有收到报纸,

至少还有一个人知道我出事了。”

500

(截图来源:网络)

当时觉得太夸张了,

后来才发现,

这不就是现实吗?

很多年轻人,

独自在异乡打拼时,

都多了这样一个习惯——

每晚给家人发信息打电话。

虽说是寒暄,

但也是“报平安”。

甚至还有人会和朋友打趣说,

“如果哪天你给我发消息,

我半天没回你,

说不定我是晕在家里了,

你可别忘了去找找我啊!”

人生在世,

每天都充满变数,

你永远不知道,

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何况还是一个人,

万一出了点意外,

身边连一个能拉自己一把,

能救命的人都没有,

那是何等的绝望。

02

人生百态,

独居青年们一定体会过其中的孤独

董卿身上,

就有这样一个关于孤独的故事。

董卿家在上海,

每年大年三十主持完春晚,

根本赶不回去。

她就只能回北京的房子里,

从冰箱里拿出一袋速冻饺子煮煮。

一个人,一盘速冻饺子,

就算过年了。

500

500

(截图来源:《大戏看北京》)

董卿说,每到这个时候自己心里就很难受,

因为主持了这么大的节目,

那种兴奋的心情很想和别人一起分享,

可身边,连个分享的人都没有。

这种落寞感,

在看到窗外万家灯火时格外强烈。

500

(截图来源:《大戏看北京》)

这样的大年三十,

董卿一过就是13年,

直到去年退出春晚才结束。

有些人表面上光鲜,

可内心的孤独,

又有谁知道呢?

说到这,

我想起了《都挺好》里的苏明玉。

在外人眼里,

她是所向披靡的女强人,

多年打拼,早已实现财务自由。

她好像什么都有,

可她又好像什么都没有。

因为白天的她光鲜亮丽,

可每到夜晚,等待她的,

只有冷冰冰,空荡荡的房子。

这样的日子,没有一点温度。

500

(截图来源:《都挺好》)

对独自居住的人来说,

最心酸的时刻莫过于,

这个城市万家灯火,

却没有一盏灯为自己点亮。


​03

孤独外,

无助也是独居青年们的常态。

《大学生来了》曾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

一个人干什么比较惨?

其中“一个人去医院”,

得到了90%的人的认同。

500

(截图来源:《大学生来了》)

身边一个独居的朋友,

对此感触颇深。

毕业后,朋友留在一线城市打拼。

后来升职加薪,

她就搬出来一个人住。

她本以为靠自己的努力,

就能给自己体面的生活。

可一次深夜就医,

让她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

独自留在这个城市,

真的是正确的决定吗?

那天晚上,朋友食物中毒,

胃绞痛,还上吐下泻的,

最后把胆汁都吐出来了。

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根本无法入睡,

突然一个很可怕的想法涌上心头——

如果就这么死了,

怕也没人知道吧。

500

因为家里没有药,

她想找个人来送,

可翻翻手机通讯,

除了同事就是客户,

能大半夜麻烦的人,

一个没有。

父母呢,远在千里之外,

这时候打电话给他们,

平添烦恼罢了。

后来她实在熬不住了,

就自己打了个120去急诊。

在外打拼三年,

她小有成绩,

可所有的骄傲,

都在坐在急诊室门外那一刻溃不成军。

她明明已经那么努力了,

可为什么在这座城市里,

还是没有归属感?

相信下面这一幕👇

孤身一人的你,

一定很熟悉吧。

500

(截图来源:《北京女子图鉴》)

一位网友,

曾将在医院里随手拍到的一幕传到网上。

视频里,

姑娘独自打印体检报告。

500

(截图来源:网络)

然后拿着体检报告,

一瘸一拐的离开。

500

(截图来源:网络)

在她身上,

你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这个孤独的身影,

又是谁捧在手心里的女儿?

04

开头说到,

现在中国的独居青年,

大约有7700万。

可真正的数字,不止于此。

因为有时候,即使合租,

也和“独居”无异。

虽说住在一间房子里,

可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轨迹。

有时一周都见不了几次面,

平时见到,

也是礼貌性地寒暄一下。

到最后搬出去才发现:

同在屋檐下,连个微信都没加。

这些年轻人,

都是城市里的隐性“独居青年”。

独居青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远离家乡,漂泊异乡。

意味着无人立黄昏,无人粥可温,

意味着一个人,要活成一支队伍。

看到这里,

或许有人会说了,

独居青年的生活都这么丧吗?

当然也有好的一面。

比如一个人自由自在,

不用在乎谁的眼色。

养一只猫猫或狗狗

就能填补精神上的空虚。

这样的日子,也是不错的吧。

最后只想说,

对于独居生活,

无论你享受与否,

只愿你一个人的时候,

照顾好自己。

多锻炼,按时吃饭,早点睡。

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荆楚网》《大戏看北京》

点击「视觉志」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