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豪,周杰伦会来看你打球吗?
作者| 小视
来源| 视觉志
今年夏天,我重拾了青春。
因为爱上了一个节目叫《我要打篮球》,本来是冲着4个领队去的。
想看看像李易峰、邓伦这样的明星演员有多懂篮球?
想听听林书豪、杜锋这样的职业球员,参加节目能带来多少专业指导?
结果只看了两期节目,就在家忍不住鼓掌👏👏
它真正牛的,不只是领队,而是场上那群参赛选手,让人看了热气腾腾!
毫不夸张地说,看到这群人,我就想到青春年少时,影响无数人童年的《灌篮高手》。
里面那个经典片段,不断在我眼前闪现。
天才少年三井寿,因在腿部受伤不得不退出篮球队。
他自暴自弃打架斗殴,最后迷途知返,在湘北安西教练面前,哭着说:“教练,我想打球”。
帮助了湘北队,也就救赎了他自己。那一刻,多少人为之感动,成长的过程中,就是要明白你自己想要什么。
节目不去一味渲染比赛的输赢,而是强调篮球更深层次的意义。
“你想不想打球?”“你为什么要打球?”
此时深刻体会到那两个字:“ 我 要 ”。
身边朋友都在讨论几个球员,印象非常深刻。
他们不是实力超凡的天才选手,而是那些面对质疑,依然要坚持上场比赛的人。
「 年龄不是问题 」
“我叫王晶, 大家喜欢喊我晶爷,我今年42岁,我要打篮球”。
作为场上年龄最大的球员,一个42岁的男人,也可以跟20岁小伙子拼。
不落下风,甚至还能让对方感到压力和畏惧。
对手忍不住感叹:“晶爷身体太强了,感觉像撞上一堵墙。”
因为场下王晶是一个超自律的男人,每天仍然保持大量训练、健身。
镜头中他强壮的身体,不输任何年轻人,他参赛就是想告诉大家,只要你想打球,年龄不是问题。
「 职业不是问题 」
“我们是艺人,我要打篮球”。
姜钧馨、四正都是艺人,并不是接触大量篮球训练的专业球员。
甚至上场时,大家都说:“我才不会给他们加油”、“打艺人,打爆他们……”
但是就算不被看好,他们依然要去拼,最后甚至获得了全场掌声。艺人也可以打球,并不是只会靠脸吃饭。
不要放弃,热爱是可以坚持一辈子的事。
「 性别不是问题 」
“我叫石一童,我是女孩,我要打篮球。”
“我叫周彤,球场不分男女,我要打篮球。”
谁说女孩玩不好篮球?谁又说女球员不能打男球员?
对于赛场的女球员来说,她们不需要特殊规则,就是要公平地跟男球员打比赛。
石一童最后用一次绝杀,告诉大家女球员不只可以打球,还可以赢下比赛。
「 身高不是问题 」
“我叫矣进宏,身高1米78,我要打篮球。”
小时候很多人会说,篮球是巨人的运动,但是,谁说小个子打不了篮球?
矣进宏如今被人们称为“云南滑翔机”,就要证明给大家看,只要你想去做,没有什么不可以。
「 沟通不是问题 」
“我叫韩超,耳朵听不见,我要打篮球。”
此时韩超的出现,全场安静,但却充满力量。
一个耳朵失聪的人,却可以跟其他健全人一起竞争比赛,本身已经超越了输赢。
「 对手不是问题 」
“对手很强,面临淘汰,但我还是要打篮球。”
当你遇到比自己强的对手,当你面对实力悬殊非常大比赛,输了就要被淘汰,你会怎么做?
多少人心里在打鼓?
但总有人不在乎,管他对面是谁,直接打就完事了。
在3v3比赛中,号称“科比门徒”李观洋带领的队伍,敢去挑战他们的几乎没有。
但有三个小伙子站出来,虽然实力有差距,但就要打最强的。
即使被淘汰,但也心满意足。
清华、北大毕业生组成的3人参赛队,都曾是中国大学联赛的主力球员,组合到一起,实力非常强大。
这个“清北联盟”站在赛场上,时间静止了3分钟,竟一时无人敢挑战的境地。
这个时候另外一只队伍突然站出来,可能他们不是场上实力最强的,但却是最勇敢的。
比赛最后的结果:19 :2 。
毫无悬念,他们大比分落败,但依旧全场掌声。
就像场边一位参赛者说的:
“我佩服他们,知道实力差距大,但就要挑战他们,这样才叫‘我要打篮球’。”
“我要打篮球”,是自己选择。
不管你是谁,亦不管对手是谁,只要你想打球,都可以站在这个球场上。
更重要的是,很多到场来参赛的球员,都穿着一个人的球衣。
他就是领队之一 林书豪。
身为NBA华人最强控卫,他的故事,激励了成百上千万爱打篮球的人。
林书豪,出生在美国。
作为美籍华人,这个黄皮肤的小子,从小也想打篮球。
因为父母的支持,他开始接触并爱上这项运动。
他不喜欢弹钢琴,却愿意每天待在球馆练习篮球,跟白人、黑人小孩一起竞争比赛。
但是从初中、高中他都被不断轻视,没有球队愿意选择他,很多教练和队友,都觉得他没法打篮球。
直到有一所学校给他一个机会,他便紧紧抓住,打破质疑,带领高中球队打入州决赛并夺冠。
后来,他考上了哈佛大学,他对自己说:我有一个目标,就是先进入NBA,然后从替补到首发,最终赢得总冠军。
他信心满满地去NBA选秀,结果落榜,当时没人觉得他可以打职业比赛,甚至有人劝他改行。
人们习惯性地嘲笑他,觉得这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梦。
但是他用了10年时间,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全都实现了。
从2010年,他借宿在队友家的沙发上睡觉,到登上美国时代杂志,掀起“林疯狂”。
从替补都打不上的边缘球员,到进入轮换,甚至成为球队首发。
从一个无名小卒,到跟随球队获得NBA总冠军。
他曾经有句话说得很对:当一切成真后,当初那些轻视我的人,就不会再笑了。
他的故事激励了很多篮球人。8月27日,他宣布将从美国回到祖国,加盟CBA(中国男子职业联赛)北京队。
作为一个华裔,一个哈佛毕业高材生,他将用自己的行动继续鼓励中国少年继续热爱篮球。
他曾说过:自己从小到大,都处在被轻视(underdog)的位置上,他很习惯也很享受。
现在来到北京打球,并且参加《我要打篮球》这个节目,视觉志决定对他来一次专访。
关于篮球和人生,我们面对面聊了很多,感触颇深。
林书豪专访视频
👇
就像采访中,他说的:“他参加这个节目,就是用他的故事,帮助鼓励更多爱打篮球的人。”
作为周杰伦好友,后来有人问他:
“以后你长住北京了,周杰伦来看你打球吗?”
林书豪笑着说:
“肯定来,他如果不来,我就买机票给他!”
关于篮球,他不会停止热爱,大家都不会停止热爱。
这也是为什么,“篮球综艺”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的原因。
因为它真诚且真实。
因竞技运动它本身没有绝对脚本,无法预知结果。
200多人参加这个节目,就是为了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一帮普通人真刀真枪上场去拼,胜负就在一念间,结果谁都无法预测。
那些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因为1个篮球聚在一起,又因为1场比赛各奔东西。
即便被淘汰,每个人脸上都很快乐,因为站在这个球场上,或许他曾战胜别人,或许她曾战胜自己。
就像《灌篮高手》一样:
湘北最后没有取得全国大赛总冠军,樱木花道被伤病困扰没有追到晴子,流川枫没有如愿去NBA发展,仿佛一切都没有如愿。
有人问井上雄彦为什么设定这样一个结局,他回答:“或许,青春本来就是不完美的吧。”
每个人都证明过自己就足够。优质的节目永远是为了透过篮球,折射人生。
看完这些人的故事,只想说一句话:“你不行,是这世上最大的笑话!”
汗水与泪水的背后,只因为天生热爱,才可以打出奇迹。优秀的节目使我们成长,让我们汲取力量。
不说了,迫不及待要到下周三,继续看比赛了!
(只要够拼,谁都可以绝杀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