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词让他千古留名,再一句词让宋仁宗送他皇宫女子…

作者|  米七六

来源|  历史教师王汉周

500

配图 李嵩

01

红杏尚书

大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读书人的天堂,所以出了很多文化高人。

宋词高手辈出,宋祁凭借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挤身一流词客行列。王国维点评: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玉楼春 春景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祁妙笔生花,上阕写游湖,描绘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明艳的早春图。

“闹”字将大好春光的烂漫多姿描得灵动有生气,有呼之欲出的感觉。

下阕则笔峰一改,感叹人生无常,岁月如梭。

需是爱上杯中酒,来个及时行乐。——这非常符合宋祁的人生态度,他就是个典型的追求赏心悦目的快乐事之享乐主义者。

宋祁一生担任过大宋大大小小的十几个官职,最大的官做到工部尚书——建设部部长。

因为这首传唱千年的“玉楼春 春景”影响巨大,时人称之为“红杏尚书”。

据说宋祁去看望朋友也是词人张先,对门人说:“我来看‘云破月出花弄影’郎中。”

这是张先得意的一句词。

老张也回了一顶大帽子:“是‘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来了。”

老王:文化人真骚。

02

双状元

宋祁祖籍安陆,后迁河南商丘,字子京。

和哥哥宋庠都是名动天下的大才子。

大家称呼他们为大宋、小宋。

他们是商殷宋微子的后人,来头很大,殷人最具贵族气质,同时也最具呆盟本性。

这两点倒和二宋很相似。

大臣夏竦任商丘市长,非常欣赏大小宋的才华。

让两个年轻人咏落花诗。

宋庠写道:“汉皋佩冷临江失,金谷楼危到地香。”

宋祁写到:“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夏竦点评说:大宋的词咏落花而不说落,一定状元及第。

同时风骨秀丽庄重,将来是个宰相的料。

小宋的词就艳丽了,不如哥哥稳,但一定也是国家大臣。

——后来居然都让夏竦同学给说中了。

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26岁的宋祁和28岁的宋庠参加科考。

兄弟二人一起中举。

礼部初步敲定是宋祁第一,宋庠第三。

报给皇帝审核,当时掌握实权的是刘娥太后,刘太后或许想要动动人事,才显出自己的权威。

就说弟弟在哥哥之上,这样不好。

就把宋庠提为第一,宋祁摆在第十。

——这就有兄弟双状元的说法。

大宋因此成为乡试、会试、殿试都第一,“连中三元”的超级学霸。

这一年夏竦在河阳,给二宋写了封庆贺信。

“可喜者,昔年安陆已识台光。”

你们已经触摸到权力的边角喽,祝贺你们登堂入室。

夏竦在宋史中是贬多于褒的一个“奸臣”,但大宋小宋感激他的知遇之恩,在老夏死后,身为宰相的大宋还是写了二首挽词表示哀悼。

很高地评价了夏竦的功绩。

双状元消息传到家乡,当地人为二宋建起两座六棱十三层的石塔,纪念这一荣耀的事情。

500

03

群牧司

宋祁进入仕途,没有非常了不起的政绩。

宝元年间,西北与夏国交战,宋祁写了篇有名的“三冗三费”的上疏。

三冗就是冗官、冗兵、冗僧。建议朝廷把冗余的这三项人都革除。

小宋的提议属于比较虚浮,没有实际意义。

后来小宋又写了《御戎论》,大讲边防对付辽、西夏的战术战略。

其中写到:

大宋国马匹少,所以要大力发展步兵,练习战阵。

只要步兵的战阵练到家,一样能够抵挡敌人的骑兵。

所以大宋可以不发展养马技术。

这就很是老外了,战马的作用,上过战场的都知道。

这是和现代坦克一样的重要战争工具,没有战马,靠步兵操练所谓的“一字长蛇阵”可以对付骑兵。

那样的故事,都是小说家言。

宋祁这个提议,实在不高明。

后来他先后两次担任群牧使,主管全国马政。

不知是不是朝廷有意为之,让你看看,马的重要作用。

有一年京城一代大丰收,宋部长轻车简从,深入田间地头调查。

碰上一个老农,宋部长亲切地问:“老大爷,今年的丰收一定非常不错。您看这风调雨顺的天气,宽简为民的政策多好。你觉得要感谢老天爷还是感谢皇上呢?”

老头斜着眼瞄了他一下:

“你这人真是书呆子。

我一年到头起早贪黑地干活,生怕误了农时吃不上饭。

好不容易有了好收成,租也交了,没欠别人钱。

没我这样拼命地干活,哪来的好日子?

和老天爷和皇帝有个屁关系?”

说完话,扬长而去。

留下小宋目瞪口呆。

小宋同学比较脱离群众,离基层生活太远。


04

新唐书

小宋主要贡献,还是在文化方面。

仁宗朝,小宋参加昭文馆、集贤馆、史馆即所谓三馆的书籍勘定较正工作,作为主要队员,完成《崇文总目》的编撰工作。

这做起文字工作来,读书人就得心应手的很。

他又和欧阳修一起编撰《唐书》,为区别五代人的唐书,后人称为《新唐书》。

小宋独立完成了很多篇章,为新唐书的完成,做大贡献。

文章好的人,容易犯用典故多、用古字多的毛病,搞得别人看不懂。

宋祁本来是宋初古文运动的干将,经常用生僻字,很不接地气。

欧阳修是后辈,想了个办法劝他。

故意在大门上写上“宵寐非祯,札闼洪休”八个字。

宋祁看了半天,笑道:“这不是夜梦不祥,题门大吉嘛?何必这样?”

欧阳修说:“我这是在模仿您的笔法。您不是把‘迅雷不及掩耳’写成‘雷霆无暇掩聪’吗?”

宋祁大笑,才改了不少。

小宋这样的人做事,喜欢摆谱。

写作时把大门打开,点上两根柱子大的蜡烛,照得如同白日。

一大群美女绕着他端茶磨墨,翻书念白。

神仙一般的生活,特别骚包。

小宋大排场的奢华生活,哥哥宋庠也看不下去。

专门写了一封信,要他忆苦思甜:听说你昨天通霄达旦开PARTY,整个京城都出名了。

不要忘记当年我们俩在和尚庙里吃素读书的苦日子哟。

小宋回信,来个实话实说:哥哥哟,当年吃素苦读是为了什么啊?

不就是为了今天出人头地,风流快活吗?

500

05

蓬山不远

富贵风流的生活,是绝大多数的人向往的。

小宋的名声非常响亮,汴京的人都羡慕嫉妒恨。

他的诗词四处传唱,许多闺阁深处,也都知道小宋学士的大名。

有一天宋祁上街,碰上皇家车队,急忙让在街边。

但见香车宝马,富丽堂皇。

车队中一辆车经过他面前时,清清楚楚听到车上传来银铃般的一声:“小宋。”

隔着车帘,依稀看到一双会说话的眼睛看了他一眼。就这样从身前经过。

这一声叫,这一回眸把宋祁的魂给勾走了。

回到家,一夜睡不着,写出一首词。

鹧鸪天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如龙。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这首词直接化用唐人李商隐的几句诗,用得无比高明,无比妥帖。

马上在京城传唱开了。

唱来唱去,传到了宫中宋仁宗的耳朵。

这小宋吃了豹子胆,皇帝的眷属,你敢打小算盘?

可他运气好,仁宗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好心皇帝,听了这事。

把宫里人叫来,你们回忆一下,那天是谁叫了小宋?

500

终于查清,是一个宫女,平常都在讲小宋学士的事儿,那天路上,听大家说路过那个人就是小宋,忍不住叫出声来。

仁宗笑了,把宋祁召进宫。

“你近来那首词写得是什么事,讲来听听?”

小宋吓得磕头不已。

宋仁宗呵呵大笑:“蓬山并不远嘛。”

当即叫出那人宫女,把她嫁给小宋。

这小宋的艳福还真让人流口水。

06

凉薄人情

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

小宋因此也不被一些大臣待见。

有名的包拯,这个戏曲中的黑炭,现实中也是刚正不阿。

刚好宋祁的儿子犯法,老包上书批小宋没教育好子弟,没有实际的工作成绩。

只知道美女醇酒,艳词不断,败坏了风气。

因此宋祁也被下放地方。

他到了最消磨人意志的成都,更是寻欢歌舞不断。

有一回在外边天气冷了,叫人回家拿个披肩。

十来个姬妾,每人给了他一件。

小宋怕厚此薄彼,得罪美人,干脆一件不穿。

甘心受冻回家。

这个甜蜜的痛苦非局中人不可知。

这样的人,容易被后世写成凉薄负心汉子。

于是杜撰的故事就来了:

宰相晏殊非常喜欢小宋,在家傍,替小宋买了个宅子让他住。

天天和小宋诗酒相答。

感情好得不得了。

某一天传来晏殊罢相的消息,小宋起草晏老的去职文书,一边嘴里呵着昨夜晏家宴会上的酒气,一边下笔痛骂晏殊不是东西。

把边上的人都吓得不敢说话。

——这变脸也太快了吧?

想想也蛮厉害啊,苏轼兄弟考试比这还差点距离呢~

点击「历史教师王汉周」阅读原文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