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观察|欧盟“贸易政策日”—— 解读欧盟的贸易政策调整与战略布局【走出去智库】

500

走出去智库(CGGT)观察

当地时间11月20日,欧盟外长会在布鲁塞尔举行。据外媒报道,欧盟计划12月初发布“新经济安全战略”,强化出口管制、外资审查及补贴调查工具,重点管控关键矿产和电动车领域对华依赖。

走出去智库(CGGT)特约法律专家、卓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蒲凌尘认为,近期欧盟一定会针对中国出口企业采取大范围的贸易救济调查,将贸易法律工具用到极致,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不论欧盟产业处在何种境地,保护力度会加大,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的高关税措施会越来越多。

欧盟贸易政策有哪些变化?今天,走出去智库(CGGT)刊发蒲凌尘律师的文章,供关注欧盟贸易的读者参阅。

要点

1、WTO规则很难满足当前的需要,但美国不情愿推动改革进程,因此,欧盟正在转向防御性的立场。

2、欧盟以贸易调查,结合经济安全,以“规则”方式达到遏制中国产业的竞争力目的,减缓中国出口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注意,欧盟对中国出口企业采取的贸易救济调查,其本身带有歧视性。

3、欧盟还是倡导多边贸易体制的,在一点上与美国形成鲜明对照,其主要原因是欧盟聚合了27成员国,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优势、竞争力等等不在一个水平上,多边贸易会带来一定的益处。

正文

2025年11月20日,欧盟委员会贸易与经济安全局在布鲁塞尔召开了一次“贸易政策日”的会议,涉及的核心问题:

(1)过去十几年构建的贸易模式不再高效运行;

(2)世贸组织改革与整体展望;

(3)国际竞争力;

4)经济安全。

01、政策调整核心领域

加强供应链的多元化,减少对美国和中国的依赖,譬如关键材料与芯片;世贸组织必须进行改革,调整治理结构,方便有意加入的成员更快融入,以qualified majority表决取代全体一致通过机制。强化对补贴的规制。改善WTO裁决执行情况。

02、世贸组织改革与展望

关键材料与芯片的限制使得供应链多元化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尽快落实与“南共市场”的自贸协定,以及加快FTAs谈判流程,并探索其他可行的合作模式。WTO规则很难满足当前的需要,但美国不情愿推动改革进程,因此,欧盟正在转向防御性的立场。

03、国际竞争力

欧盟钢铁产业面临困境,主要原因能源成本高、原材料供应受限,环保标准日趋严格,市场持续萎缩。需要降低内部能源价格,减少税收。在2028年前整合欧盟内部市场,尤其是金融、能源和电信领域,并出台更多的激励措施,吸引资本在欧洲的投资,减少官僚障碍。

04、经济安全

消除对中国的过度依赖,实现供应链的多元化,加强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识别并规避未来可能出现的依赖风险;关键零部件需要回归欧盟本土化生产,并尽快采取行动;欧洲投资银行可在海外投资领域发挥作用。

05、解读欧盟政策调整

从欧盟“贸易政策日”涉及的问题可以看出,欧盟的贸易政策趋向以经济安全为主要核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供应链上作调整,部分产业的回归也是出于摆脱过多依赖中国的考虑。

(一)针对中国出口产业的政策调整

2023年底截止到2025年上半年,我们注意到了欧盟集中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几十起的反倾销和/或反补贴调查,几乎涵盖了所有产业,如钢铁、化工、新能源、机器设备、轮胎、轻工、纺织、日化用品、食品加工,等等。早在2016年欧盟针对中国出口企业便做了贸易政策调整,但是力度不够,随后在2018年进一步调整贸易政策,将欧盟适用的“低税率原则”(即在倾销或损害幅度之间取两者之间低的幅度采取救济措施)有条件的使用到中国应诉企业。

(二)贸易防御与经济安全

欧盟针对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采取的反补贴调查,集中体现了欧盟的贸易政策大幅度转向以经济安全为主要关注点。俄乌冲突导致能源价格飘升,使得欧盟产业的竞争力下滑,出现亏损,这是为什么欧委会不断针对化工产业立案而且措施幅度普遍较高的原因。在关键产业领域,欧委会基本放弃“低税率原则”。有的调查案件的损害幅度非常低,但是,由于欧委会有条件的地使用“低税率原则”,往往按照倾销幅度采取措施。例如,在某一案件中,企业的损害幅度为3%,但倾销幅度高达60%,实则给欧盟产业给予超高的保护力度。

欧盟以贸易调查,结合经济安全,以“规则”方式达到遏制中国产业的竞争力目的,减缓中国出口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注意,欧盟对中国出口企业采取的贸易救济调查,其本身带有歧视性。

(三)产业回归与中国企业的投资

为了构建自身的供应链,欧盟鼓励部分产业回归欧盟,并相应出台激励政策,这必定和“补贴”相关。但是,中国企业是否能在产业回归过程中得到一定益处,例如,加强对海外的投资,难度较大。因为欧盟的《外国补贴条例》将限制中国企业在该领域的投资活动。尽管欧盟计划将零部件生产回归,但是,部件一定是关键的部件,涉及欧盟的关键产业和领域。欧盟有可能针对其他国家开放市场,正如“贸易政策日”所提到的,加快FTAs的谈判与“南共同市场”的自贸协定落地。

要达到关键零部件生产回归盟内,构建多元化的供应链,需要一定的时间,短期内很难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

(四)WTO的改革

欧盟还是倡导多边贸易体制的,在一点上与美国形成鲜明对照,其主要原因是欧盟聚合了27成员国,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优势、竞争力等等不在一个水平上,多边贸易会带来一定的益处。但是,由于美国目前不愿意推动WTO改革,在失去一个强有力的经济体支持下,欧盟一定会加强FTAs的构建,继续推动关于规制补贴的问题。

FTAs使得欧盟以灵活的、合法的方式构建贸易伙伴,这必定涉及到贸易结构的调整,包括投资与核心部件生产回归盟内的终极目的。

06、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的挑战

近期内,欧盟一定会针对中国出口企业采取大范围的贸易救济调查,将贸易法律工具用到极致,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不论欧盟产业处在何种境地,保护力度会加大,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的高关税措施会越来越多。法律上赋予中国出口企业的权利会被压缩到极小的范围,例如,复审调查的申请将受到严重滞缓。

欧盟的贸易政策调整与经济安全的布局会以“撒网式”的针对中国企业,尤其是在重构供应链的问题上,欧盟不仅对原产于中国的产品采用贸易救济手段来限制竞争给欧盟产业带来的压力,也会针对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进行密切关注,一旦触碰到经济安全问题,或影响供应链的构建,欧盟会采取必要的法律予以遏制。

欧盟的贸易政策出现重大调整与转移,对中国企业而言,也应具备应对的策略和政策、法律的分析与解读。

来源:北京卓纬律师事务所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