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蚂蚁泼盆冷水,重投灵光也砸不出另一个豆包,不如精简支付宝

近两年蚂蚁集团大动作不断,碰一碰、AQ、灵光等业务不断涌现,让这家公司的金融属性逐渐变弱,似乎正在转型为一家科技公司。

相信近段时间,不少网友在多个软件都能刷到灵光的推广。

值接Talk发现目前在多个应用商店,灵光占据了很多广告位,甚至蚂蚁还在AppStore的首页,进行了大规模投放。

500

通过下载量来看,灵光用了6天就实现了200万,这个数据确实表现不错。

与年初DeepSeek自然流量的下载量来看,灵光的这个下载量的含金量似乎稍有逊色。

但是在阿里系重视C端AI应用的背景下,蚂蚁灵光的这个数据表现十分抢眼,甚至不输夸克等产品。

不要小看灵光的这个200万下载量,在阿里体系,这个成绩甚至能让业务负责人短时间快速升职。

尤其马云还关注过灵光这个产品,据悉马云表示期待“灵光”团队“往前冲第一”,并认为原定“年底20万用户”的目标“太低了”。

值得一提的是11月18日马云在井贤栋、韩歆毅的陪同下,还曾现身蚂蚁集团园区。

500

其实在灵光之前,蚂蚁已经在AI的C端领域有所成绩,AQ已经成为了AI健康领域的明星产品。

虽然AI在2025年已经进入了规模化应用时代,但是大多数产品并没有盈利,这也让很多科技公司望而却步,譬如赚钱能力极强的网易和拼多多,在AI方面的动作就很少。

反观蚂蚁集团,在AI方面的布局就很激进,这也与其强大的赚钱能力有关。

根据阿里披露的2025财年财报,蚂蚁集团2024年实现净利润383.27亿元,同比增长61%,为母公司贡献了126.48亿元投资收益,占阿里整体净利润的30.42%。

作为一家凭借支付宝起家的金融公司,蚂蚁集团凭借着阿里系支付生态优势,赚钱能力出众。

但这并不意味着蚂蚁集团的走向会一路攀升,尤其在支付领域,目前微信支付份额依旧遥遥领先支付宝。

同时淘宝也在不断的开放微信支付的接口,加上各大手机公司都在发展自己的支付业务,蚂蚁集团需要尽快的建立多元化的营收模式。

可以看到除了理财、保险等业务外,支付宝近两年正在不断的试水新业务,包括短视频、游戏、小程序等等。

那么AI会成为蚂蚁集团的增长新引擎吗?通过灵光和AQ目前的产品功能和体验来看,难度还是极高的。

500

尤其是灵光,它的对手都很强,包括豆包、腾讯元宝、DeepSeek、文小言等产品,而且它们背后的公司也不差钱。

在灵光的官方介绍中可以看出,蚂蚁集团将手搓应用作为了主要宣传点,这对于网友来说确实吸引力很强。

但是市面上早已经存在可以手搓应用的产品,譬如百度秒哒,这种功能对于大多数网友来说并不是刚需。

灵光短期内确实获得了大量的用户,但是能否留住还很难说。

500

此前腾讯元宝疯投广告已经证明了AI应用领域,除非出现DeepSeek性质一样的突破,撒钱也很难砸出豆包这种产品。

腾讯元宝单月投放10亿的动作,也没有让元宝成为业内第一,蚂蚁的灵光恐怕也很难破除元宝的魔咒。

手搓应用好玩但实用性不强

对于灵光的闪应用,目前很多媒体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譬如不需要懂编程,用自然语言就能“手搓”出一个个解决实际需求的日常小应用,这标志着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日常生活,从一个智能的“应答者”转变为一个具备“可交互行动能力”的创造伙伴。

这种路径直接瞄准了用户在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具体任务,试图将AI转化为一个普惠的生产力引擎。

500

那么灵光的手搓应用真的有那么牛吗?值接Talk查看了目前网友的看法及自身体验,认为灵光的闪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针对这个手搓小应用功能,网友的这个有啥用发问,十分值得蚂蚁灵光团队去反思。

目前灵光的生成小应用功能,确实打出了差异化,但是无论对于专业程序员还是普通网友来说,都显得有点鸡肋。

对于程序员来说,目前市面上的CodeBuddy、文心快码、Claude、gemini等产品的专业性更强;对于普通网友来说,灵光上生成的应用,市面上基本的都存在,包括APP、微信小程序等。

500

至于想通过AI应用创业的人群来说,灵光闪应用的后端和代码等环节还需要完善,与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存在较大的差距,

拿百度秒哒来说,其应用生成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生态链,包括数据库、发布等环节都已经很成熟。

500

有网友体验完了蚂蚁灵光,表示闪应用有点类似微信里面的小程序一样,简单的场景,用完即走,概念不错,但是实在想不出来,作为一个普通的用户,能有什么场景,需要用到这个功能。

先不说普通的用户了,可能有些产品经理连把自己的需求描述清楚都不是一个容易事,因此它存在以下几个困境。

1、用户直接描述不清楚需求

2、正因为用户描述不清楚需求,所以你生成的应用大概率也不是用户自己想要的

3、用户被伺候习惯了,都是被人开发好的应用,安装下载就用,而不是自己冥思苦想,我要做一个应用,有几个页面,每个页面有几个按钮,有哪几个功能,现实中没几个人会这么干

4、就算在里面构建了应用,你要如何提醒用户,让他记得有这个需求,就来打开你这个应用,然后去里面找到闪应用,你不是微信,没有微信当前的生态和影响力。

500

值接Talk也体验了灵光的闪应用功能,发现很多功能并不能实现。

譬如输出生成一个便签,可以插入照片,并且能够导出图片分享的需求,灵光生成的产品也就是个半成品,而且很多功能都行虚假实现,譬如选择图片并不能选择手机中的真实图片,而且也不能导出图片。

500

如果灵光的闪应用真的能够实现好用能用,其实实用性还是很高的。譬如目前遥控器、噪音检测等功能的需求量很高,但是微信小程序里边夹杂着大量的广告。

这时候如果灵光如果能够轻松的做出这些小工具,用户的留存率应该会不错。

500

但是在实际的测试中,灵光甚至都没检测手机是否支持红外遥控,就给生成了万能遥控,而且点击开启的时候,竟然显示运行中,显然完全忽视了真实的情况。

噪声检测仪也是同理,并没有调用手机的麦克风,点击开始检测的时候,分贝数并没有任何的变化。

500

对于灵光闪应用,通过官方与网友的互动来看,蚂蚁团队对其定义是小程序,这个功能的出发点不错,不仅打造出了AI产品的差异化,确实能帮网友解决部分问题。

但是通过实际的体验来看,蚂蚁灵光团队还需要不断的提升改善,包括数据库的配备,与手机传感器的互通等等。

图片文字理解表现一般

除了闪应用外和展现形式有创意外,灵光的其它功能与市面上大多数的AI应用差别不大。

在部分场景下,灵光的输出形式体验确实会很好。

譬如解读三星堆面具人的词条时,它会生成3D图,让用户能够更加简单的了解。

但是这种UI上的创新很难构建成护城河,尤其对于多模态大模型产品来说,也许很快就会进行跟进。

500

在图片理解方面,值接Talk让灵光识别手机的时候,没想到它竟然一本正经的进行了编造,这个远远不如腾讯元宝和百度等产品,百度的表现最为精确。

对于荣耀MagicV5的背部,灵光直接识别错误,而且根据错误的识别机型展开了论述,在2025年这种行为确实有点拉跨。

500

腾讯元宝的识别策略更加稳健,它的这种描述更加严谨,灵光团队还要加强自身模型的能力。

500

至于百度,它则能够快速的识别出正确的机型,并且做出一定的输出。

可以看到百度输出的仅仅是文字,而且排版也一般,但是不排除后期其会增加输出的UI美化。

500

对于网友来说,选择正确的AI产品还是输出结果错误但是排版漂亮的产品?估计大多数都会选择后者。

500

目前也有网友晒出了灵光的错误解读,譬如一点点的奶茶识别成了蜜雪冰城,这个目前绝大多数的主流AI应用,基本都能正确识别,但是灵光却不行。

同时灵光对于文字的理解能力也需要加强,这些都是AI产品做好的前提,如果一款AI产品如果图片文字的理解能力都不行,那么这款产品的上限也不会很高。

500500

蚂蚁灵光团队还有很多课需要补,包括手机端和网页端的同步,多图上传,文字朗读等等,不要忽略这些基础功能,否则很难留住用户。

蚂蚁的支付宝体验也要补课

提到蚂蚁集团,其实大多数想到的还是支付宝。

虽然微信支付占据了支付行业的大部分份额,但是在阿里生态的反哺下,支付宝依旧是一款国民应用。

依托于支付生态,蚂蚁集团近几年在国际化、金融理财等方面有着不错的发展,蚂蚁集团的总部的规模也彰显了蚂蚁的野心。

通过碰一碰、小程序、短视频及灵光等产品来看,蚂蚁集团正在寻找除了支付外的新增长点。

除了AQ和灵光外,碰一碰、小程序、短视频目前均依赖于支付宝APP,这也一定程度上给用户造成了体验上的烦恼。

500

支付宝已经从一个简单的支付工具,变成了一个集"支付+理财+借贷+保险+社交+外卖+购物"于一体的超级App。这种"大杂烩"模式,正在让支付宝陷入一个尴尬的处境。

这些功能看似满足了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却也导致了功能的冗余和核心价值的稀释。这种“功能过载”不仅增加了用户的认知负担,还让核心支付体验被边缘化。功能的堆砌反而削弱了支付宝在支付领域的优势,使其逐渐偏离“工具属性”。

通过用户的评论也可以看出,目前有不少网友对支付宝比较失望,包括占用存储大,无用的功能太多等等。

从功能堆砌到界面复杂,从性能下降到用户体验割裂,支付宝的臃肿现象已引发广泛讨论,并对其市场地位构成潜在威胁。

500

支付宝的界面设计在追求“一站式服务”的过程中,忽视了“少即是多”的交互原则,导致用户操作路径变长、学习成本增加。

相比之下,微信支付通过“我”和“服务”两个入口的简洁布局,将支付功能前置并减少信息干扰,更符合用户对效率的追求。

入局的移动支付市场的竞争已从功能创新转向用户体验的精细化运营。微信支付依托社交关系链,将支付嵌入聊天、朋友圈、小程序等场景,实现了“无感支付”的体验。而支付宝的“工具+金融+生活”模式虽然覆盖更广,但场景割裂严重,用户需要主动切换应用完成支付,缺乏自然的使用动机。

此外抖音支付的崛起也对支付宝构成挑战。抖音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内容直接引导支付行为,利用内容驱动消费,而支付宝的内容生态尚未形成类似的转化效率。臃肿的产品形态使支付宝在应对新兴竞争者时反应迟缓,难以快速调整策略。

通过阿里2026财年第二财季财报来看,蚂蚁集团的利润高达83.7亿元人民币,而且增速达到了10.3%,只要稳住花呗和理财等核心业务,蚂蚁的赚钱能力不会很差。

出色的赚钱能力,也给了蚂蚁集团不断开启新业务的底气,但是AI真的适合蚂蚁集团吗?目前来看还是个未知数。

与短视频、社交及游戏来说,AI对于普通大众的刚需程度似乎更低,同时在技术层面,蚂蚁灵光和AQ的能力并不是最强的。

投放确实能拉出较高的下载量,但是能否留住这些网友,半年后也许就能见分晓了!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