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房产一哥」,转行擦边背后

作者 | 北方女王

来源 | 最人物

500

鹤岗,这座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边陲小城,因“白菜价”的房子,过去几年成为被人们反复提及的存在。

一大批人蜂拥而至,他们像离群的羊离开主流生活,在鹤岗驻足、买房、租房,试图在遥远的东北土地上,寻找期许中的自由、安逸与几十平米的居所。

可是,在鹤岗根本躺不平。

低收入与生活成本失衡,就业机会稀缺,漫长严寒天气让很多南方人难以适应……现实主义的冷硬一点点显露。

我们找到三位身在鹤岗的人聊了聊,一位是在鹤岗生活了两年,准备明年春天离开的女医生李笑笑;一位是逃离鹤岗又回到家乡的本地人小七;还有赶在鹤岗低价房风口,靠做房产中介改变人生轨迹的郑前。

他们大不相同,但都是从旧有的社会关系中挣脱的人,鹤岗成为他们人生旅程的中转站,代表着一种退路。

但退路并不意味着舒适。作为房屋中介,过去五六年间,郑前卖出了400套房子,如今,这些买房的人,留在鹤岗的却不过百。

离开的人,越来越多。

鹤岗漫长的冬天足足有半年之久,这座老旧的东北城市有下不完的雪。

人们在此间,感受着极寒天气带来的战栗,也渐渐发现这里躺不平,于是各自投身于一场蓄谋已久的逃离。

500

500

郑前的手机,再也没有像之前那般响个不停,现如今每天找他咨询鹤岗房子的,只有寥寥几人。

这座昔日被年轻人视为“乌托邦”的东北小城,逐渐恢复往日的宁静。

几年前,凭借三四万一套的房子,鹤岗一夜爆红,在上海只能买一平米空间的价格,在鹤岗却能买下一套两室一厅、坐北朝南的房间。一套房子变得唾手可得,这足以吸引一大批人前来涉足。

彼时的鹤岗,具有唯一性、猎奇性,郑前称那时的鹤岗“鹤立鸡群”。最鼎盛时期,郑前一个月最多能卖出30多套房子,江浙、四川、广东的客户群体居多。

几年之后,第一批在鹤岗买房的人后悔了,他们发现房价没涨,自己也没来住;有人来住了,觉得这里的生活节奏不是自己想要的,索性卖了。

当发现乌托邦并非想象的样子后,大批的人,决定撤离。

500

鹤岗街头随处可见的卖房广告

前段时间,郑前接到一个电话,是一对成都的老年夫妇,自称要买房子,一定要在店里见到他。

郑前表示有什么事情可以电话里聊,无需见面,他们才说了实话:几年前,他们的女儿在鹤岗买了房子,一直没来住,两个月前不幸溺水去世了。如今,老两口想要把房子卖了。

得知具体情况后,郑前帮忙办证、落户,将逝世女孩买的这套房子安置妥当。

一位2023年到鹤岗定居的沈阳小伙,花3万买了一套60平的毛坯房,没装修就住了进去,在当地送外卖。

结果在鹤岗跑外卖赚得很少,一个月前,他找到郑前,将房子卖了两万块,又回到老家沈阳送外卖。

500

在逃离鹤岗的这批人里,郑前印象较为深刻的,是与他相熟的一位中年男人——曾哥。

他是为数不多与郑前线下见过面的买家,那是2021年,曾哥亲自到鹤岗买下一间没通暖气的毛坯房,两人聊了很多,也一起吃过几顿饭。

曾哥来鹤岗之前,在上海工作,是一家MCN公司的带货运营,他坚信自己到鹤岗买套房子住上后,再开一个新账号,可以安心生活并赚到钱。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为了省钱,曾哥从批发市场买了一个简单的床,洗手盆与马桶,用开发商给的乳胶漆刷了刷墙,便草草入住。

曾哥的新账号忙活了一年,没做起来,他没了收入,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少,每天都很颓然。

500

受访者供图,鹤岗冬天的下午

偶然一天,有记者来鹤岗采访郑前,两人约到了一个咖啡店。点好咖啡后,郑前抬头发现咖啡店的店员正是曾哥。

不得不说,鹤岗这座城市很小,人与人之间没有秘密可言。

原来做自媒体失败后,为了活下去,吃上口热乎饭,曾哥便到当地的咖啡店上班,每个月3000块工资。

这次见面后,两个人再无联系,直到2023年,曾哥告诉郑前,老家亲戚给自己介绍了一份有编制的稳定工作,于是他果断卖掉鹤岗的房子,回到了老家江西。

事实证明,来到鹤岗的年轻人,想安心躺平几乎不可能。


500

过往几年,郑前基本上每年都能卖出100套房,今年他只卖出了几十套,每个月收入也缩减到一万。

他也卖了两套房子,在此之前,他总共买了三套房子,用了20万左右,如今只留下一套12万的自己住,装修一看就是砸过钱的,精致有序,阳光照进来,屋子里暖洋洋的。

500

受访者供图,如今郑前的家

来鹤岗之前,郑前是一个毛头小子,大专毕业后在广州一家汽车配件分店做销售,每个月工资4000元。

他在龙归地铁站附近租房住,那是一个城中村,居住环境相当嘈杂。

郑前本身不是一个物欲重的人,但每个月除去固定的800元房租,基础的衣食住行,到了月底根本剩不下钱。

在广州的那段日子,他过得很痛苦,心想自己就算打工一辈子,也不可能像本地人一样买上房子和车,他形容自己是“这个繁华城市的爬虫”。

直到他在网上看到,在鹤岗,花两三万就可以买一套房的消息时,这种日子才发生了转变。

500

受访者供图,郑前旧照

郑前受够了在广州的憋屈日子,迅速辞了职,退租了房子,买了超长款加厚羽绒服和棉鞋,收拾好行李箱,买了飞机票,毅然决然去到了那个完全陌生的东北城市——鹤岗。

鹤岗没有机场,郑前先坐飞机到佳木斯,再从佳木斯转火车才能到鹤岗,这是他第一次坐飞机。

从火车站出来,郑前看见漫天飞雪,树上也挂满了洁白雪花,积雪很厚。

这个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见到雪的南方人激动不已,拍了很多照片记录。

500

鹤岗火车站

回忆起那天的景象,他依然显得兴奋,郑前说在此之前,他只在春晚的广告里见过雪,北方人放着鞭炮,挂着红灯笼,年轻人裹着围巾看雪。

彼时的他,还没意识到在这之后的很多个鹤岗冬天,他都会与雪花共生。

坐在出租车往外看,郑前看到这个城市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般破败,房价虽低,煤炭资源日渐枯竭,煤矿大多关停,一些被改造成公园,但工业时代给鹤岗留下完善的基础设施。

郑前从本地人那里打听到房价最低小区的位置,他没找中介,只用了两天时间就买下一套61平的毛坯房,总价4万6。最终加上装修、家电、过户费,一共花了不到10万。

他开心得不得了,这是属于郑前的第一套房,虽然不贵,但也几乎用光了他所有存款。

500

受访者供图,鹤岗的傍晚

房子买好了,郑前躺了半个月,发现钱越来越少,便迫不得已去干活,鹤岗的工作不好找,工资很低,只能想办法在线上谋生。

他先后直播王者荣耀、拍广东人在东北遇到的尴尬事短视频,可惜直播带货只卖出一个泡脚桶,还是同情分……

郑前直播了半年多,买东西的人很少,反而咨询他鹤岗房子的人很多。只要讲房子,直播间的流量蹭蹭往上涨,人数最多的时候有5000多人,问的最多的问题是“鹤岗一套房子真的只需要几万块吗”?

他的人生即将迎来巨大转折。

500

那时,在互联网上,郑前的名字与鹤岗紧紧绑定

鹤岗当地一个房产中介看好郑前的流量,邀请他一起卖房,卖出一套房他可以拿到2000块中介费。

郑前欣然答应,他干脆只拍关于鹤岗房子的短视频,后来直接到各大楼盘里直播,找他买房子的人越来越多。

随着销量越来越大,他和人合伙开了门店,专门在网上卖鹤岗的房子,高峰时期一个月收入能达到10万。

这意味着,凭借收入,每个月,郑前就能在鹤岗买下2套房。

500

500

受访者供图,上图为郑前房产开业当天;下图为郑前旧照,当时很多人说他像毛不易


500

郑前形容这一切为阴差阳错,卖房从来不是他想要做的事情,只是被机缘巧合推着往前走。

卖房事业的高峰期是2021年,每天一睁眼,他有上千条消息要回,微信添加好友的小红点多到数不清,最后频繁到无法通过的程度,他甚至还雇了一个人帮自己管理微信。

四部手机,六个微信号,几乎全部加满,他的好友列表里装满了全国各地想来鹤岗安家的人。

500

受访者供图

白菜价的房子如同野火般蔓延,很快席卷了被大城市高房价压得喘不过气的年轻人,这座黑龙江东北部的小城市,成为他们心中的应许之地。

他们看到了希望,蜂拥而至,在鹤岗花几万块钱买下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郑前是鹤岗卖房领域的先驱者,他火了之后,本地的很多东北大姐、大妈纷纷效仿,直播卖房。

他很少会去自己的公司,因为客户绝大多数都是线上交易,郑前替客户去看房,通过视频看一下最终成交,他再给客户寄去房产证与钥匙。

500

受访者供图,给客户寄走的房产证与钥匙

在鹤岗待了5年,郑前不再害怕社交,但对于热情的东北阿姨他还是招架不住,邻居大姨总给他送各种蔬菜,过年过节还喊他到家里吃饭,都被他婉拒了。

没被改变的是饮食口味的清淡,东北菜油大口味重,这对于吃食物本味的广东人而言,难以接受。郑前在外吃烧烤也只让老板放点孜然和盐,他大多时候选择在家里做饭吃。

500

500

受访者供图,郑前自己在家做的饭,健康清淡

门店做起来了,郑前换了一套更好的房子,也买了一辆车,甚至开始自学乐器,过起了当初自己理想中的体面生活。

500

 受访者供图,如今郑前的家


500

鹤岗火了之后,外地人纷纷涌来,本地人却想要离开这片熟悉的土地。

鹤岗本地人小七今年37岁,2022年,她在“鹤岗热”的阶段离开了家乡,只因男友要去南方发展,她便放弃所有,跟随一起去了陌生的广州。

在此之前,小七在鹤岗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体制内合同工,交完保险每个月工资1500元,这是鹤岗普遍的工资水平。

离开鹤岗后,她先是在广州待了一年,又与男朋友去到了长沙生活,在当地的蒙特梭利幼儿园当幼师,师范毕业的她很擅长与小朋友相处。

500

受访者供图,小七教小孩画画

在长沙没停留多久,小七觉得南方人的生活习惯、人际交往都不适合自己,与男友商讨后,两人决定回到老家鹤岗,也在2023年结婚了。

他们并不清楚在鹤岗能有什么样的未来,只知道外面的世界不好混,在家乡起码还能舒服点。

鹤岗太小了,小到你认识的人当中总会有想找到的那个人,顺利把事办了。

500

受访者供图,鹤岗街头的路人

从小到大,小七都没有自己的房间,上大学住宿舍,毕业后与人合租,小七想有个自己的房子。

在鹤岗“买房热”的潮流中,她花13万买了一套50平的小房子。

500

受访者供图,小七曾在鹤岗买的房子

这套房子在鹤岗第一座大型购物中心比优特时代广场附近,算是鹤岗的核心位置,小七房子买的二楼,装修完才发现,自己踩了大坑。

大冬天外面零下十几度,小七家的厨房只有12度,因为房子过于老旧,地暖供不上高压,她在家里也要穿着大棉袄,毫无舒适可言,电有时也会出问题。

2021年,房子开始漏水,卫生间往下渗水,楼下的车库老板总是找她问责,小七花钱修理,一直和人家道歉。

之后这种情况频发,有一次整个二楼下水道都堵了,水又漏到楼下车库,小七张罗着整个单元楼的住户集资把管道换了,这个老小区住的都是鹤岗本地的老头儿老太太,他们拒绝掏钱。

500

受访者供图,小七买的房子漏洞百出

一个房子的三大件,供暖、水和电,小七买的房子全部踩雷。

她实在没招了,直接把自己买来住了不到5年的房子挂到了网上,卖了15万6。

小七作为本地人,都频频踩坑,更何况来到鹤岗人生地不熟的外地人,那些低价买来的房子,多是老旧小区的边角料。

漏水、暖气出问题是家常便饭,一笔笔修理费,甚至要与房子总价齐平。

500

受访者供图,小七买的老破小楼道

除了状况百出的老旧房子,还有被严重低估的机会成本。

鹤岗的就业机会少,工资还低。小七从长沙回到鹤岗后,她租了一个门面教小孩画画,勉强糊口。

小七爱吃甜品,如今鹤岗陆续开了不少甜品店,以比优特时代广场为中心,方圆一公里至少有十家甜品店,但价格不太美丽。

平日里,小七和丈夫大多在家里做饭吃,两人一起到附近菜市场买各种食材,大骨头汤、三汁焖鱼、蒜蓉粉丝、羊蝎子火锅……有时会喊上三两好友到家里聚餐。

这是他们最多的日常消遣。

小七说有能耐的都离开鹤岗到大城市了,留在鹤岗的大部分是家里有能耐的人,“像我们这种没能耐的,出去了又回来”。

500

受访者供图


500

李笑笑是牡丹江人,她来鹤岗两年了,已经开始厌倦这里的生活。

那是2023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她原本打算考研,但家里出现重大变故,父亲意外车祸去世,母亲确诊肝癌,还有两个正在读初中的妹妹,变得叛逆难懂……

很多个不幸几乎在同一阶段发生,李笑笑失去了父亲,失去了完整的家,24岁的她被现实逼迫一夜长大。

500

受访者供图,李笑笑的父母与两个妹妹

面对这铺天盖地的事情,她很迷茫,彼时家里经济压力很大,她决定放弃考研,先工作一段时间再说。

恰好这时鹤岗的一家民办医院给她打来电话,表示他们医院正需要一位神经内科临床医生,问她是否有意向。

李笑笑想都没想,答应了。

处理完家里的琐事后,她将自己所有行囊装进一个小行李箱,便去了完全陌生的鹤岗。

500

受访者供图,李笑笑牡丹江老家的家

后来回忆起去到鹤岗这件事,她认为是鹤岗给了自己一个机会,将她从迷茫与痛苦中拉出。

李笑笑在老旧的小区租了一个60平的小房子,每月房租500块。

她养了一只猫陪伴自己,取名肥波,没想到它越长越胖。

500

受访者供图,李笑笑养的猫肥波

李笑笑是个谨慎的人,她来到鹤岗后,没有着急买房子,而是一直在观望周边环境,也在观望自己的感受。

她感觉待在鹤岗看不到希望。

平日里,街上人很少,零零星星的全是老头老太太,年轻人很少,“都说现在鹤岗年轻人多了起来,我是没发现,这小地方,留不住人”。

李笑笑的职业医师证还有一本,预计明年3月份下来,等纸质证书到手后,就是她离开鹤岗的日子。

500

受访者供图,李笑笑工作的医院

对话途中,当李笑笑被问道在鹤岗这两年与之前在老家相比,在哪里生活较为开心。

“都不太开心”,这个回答让人感到意外,还伴随着一声叹息。

她从小生活在农村,后来一步步到了县城,又去到大城市读书,结果又回到了一个小城市,心里落差很大。

鹤岗给李笑笑一种踏实又安逸的感觉,她害怕这种舒适感,更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与生活。更重要的是,她还需要赚更多的钱。

500

受访者供图,李笑笑每天去医院上班的必经之路

如果没有家庭变故带来的各种压力,物欲极低的李笑笑在民办医院每个月一万元的收入,于鹤岗而言,妥妥的高收入人群。

但母亲治病需要钱,两个正在读书的妹妹需要钱,她不仅每个月固定往家里寄钱,在很多事情上,她需要替母亲处理。

家庭接二连三的变故,让李笑笑深刻体会到生活的伤痛,她总是郁郁寡欢,唯有聊起吃的,才会展露出高能量,她最爱吃鹤岗的特色烤串肥瘦加糖。

500

受访者供图,左下角为肥瘦加糖

下了夜班回家补完觉,她在屋里里吃着肥瘦加糖、烤猪梅肉串,肥波就在窗外的栏杆平台上晒太阳。

在那一刻,它们都属于李笑笑。

500

受访者供图,李笑笑养的肥波在窗外晒太阳


500

五六年前,鹤岗买房这件事,与其说是冲动的选择,不如说是一场集体性的乌托邦想象。

这种渴望如此强烈,以至于让人们忽视了潜在的风险。

500

受访者供图,郑前准备给客户寄走的房子钥匙

鹤岗的医疗水平相对落后,身为临床医生的李笑笑,对此深表认同,如果遇到较为严重的患者,她会建议他们到哈尔滨或者佳木斯就诊。

本地人小七对鹤岗医疗有着深刻体会,她的母亲2023年突发脑梗,去到本市最大的市立医院,结果拍核磁检查排到了第三天……住院后医院竟没有药,需要病人去外面药店买回来给注射。

她的父亲去年除夕那天,也脑梗了。

鹤岗持续很久的极寒天气,老年人更容易突发心梗、脑梗这类疾病。

500

受访者供图,鹤岗冬日的街头几乎没人

鹤岗的招聘网上,服务员、勤杂工、电话客服是最常见到的职位,除非是线上工作者,否则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很难。

这里缺少工作,也缺少生活。

鹤岗的娱乐活动很少,如果是夏天,郑前会到郊区果蔬采摘园逛逛,吃农家乐;冬天他就到滑雪场滑雪,平日里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家里。

500

受访者供图,郑前在草莓采摘园

郑前想购物,也基本是线上消费,鹤岗可消费的地方不多,“我如果想买一些稍微好点的食材,比如牛排啥的,我都习惯在网上买”。

鹤岗第一家霸王茶姬,也是在去年才开,至今没有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也没有海底捞。

当地人多会去食杂店买日常需要的东西,像小时候的小卖部。

500

鹤岗随处可见的食杂店

鹤岗,是一座与雪共生的东北小城。

洁白的雪花在无声中,承载着人们的愉悦、失落与日复一日的平淡。对生活在鹤岗的人而言,一年之中有一半的日子都是冬天,冷到刺骨。

与郑前对话途中,他试图向我证明鹤岗的严寒天气并没那么夸张,不会影响到日常生活。

他喊了小爱同学一声,我们便得知鹤岗当天气温是零下7度——3度,室内温度则是25.8度,只要不出门,待在屋里相当温暖。   

只要交得起暖气费,就不会太艰苦。

500

受访者供图,郑前的家

鹤岗的低房价如同甜蜜陷阱,被严重低估的生活成本、就业成本……一旦线上工作丢了,几乎没有后路。

郑前深知自己作为鹤岗房产中介的先驱者,已经来到这个行业的末期,国内低价房的城市越来越多,鹤岗早已失去唯一性。

他再也不可能回到2020年的那种盛况,一天消息回不完,一天成交十几套房子……

500

受访者供图,四年前郑前在公司门口

今年的生意比去年下降了一半,做自媒体出身的郑前正在寻找出路。前段时间,他拍美食类短视频,效果甚微。

郑前计划明年开几个新账号,拍各种类型的视频,最近他忙着健身练肌肉,每天醒来第一任务就是健身。如果能练成网上那种很夸张的大肌肉,他会转型拍擦边视频。

郑前很坦诚,他直言自己的脸已经整了很多地方,“我整容整到现在,动了很多地方,整张脸其实已经变了”。

500

受访者供图,刚开始健身时的郑前

他想离开鹤岗,但不是现在。

郑前奋斗的目标,是有一天可以在广州买房,他坦言自己心里永远觉得广州好,湛江好。

最近他总是被鹤岗本地人骂,说他一边赚着东北的钱,一边觉得南方好。

郑前表示自己不会为了卖房就忽悠网友,他的视频里没夸过一句鹤岗好,只是说鹤岗是一个正常生活的城市,不像网上讲得那么破旧,生活配套正常。

500

 


500

人们总说鹤岗没有未来。

但鹤岗的故事正在全国各地复制、轮番上演,辽宁阜新、黑龙江鸡西、山东乳山……都可以花几万块就买上一套房。

当人们纷纷逃离鹤岗时,鹤岗本身也在发生变化,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GDP268.1亿元,同比增长6%,居全省第3位。

鹤岗萝北机场正在建设中,预计2027年竣工,建成后将连接北京、上海等枢纽城市。

改变还未发生,逃离已经相继上演。

500

受访者供图,下雪的鹤岗 

鹤岗这座边陲小城,总是笼罩在白雪之中,死寂的寒冬无比漫长。

人们走在地上习惯听到棉鞋底与雪撞击的声音,冷风刮起,头发丝儿、睫毛上瞬间结上一层薄霜。

500

堆满积雪的鹤岗街头

这里的夜晚来得格外早,往往下午三点多天就黑了,天边的云被暮色一点点吞噬,毫不留情。等到晚上八点,整座城市鸦雀无声。

李笑笑偶尔会去鹤岗的舞厅看看,里面仍旧是九十年代的装潢,场地很小,去一次几块钱,廉价的彩色灯球不停变换着颜色,像是回到她童年那个昨日世界,屋外是寂静的夜晚。

昏暗灯光下,放眼望去全是步履蹒跚的老人,浑身上下都是过时的潇洒风姿,他们相拥着走入舞池,李笑笑落寞而归。

走在飘雪的鹤岗街头,她知道自己离开的日子不远了。

点击「最人物」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