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操蛋八卦让我想起让球往事,集体主义口号下的现实荒诞

最近樊振东全运会夺冠的新闻,长时间出现在我各种时间线,看多了乒乓球这些八卦故事,内心还真有点感慨不已,两句话,第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500

第二句,我命由我不由天。

500

搞错了,是这个,才配得上樊振东。

500

关于樊振东如何在巴黎奥运夺冠,又如何后来宣布退出,然后又如何去了德国打球,今年参加全运会十战全胜,2次击败领军人物,真是一个大写的服。

逆天改命,不外如是。

在逆境当中寻找光明,在压抑之中奋斗不息,如此昂扬向上的精神,格外吸粉。也很很多人能够共情。

相比之下,另外一块巴黎奥运乒乓球单打金牌得主,陈梦的故事,就不是那么热血沸腾,毕竟她已经是第二次奥运金牌,年过30岁老将,中国乒乓球历史上,在她这个年纪,还能打奥运单打的都没有几个,更不要说还夺冠。

然而,陈梦这个奥运周期的委屈,似乎比樊振东还要严重。看了网上各种传闻,真真假假,各种分析,也是扑朔迷离,真相或许我们外人永远不能得窥全貌,然而已经披露的各种蛛丝马迹,足以让人不胜唏嘘。

500

总而言之,一句话,如果说樊振东被刻意打压,是为了给某太子让路,陈梦也是一个道理,指向对象也很明确。

这一对,就是网上饭圈含量最足,被称为什么组合的巴黎奥运混双金牌得主。

为什么会有如此恩怨情仇?

最终指向一个事儿,据说巴黎奥运有内定让球。

关于这个事情,上一个上了热搜的消息,某圈内人士说巴黎奥运据说预定了热气球夺冠庆祝

500

这个传闻,据说十有八九,是不是包熟的瓜,大家自己分析。

网上反正有粉丝放出其他相关照片,为某两位组合夺冠庆祝,提前准备的相关限量款礼品,最后砸手上了。

500

细心的观众,应该还记得当时还闹出过乌龙事件,某些宣传物料,提前爆出

500

这一切,都指向了内定让球。

但是,陈梦没有答应。或者说口头答应了,最后在赛场上啪啪打脸。

另外,男单那边,据说也有内定情节,只不过某领军人物倒在了32强,根本没给机会。

一声叹息。

不知道是樊振东幸运,还是陈梦不够幸运。

说到陈梦,得提她的老前辈,也姓陈,陈静,中国乒乓球第一个奥运会单打冠军。她的故事也是那么唏嘘不已,阴差阳错,波折不断。

88年汉城奥运会,乒乓球项目首次进入奥运会,男子最终没拿到金牌,略过不提。女子组这边,当时4强有2组,一个是陈静对外协选手,一个是焦志敏和李惠芬队内内战,教练组分析陈静很可能打不过外协选手,而这边李惠芬对外协胜率最高,于是让焦志敏让球,没想到陈静愣是赢了球。

500

事已至此,为了安抚,就约定陈静继续让球,回来好处大家都有。

陈静表面答应,实际上了赛场也是实打实打球,把队友打蒙了,于是夺冠。

但最终陈静难以在国家队立足,只好出走。

而陈静之所以能够参加88年奥运会,是前一年发生了另外一次让球事件,那一次有更加鼎鼎大名的选手,后来改名小山智丽的何智丽

500

不同的是,陈静2次都受益,功成名就,退出国家队完事。

小山智丽则受了极大刺激,宁愿背负叛徒名号,也要在广岛亚运会上击败邓亚萍,不知道这背后到底是多大心气。

俱往矣,30多年弹指一挥间,多少红尘往事,都已埋葬。

想不到,让球的传统,始终停留。

为什么要让球?

曾经我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要让球?

后来看多了这些传闻,大概明白了。

某教练说过一句话,你能拿冠军不是你牛逼,中国队个个都能拿冠军,想让谁拿冠军,谁就是冠军。

那么,到底让谁拿冠军呢?

这背后就有非常复杂的利益考虑,比如首先,奥运赛场要让能够赢外协选手最有把握的那个去赢球,这是国家任务,必须百分百保证,所以必须让球,所以在奥运年必须要根据状态来看怎么让球,然后有了奥运让球,其它场合就得还回来,还有队内各种山头,今天你让了我,明天我得让给谁,面子都得给,还有一个论资排辈的过程,1、2、3、4、5...凡此种种,于是有了各种让球。

总而言之,要保证集体利益。最大的集体利益就是奥运金牌,然后是全运会的金牌,该怎么分配,有太多利益要交换,于是就有了太多的让球。

而到了今天,为什么要内定给某组合让球呢?是因为这俩组合,是某教练团队花费大力气打造的偶像组合,如果巴黎夺金,能够最大化商业利益,能够给乒乓球队带来更多利益。当然,还因为这是某金牌教练常年把持国家队,某种程度上已经把国家队变成了他的私人领域,他是太上皇,他想让谁拿冠军,就是谁,这是一种权力欲,这是一种掌控力。

只不过,打着一个集体利益的旗号罢了。

而事实上,乒乓球的历史上,那么多的让球,确实背后都是各种山头的集体利益交换。

问题在于,谁成为了受伤害的对象?谁成了必须牺牲的工具人?

当年小山智丽不堪忍受,当然她自己其实也是被陈静让球的受益者,为什么后来要反?可能还有其它故事。

所以,在这个体系中,哪怕奥运冠军都是棋子,任人摆布。

一将功成万骨枯,站在最高领奖台的是这些,背后还有多少陪练,是更纯粹的工具人呢?

当年有一个小山智丽去了日本,现在还有一个张本智和,现在几乎是中国乒乓球最大对手,他的父母是四川省队和国家队边缘人物,讨口饭吃去了日本,本来只是打打短工,没想到生的儿子天赋这么好,所以就入籍了日本。有人问,为什么不回国?

当年的小山智丽据说去看过少年张本,说你这样的天赋,中国遍地都是,根本没有出土之日。

500

所以,某教练说的对,想让谁拿冠军,谁就是冠军,就看给不给资源,给不给舞台,给不给机会。

张本智和这种天赋,在日本队都能成长为中国队奥运会最大威胁,这说明了啥?

太多人都有天赋,中国乒乓球队从来不缺天赋,最终能不能打出来,就是看有没有那个命,有没有得到那个机会,这里面的考量很多,当然要看个人努力,个人打拼,但更重要的,是怎么安排。

只不过时代毕竟不同了。陈梦为什么不听这个安排?因为她家里太有钱了,她有这个底气去对抗某些不乐意的事儿。

如果当时樊振东真的在决赛面对了内定队友,他能不能不让球?恐怕很难说。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喜欢奥运会,有太多不纯粹的东西在里面。当然不是说中国队啊,美国也有美国的烂事,就不说哪个国家了,光是一个兴奋剂,到现在奥委会整明白了吗?

都是些啥啊?都是国家荣誉闹的,都是集体利益闹的,都是打着集体主义旗号,然后你就必须要怎么样,像士兵那样服从命令。

那么,谁来考虑这些工具人的心情呢?当年的何智丽,现在的,现在好了,时代不一样了,不像过去那么夸张了。

但是,这套体系运转逻辑并没有改变。

什么逻辑?都是为了集体利益,但是还有一个前提,这个集体利益也要和领导的利益符合,掌控者可以打着集体主义旗号,因为他就代表集体,只有集体利益和领导利益一致,这套体系才能运转下去,如果个人利益和领导利益不一致,到底该怎么办?

你不想让球,你还要不要在这个体系混下去?

这就是奥运项目举国体制的弊端所在。

所以,真的没意思。看多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再次深深觉得,奥运金牌表面光鲜背后,有多少辛酸和泪水?

不仅是这次乒乓球故事,去年这个时候,女子体操上了热搜那个事儿,也是有多少委屈和不公?

500

奥运金牌,看似是为国争光,最后无非成了某些人的政绩,成为他们往上爬的功劳,而一将功成万骨枯背后,是多少人的牺牲,默默无闻,也没人关注。

我希望有一天,所有的运动,都能是像足球职业化,篮球职业联赛,网球大满贯赛事那样,所有人都有一个公平奋斗的机会,因为商业化赛事,从来不可能存在指定,从来不可能存在让球,有的,只是公开的竞争,虽然残酷,但是公平。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