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来都来了,喝一口慕塞莱斯再走!

在新疆的葡萄架下,藏着一种能“说话”的琼浆——慕塞莱斯(又名木塞莱斯)。它不是超市里透亮的瓶装葡萄酒,而是被新疆老乡捧在手心的“生命之酿”,是唐诗里“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原型之一,更是高昌王朝献给大唐的“西域秘宝”。今天就带你解锁这款自带千年故事的新疆味道!


先划重点:
这不是普通葡萄酒,是“会呼吸”的非遗
第一次喝慕塞莱斯的人,都会被它颠覆认知——颜色像融化的琥珀,带着点天然的温润浊感,不像工业葡萄酒那般“清澈见底”。

别怀疑,这正是它的灵魂所在!这种介于葡萄酒与葡萄汁之间的佳酿,已经在新疆的戈壁与绿洲间流淌了2000多年,2010年,慕塞莱斯酿造技艺被列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一滴都装着新疆人的生存智慧。

酿酒现场像“魔法秀”?
这些操作太硬核!
慕塞莱斯的酿造,堪称一场“靠天吃饭+凭感觉发挥”的民间艺术。
没有标准化生产线,全靠酿酒师傅的经验与心意,流程说起来简单,细节却藏着大学问:
葡萄打底:首选天山脚下的优质葡萄,光照足、甜度高,摘下后得立刻剥去皮籽,只留饱满的葡萄汁——这一步是为了让酒体更温润,避免涩味干扰。
火上熬煮:把葡萄汁倒进大铁锅,用文火慢慢熬煮,蒸发掉多余水分。这时候整个院子都飘着甜香,连路过的蜜蜂都能绕着锅转三圈!
秘方加持:最有趣的环节来了!不同地方的“加料”简直是脑洞大开:阿瓦提人可能放些枸杞、肉苁蓉养生;和田人爱加玫瑰花,让酒自带花香;更绝的是刀郎人,会把烤得喷香的全羊放进酒里,让肉香彻底融入酒体,酿成的酒被称为“肉酒”,营养价值直接拉满!
听声辨酒:密封发酵的40天里,酒缸会变成“发声大师”——时而产生水煮开时“咕噜咕噜”的气泡声,时而发出像小鞭炮“砰砰砰”的轻微胀缸声,经验老到的师傅贴耳一听,就知道酒的发酵程度够不够,比检测仪还准!

喝一口就沦陷!
这味道藏着人的脾气与心情
别以为慕塞莱斯只是“土法酿酒”,它的营养和风味都藏着惊喜:酸甜平衡的口感里,带着葡萄的本味和辅料的香气,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花青素,维生素和铁元素,抗氧化活性甚至比VC还高。
新疆老乡常说它是“药酒”,天冷喝一碗舒筋活血,肠胃不舒服时抿两口也能缓解,是实打实的“养生甜酒”。

更奇妙的是,慕塞莱斯的味道是“私人定制”的。
在阿克苏阿瓦提县——真正的“慕塞莱斯之乡”,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酒缸,年轻人酿的酒带着冲劲,喝着让人热血沸腾;温和的老人酿的酒则醇厚绵长,入口顺滑不呛;正在恋爱的姑娘酿的酒,连回甘都带着玫瑰般的甜意。
每一瓶酒都印着酿酒人的性格,这是工业流水线永远复制不了的温度。

从王朝贡品到百家共享,
这杯酒装着丝路温情
在刀郎人的古老习俗里,曾有热闹的慕塞莱斯狂欢节:每家献出一坛好酒,倒进大陶缸混成“百家酒”,全族人围着酒缸共饮,象征着消弭隔阂、团结一心。

长辈会说:“喝了这碗酒,烦恼就随酒气散了。慕塞莱斯早已不只是饮品,更是新疆人传递情感的纽带。

▲图片来源:穆塞莱斯亚克西 雷中峋
如今,阿克苏阿瓦提县的工匠们依然坚守古法,让这千年技艺得以传承。
它不像名贵红酒那样讲究排场,却在葡萄的甜、辅料的香和人的温度里,藏着新疆最本真的生活哲学。
下次去新疆,别只盯着烤全羊和手抓饭!饮一碗刚酿好的慕塞莱斯,就着夕阳和歌声抿一口——那是穿越千年的甜,也是新疆人最真诚的待客之道。
对啦,未成年禁止饮酒哟~
-END-
主 编:穆尼热
副 主 编:努尔扎代木、热依莎、麦迪娜依
版 块:迹忆新疆
版 主:阿依波塔
作 者:依力法尔江·阿力甫
校 对:乃赛拜
排 版:迪拉热
后 台:如克亚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从新疆来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