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具争议的电影之一,可算上线了

作者 | 我是影小妹

  今天来聊一部本月最强电影。

500

  也是在青龙奖上让孙艺珍摘走最佳女主角奖的,由韩国著名导演朴赞郁执导的——

  《无可奈何》

500

  影片的主角柳万洙,是造纸行业名副其实的资深技师。

  二十五年来,他凭借精湛的技艺和勤恳的工作,不仅赢得了“年度最佳造纸人”的荣誉,更搭建起了令人艳羡的中产生活:郊外的美式别墅是他亲手翻新的童年故居,里面住着美丽的妻子美莉、一双可爱的儿女,还有两只陪伴左右的宠物狗。

  美莉无需为生计奔波,专注于网球、舞蹈等提升生活品质的爱好;女儿有着大提琴天赋,被老师称作“天才”,接受着精英化的艺术培养;柳万洙自己则钟情园艺,打理着种满绿植的阳光房,订阅专业杂志,将生活过得精致而体面。

500

  对柳万洙而言,这份工作不仅是谋生的工具,更是职业荣誉、男性地位的象征,是支撑起整个家庭体面的核心支柱,他曾幸福地感叹:“人生圆满了”。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打碎了这份安稳。

  公司被美方并购后,新管理层为推行自动化生产,毫不犹豫地解雇了大批老员工,二十五工龄的柳万洙未能幸免。

  失业后的十三个月里,曾经的行业精英只能靠超市兼职勉强糊口,家庭经济状况急转直下,连精心守护的别墅都面临被抵押的危机。

  他尝试重新求职,却发现自己早已与时代脱节:MBTI测试、压力面试、“说出你的缺点”这类陌生的问题让他手足无措,空窗期过长、年龄偏大让他在竞争中屡屡碰壁。

500

  更让他焦虑的是,与他竞争同一造纸厂岗位的,都是行业内的佼佼者,资源分配不均的现实下,“你不干有的是人干”成为悬在他头顶的利剑。

  妻子一句“老公加油,干掉他们”的无心之语,却在柳万洙心中埋下了邪恶的种子。

  为了夺回赖以生存的工作,保住苦心经营的中产生活,他决定用最极端的方式清除所有潜在竞争者。

  他伪造招聘广告筛选目标,将三位最具威胁的竞争者列入杀人名单,一场近乎“项目管理式”的杀戮计划就此展开。

  柳万洙的第一个目标,是同样有着二十五年造纸业经验的具范模。

500

  此时的具范模正深陷失业后的颓唐,每日酗酒度日,与妻子雅拉早已貌合神离。

  雅拉对过往浪漫的追忆、对错过咖啡店经营机会的耿耿于怀,以及隐藏的出轨事实,都让这个家庭充满裂痕。

  柳万洙在探查过程中,对具范模的境遇感同身受,甚至因发现雅拉的出轨而心生恻隐。

  但最终,杀意还是压倒了犹豫。

  他闯入具范模家中,将高性能音响开到最大以掩盖枪声,混乱中,柳万洙一枪击中具范模的肩膀,而积怨已久的雅拉竟补上致命一枪,击穿了丈夫的胸口。

  三人在震耳欲聋的音乐中嘶吼争论,上演了一出荒诞又黑色的喜剧。

500

  第一次杀人的混乱并未让柳万洙停手,反而让他的计划变得更加周密。

  第二个目标是有个女儿的高始朝,柳万洙先到对方打工的鞋店搭讪,以同为造纸业下岗人员的身份拉近距离,降低对方戒备。

  在高始朝下班的必经之路上,他佯装汽车故障拦下对方,趁其不备举起了枪。

  尽管瞄准瞬间仍有犹豫,但高始朝的逃跑已为时过晚。

  柳万洙将尸体带回自家花园,原本打算分尸的他最终选择用园艺捆扎的方式,将尸体埋在树下,庭院里的绿植从此成为罪恶的遮掩。

500

  第三次杀戮,柳万洙已然完全蜕变。

  目标崔善出表面成功,实则深陷家庭危机,柳万洙潜入他的郊外别墅,果断将其杀害,并巧妙地伪装成酒后意外的现场。

  此时的他,动作利落、计划缜密,内心的挣扎早已被对生存的渴望吞噬,人性在一次次杀戮中逐渐沉沦。

  与柳万洙的杀戮并行的,是他家庭危机的同步发酵。

500

  第一次杀人后,重回职场的美莉与他的情感裂痕不断加深;第二次杀人后,儿子因偷盗被警察带走,还曾目睹父亲半夜鬼鬼祟祟的身影,负责系列凶案的警官登门调查,让这个家庭面临暴露的风险;到第三次杀人时,心思缜密的美莉已通过蛛丝马迹猜到丈夫与凶案的关联。

  但这个家庭没有分崩离析,反而在危机面前紧紧抱团:

  美莉安抚儿子、应对警方盘问,用完美的演技掩盖真相;

  柳万洙则与雅拉隔空配合,让警方最终认定是具范模杀害高始朝后畏罪失踪,系列凶案就此草草了结。

500

  影片的镜头语言极具朴赞郁的个人风格,凌厉的蒙太奇将柳万洙的职业危机与家庭危机紧密捆绑。

  美莉探查土坑与柳万洙处理尸体的交叉剪辑、院中挖坑与美莉睡觉翻身的叠化镜头、枪声与舞会的错位拼接,都极大提升了叙事效率。

500

  而雅拉将“秋本描图纸”误说成“冈本描图纸”、夫妻吵架时互夸“你太美丽了”“你也很帅气”的荒诞对话,又为黑暗的故事增添了几分黑色幽默。

  腐烂的牙齿、掩藏尸体的绿植、女儿从未展示过的大提琴技艺等意象,处处暗示着主人公充满焦虑与不确定性的生活。

  最终,柳万洙成功重返造纸厂,别墅保住了,儿女的教育得以继续,两条被送走的宠物狗也回到家中,看似一切都回归正轨。

500

  但这份“圆满”是用三条人命换来的,是用灵魂与道德为代价守护的幻象。

  片尾,造纸厂智能生产的场景在字幕中缓缓展开,巨大的机器面前,人类显得无比渺小。

  柳万洙曾经引以为傲的经验与手感,在自动化系统面前毫无竞争力;他拼尽全力保住的岗位,随时可能被更先进的算法取代。

  就像公司负责人两次说出的那句“这也是无可奈何的”,既道尽了柳万洙失业时的无助,也暗示了他未来命运的飘摇。

  《无可奈何》最锋利的地方,在于它没有将矛盾简单归结为个人善恶,而是指向了更宏大的时代困境。

500

  柳万洙并非天生的恶人,他只是一个被阶层焦虑逼入绝境的普通人。

  中产阶层的脆弱性在影片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脱离了底层的温饱挣扎,却未拥有上层阶级的资本壁垒,工作是他们唯一的依靠。

  一旦这份依靠崩塌,体面的生活、社会的尊重、自我的价值都会随之瓦解。

  而在技术迭代的浪潮下,他们赖以生存的知识与技能迅速贬值,所谓的“反脆弱”能力远不如底层群体——他们难以放下身段从事“低端”工作,只能困在自己的职业轨道上,直至被时代淘汰。

  影片与《寄生虫》构成了当代社会的一体两面,后者讲述底层对上层的反攻,前者刻画中产对下滑的恐惧。

  但两者本质上都是家庭间的内部倾轧,是资源匮乏下的生存之战。

500

  柳万洙将同为失业者的竞争者视为敌人,用底层互害的方式换取自己的生存空间,这种“卷王”的终极形态,正是现实职场内卷的极端化呈现。

  我们或许不会像柳万洙那样走向极端,但谁又没有过类似的焦虑?担心失业后的生活崩塌,害怕拼尽全力仍无法留住现有的一切,在“不进则退”的社会规则中疲于奔命。

  朴赞郁用这个荒诞的故事发出追问:当技术进步必然伴随着一部分人的被淘汰,当阶层流动的通道逐渐收窄,那些“更慢、更低、更弱”的人,他们的坠落真的只能用“无可奈何”来搪塞吗?

进入电影杂志——为你发现更多好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