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该拿今天的环境去看历史【复旦葛剑雄】

文字版:

      怎么看吴三桂,洪承畴。

      首先我讲洪承畴,洪承畴当时投降清朝,那从道德上,从价值观上应该否定,用不到为他辩护。而且事实上乾隆皇帝已经讲了,这些人当年归降大清不无微功,小功劳还是有的,毕竟大节有愧,在传统价值观上面,连乾隆都把他否定了。

      投降就是投降,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来看看,他对历史进程是起了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我们评价一个事不能只看它的目的,还要看它后果。那么应该讲,积极消极都存在。从积极方面来讲,他帮助清朝更快实现了统一,“避免了更长的战争和杀戮”,但是问题是这个事情不是必然的。另一方面他也起了消极作用,如果他不投降,明朝继续能够坚持,也许明朝可以把清朝控制,重新恢复山海关外面的统一,这两种可能都有的。如果他坚持不投降,那么也存在另一种可能,明朝灭了清朝,因为清朝当时毕竟在关外一隅之地,或者说明朝跟清朝之间,达成一个力量的平衡,以山海关为界,这个可能也是存在的。所以他起的积极作用跟刘邦相比不同,因为刘邦最后的结果就是加快了统一,而且出现了汉朝政权。洪承畴当时这样做还不是必然的。那吴三桂他再有多少理由,他投降清朝都是不值得肯定的。你说因为他的父亲吴襄收到李自成迫害,他的小妾被刘宗敏夺了,凭这个理由,一个人就可以背叛自己的国家吗。从这一点上,没有什么好为他辩护的。至于他投降清朝,对历史是不是起积极作用,也未必。因为当时并不是清朝必定要取得胜利的,要是没有他和清军配合,对李自成军队发动突然袭击,那么未必清朝就能够那么顺利入关。这个跟战争后期,为了避免损失去投降还是两回事。何况他最后自己又重新起来,表面上打的旗号难道是为了恢复明朝吗。那完全是为了个人重新造成动乱,还有他对永历帝那种斩尽杀绝,这已经是超出了历史可能容忍的范围了。

       原则是一样的,但是具体人物要具体分析,不要一概而论,我们一定要放在当时的环境里面,而不应该拿今天的环境来看历史。当时的局限性我们不能苛求,但是一般性的历史评价标准,我们不能随意改动。

       比如说现在有些人因为讲民族团结,讲到现在中国统一,就连金人入侵都不能讲了,岳飞那么就不是民族英雄,那么秦桧也不能讲卖国。你看现在不是一家人了吗。那么这个理论存在,也就是当年抗战期间那种汉奸理论。我们今天讲,原来金朝地方跟宋朝地方都是中国,这是事后的事,在当时他们是两个国家,卖国就是卖国了,爱国就是爱国。你不能要求岳飞在爱宋朝的同时去爱金朝。如果都用今天,那屈原楚国灭了不是很好统一了吗,当时屈原楚国被灭,他爱国就是爱自己的国。也不能说因为今天秦国也是中国,要求屈原就拒绝斗争爱国。那要这样,那我们今天还需要抵御侵略吗,今天还需要爱国吗,因为将来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不能以未来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包括美国包括俄国,那我们今天就去提前爱它们,提前把他们对待像中国一样,这可以吗

视频B站ID:BV1YEycBNEiN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