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历,靠诈骗混成博导?深扒江苏科技大学郭伟骗局
01、知名院校首席科学家,竟是科研诈骗?
高中学历一路混成博导?
最近一个学术圈大瓜震惊全网!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郭伟,被爆出履历上每句话都是假的!科研领域里,一个纯纯骗子竟能混到如此高度!

网传他本人仅仅是高中学历,却带博士生带了两年??据说骗走了年薪140万+安家费300万+科研经费500万,近千万的损失啊!

网传聊天截图
11月18号,江苏科技大学官方回应,确有其事。这么抽象离谱的事居然真就是真的?!

郭伟到底是哪路神仙?怎么就引得江科大为其折腰了?我看了下,他的履历确实十分辉煌:高考状元,师承院士,澳洲日本德国三国深造,德国国家科学院、俄罗斯工程院、江科大材料学院三院聚顶。

郭伟履历盘点
各种title也是吓死人!下面向你走来的是:

以上是我从郭伟通稿中扒到的荣誉汇总版
2023年自江科大引进后,成果无数,采访丰富,堪称纳米材料的领军人物!再加上他这强者的发型,确实很有首席科学家的风范。

郭伟部分夸夸文展示
结果这么一份金光闪闪的牛逼简历,被人扒出来是假的!他疑似只有高中学历?!
我真是满脑子问号!!谁引进的?是怎么背调的?我朋友相亲相到硕博都会先去ResearchGate查下对方的论文!院领导面试的时候也听不出他是水货?学生讲组会的时候郭导能听懂吗?这些实验室照片都是摆拍吗?给他写采访稿的人真就听着他一通忽悠?

今天我就来深扒这份博导履历中的诈骗细节,和大家一起看看,这位郭首席究竟有多能编。
02 细品造假历程,郭首席究竟有多能编?
纵览郭首席的造假史,我发现他的骗术施展主要集中在这三个方面:
1、履历造假
高考状元身份是假的:他声称自己1994年作为陕西省高考状元考入西安交通大学材料专业,师从周惠久院士。
94年陕西理科状元是能查到的!不姓郭,人家叫楚怀湘,去了清华大学电机系。

出自陕西政府公报
不过周惠久院士是真人,而且确实从1958年开始在西安交大工作。

可见郭首席虽然自己经不起背调,但故事中的人物背调还是下了功夫。在他给自己的设定里,他以区区本科生小白身份,拜入85岁院士门下,从此开启纳米材料科研之路。
国外求学经历难以考证:他自称1998年赴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跟随导师Judy Raper从事纳米能源电池研究。2000年又前往日本九州大学攻读博士,师从山木准一教授。
卧龙岗大学,虽然听着像是诸葛亮创办的,但确实是澳洲的大学。Judy Raper也真实存在,还担任过卧龙岗大学副校长。

日本九州大学、山木准一教授也是真的。去九州大学学材料也很合理,我有个学材料的吃瓜朋友表示

可见此人或许学历是假的,但他编的导师都是有理有据的。
国外科研机构职位是假的:他声称2006-2023年,自己任德国国家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及三一集团欧洲公司总工程师。
德国国家科学院的官网记录了从1652年至今的所有成员,我查了下,总共12名中国人,没有郭伟

而三一集团欧洲公司,据媒体调查有郭伟,但是个同名的郭伟

虚构各类金光闪闪的title:“美国金属材料学会杰出科学家”、“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用科学家”、“NASA Nano50 Awards 获得者”,名单里都没他;“德国洪堡青年学者”,编都编不对,人家那就叫“洪堡学者”!
“国家重大人才工程A类创新人才”、“江苏省“333”工程首席科学家”,我无从查证;“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获得者”,这可是国务院五大奖,他竟然也敢编……
2016、2013年确实都有郭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但都是同名的郭伟,不是他。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倒是真的,但这个院士据说几十万可以买一个……

总之郭伟的履历真真假假,别人的部分都是真的,他的部分基本是假的...
2、成果造假
郭首席的科研成果斐然,据报道曾发表SCI论文170多篇,提出“孪晶界密度与强度非线性关联”理论,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被国际同行称为“郭氏模型”。但我按这个条件根本没有搜到他的论文。

军书十一卷,全都不是他的论文
但你要抛开专业方向不谈,在知网,有1.26w篇郭伟;在Web of Science上,有1.3w篇郭伟。不知郭首席是哪位郭伟?

郭首席来江科大后也是再创辉煌,研发出了“超低温高强韧钛合金”!但还是原汁原味的0数据0图表,全平台的通稿都是靠着几张摆拍图行走江湖

郭首席的移液枪还是大龙,太简朴了
通稿中提到,有院士评价郭首席的成果“为全球深海装备的可靠性树立了新标杆”。但不同通稿中提及的院士还不一样??难道是两位院士独立提出了一致的点评??太有默契了...

疑似编撰两位院士言论之余,有爆料称郭首席本人甚至还准备冲冲院士?真是院院相报何时了...

3、细节造假
郭老师虽然造假,但从不心虚
他曾多次接受媒体采访,讲述自己的求学故事。

我仔细拜读了下《郭伟|操作粒子引发科学世界的微观巨变》一文,立马被郭导的文学素养折服了!

他非常擅长揣摩人物动机,合理化故事走向。比如作为高考状元,毕业去读西交大材料,是因为提前和老师深入交流过。

擅长描绘场景,用生动的语言编织出师生相处的温馨画面。与纳米结缘,是源于周惠久院士随口列举的例子,恩师播下种子,弟子生根发芽,多美好的画卷。虽然人周院士应该没这么说过。

还不忘给导师编写金句,增加人物记忆点。说自己的导师山木准一教授有一句时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考虑到山木教授是日本人,这句日语是“自分が扱われたいように他人を扱い、誠意を持って古他人に接してください”,如果山木教授时常把这么一串挂嘴边,那他唇部承重能力还蛮强的。
还会编写戏剧冲突,讲述自己和同仁吵架老师表态的故事,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令人身临其境。郭老师这信念感太强了!

我敢说郭老师行骗前,起码给自己写了5000字的人物小传!
履历、成果、细节,全方面都详实到位!这等编瞎话的能力,郭老师要是去骗老头老太太,卖卖假保健品,估计都能当销冠(不是)。
而他却毅然选择了挺进科研圈,在院士专家教授们的审视中往上爬!我真不知道他图个啥,也许郭老师有自己的学术追求吧。
03、一些个人想法
作为一个搞过科研的人,我刚刷到“高中生冒充博导”这事时很震惊。
因为我觉得科研圈是最难履历造假的。你上过什么学,发过什么论文,拿过什么奖,这都太容易识破了吧!
而且科研得有硬功夫吧,你有没有实力三两句话就能问出来啊!我当年面试直博,老师一个问题就把我问得屁滚尿流。郭伟当了博导,如果啥都不懂,竟能瞒过所有人两年?你去冒充博美都比冒充博导容易吧?
但现在想想,郭伟肯定是有备而来。我估计他还是恶补了材料学知识,不然超低温高强韧钛合金这种词,你换个完全不懂的人,念都念不顺。
我甚至脑补了郭首席这几年白天在实验室行骗,凌晨4点偷偷起来自学《材料学导论》的场景。你见过凌晨4点的江苏科技大学吗,可能郭老师见过。

此外我也在想,网上质疑郭伟的人,大多是年轻的本科生、研究生。大家了解大学的科研生活,所以也大概清楚如何分辨水博水硕。
但如何分辨一个导师是不是水导?这其实触及了咱们的知识盲区。
郭伟手下的硕博们,也许有时也会纳闷“咱导师好像啥都不懂啊”。但说实话,学生觉得导师啥都不懂貌似也是科研圈的常态……

当然,江苏科技大学的人才引进体系,肯定是有问题的。引进的郭伟的人、审核简历的人、面试的人,任何一环稍微查一下他简历、要求他提供一下证明材料,都不可能让他混进来。
而且郭伟2023年引进,两年的时间真就没有一个人发现端倪吗?还是说发现了端倪了,也知而不报呢?如果没爆出来,郭伟是不是能混到聘期结束,院里将其解聘,所有人相安无事呢?
但整件事,我想最惨的还是郭伟手下的学生!导师名头响亮却是个假人,学生们两年里对一个水货言听计从。这两年时光,有多少疑惑,多少迷茫,辛苦干的两年也全都荒废了。
希望学校能给这些同学们一个合理的交代和安排吧!



毕导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