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必胜!——从高市早苗狂言看中日战略博弈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毛泽东
从11月初开始,日本政坛上演了一幕极具象征意义的危险戏码。新晋首相高市早苗,这位以其极端右翼立场和对历史修正主义持暧昧态度而闻名的政治人物,在国会殿堂公然抛出所谓台湾海峡事态关乎日本“安危存亡”的挑衅性言论。此言一出,并非如某些日本政客所预期的那样,会在中方程式化的抗议后悄然平息。相反,中国外交系统如同精密运行的战争机器,瞬间开启了“无限火力”模式。中国驻日使领馆的回应不再是惯常的外交辞令,而是以“斩首”般的犀利措辞,直指其言论的荒谬与危险;官方、官媒、民间舆论同频共振,形成了持续高压的批判浪潮;甚至迅速升级到发布赴日安全提醒、航空公司调整航线等实质性反制措施。这场由高市早苗轻浮言论引发的风暴,绝非寻常的外交龃龉,它像一面棱镜,清晰折射出日本右翼势力难以接受中国崛起的深层心结,也如同一记惊雷,警醒我们必须深刻审视中日关系中的历史宿怨、现实博弈与未来走向。户主今天将从高市事件入手,层层剖析日本对华战略误判的根源,全方位展示中国今日拥有的绝对实力与坚定民心,并最终论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可逆转的洪流面前,任何试图重演历史悲剧的冒险行径,都必将被碾得粉碎。
一、日本为何难以接受中国崛起
高市早苗的言论并非孤立事件,它是日本右翼政治土壤中长期孕育的一颗毒瘤,是其集体心理中多种顽疾的集中爆发。
(一)历史原罪的沉重枷锁与“弑母”情结的扭曲
日本民族心理中,潜藏着对中华文明的复杂情结。自隋唐起,日本如饥似渴地汲取中华文化的养分,文字、典章、制度、佛教,无不烙上深刻的中华印记,诚如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载,中国是日本当之无愧的“文化养母”。然而,这种“文化子嗣”的身份,在近代日本完成“脱亚入欧”的转型后,异化为一种畸形的“弑父情结”或“弑母情结”。为了确立自身作为现代国家的身份认同,日本需要通过否定、超越甚至践踏曾经的母体文明来证明自己的“优越”。这正是日本学者沟口雄三所指出的“中国的冲击”下的心理畸变。于是,从甲午战争打断洋务运动进程,到全面侵华摧毁民国“黄金十年”,其行为不仅是军事侵略,更是一种对文化母体的精神羞辱仪式。南京大屠杀中远超军事必要的暴行,从心理学角度看,正是施暴者通过极端贬低受害者来缓解自身深重罪疚感的机制(Judith Herman, 《创伤与恢复》)。1895年《马关条约》后日本对台湾50年殖民统治期间,掠夺台湾蔗糖产量占比达全台90%(台湾总督府1930年《殖民经济年报》),1937-1945年全面侵华期间造成中国军民伤亡超3500万人。这段无法直面、更无法忏悔的历史原罪,如同沉重的枷锁,使得日本在面对重新强大的中国时,首先涌起的不是邻国崛起的平常心,而是害怕被“养母”清算的“死罪恐惧症”(松田毅,《日本不能说的战争记忆》)。高市早苗们越是心虚,就越要通过强硬和挑衅来掩饰内心的恐慌,形成恶性循环。
(二)技术优越感崩塌后的集体心理失衡
战后日本凭借“技术立国”战略,在汽车、电子等领域建立起全球霸权,也构筑了“日本技术不可超越”的集体神话。这种技术优势被错误地解读为文明和人种的永恒优越。然而,中国的和平崛起以铁一般的事实碾碎了这一幻梦。曾几何时,索尼的Walkman是全球青年梦寐以求的奢侈品,如今索尼却成为华为高端手机的摄像头模组供应商;曾被誉为“东方奇迹”的新干线,最高时速246公里,在中国“复兴号”时速350公里的标准面前,已不好意思再称“高铁”;日本电气(NEC)从半导体霸主沦为代工厂。更宏观的数据是,2025年1-9月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1.2%,日本占7.8%,二者差距扩大至 4 倍;在5G、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未来关键科技领域,中国已全面领先(日本经济产业省2023年报告)。东京大学2025年9月民调显示,58%日本人认为“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领先对日本构成压力”,比例下降反映认知调整;在新能源汽车方面,2025年1-10月中国全球销量占比65%,日本占12%;在5G 基建方面,中国5G基站达380万个,占全球60%以上,而日本仅12万个;在半导体方面,中国本土芯片自给率45%,日本汽车半导体占比降至28%。上述这些日本“神话”的破产,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地位的相对下滑,更是支撑其民族自信的核心支柱的崩塌。高市早苗等右翼政客的挑衅,某种程度上是对这种巨大心理落差的病态补偿,试图通过政治和军事上的强硬姿态,挽回失去的优越感。
(三)岛国地缘焦虑的百年困局与战略空间挤压
日本列岛,资源匮乏,灾害频发,其民族心理深处埋藏着难以消弭的“岛国根性”与地缘焦虑。回顾1942年,日本帝国曾拥有超过2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含殖民地),人口1.2亿,是远东独家霸权。而今日,日本领土缩回38万平方公里,人口1.25亿,却要面对一个体量十倍于己、综合国力蒸蒸日上的中国,以及背后的美俄两大强国。这种从巅峰坠落的巨大反差,使其战略焦虑感空前强烈。表格如下:

(四)犯罪感驱使下的被害妄想与挑衅逻辑
中国人民大学金灿荣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对华存在“两个心理”:愚蠢的种族主义和非常深刻的犯罪感。后者尤为关键。日本深知从甲午战争到全面侵华,其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它像一个犯下“死罪”的罪犯,时刻担心苦主的强大意味着审判日的来临。这种“犯罪感”使其无法理性看待中国的和平发展,将中国一切正当的国防建设和维权行动都解读为“复仇”的前奏。于是,它需要不断通过制造“中国威胁论”来将自己塑造成“受害者”,通过挑衅中国来测试中国的反应,从而验证其被害妄想。高市早苗的言论,就是这种逻辑的典型体现:先无端将中国内政与日本“安危存亡”挂钩,制造紧张氛围,一旦中国反击,便又可向国内和国际社会哭诉“中国强势”,从而为其扩军备战、捆绑美国寻找借口。这是一种极其危险且自欺欺人的心理防御机制。当然,日本国内也不是一片和谐,11月14日,冲绳县超2000人在东京国会抗议“加强冲绳军备”;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和石破茂也公开批评高市言论“可能拖日本入战争”。
二、中国人民有不重蹈历史覆辙的绝对底气
高市早苗及其所代表的日本右翼势力,显然还沉浸在旧时代的迷梦中。他们或许研究了甲午战争,研究了“九一八”和“七七事变”,但他们完全误判了今日之中国。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华大地早已换了人间,中国拥有全方位、压倒性的实力和决心,确保1895年、1931年、1937年的悲剧绝无可能重演。
(一)政治定力与战略清晰:底线思维下的雷霆反制
与晚清和民国时期的积贫积弱、政治混乱截然不同,今日中国拥有一个坚强、成熟、高度团结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战略定力和底线思维。从高市事件中中方的反应可以看出,中国对日外交已然启用“新剧本”。这个新剧本的核心要义是:放弃幻想,准备斗争;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底线清晰,后果明确。
——放弃幻想,准备斗争:中国不再寄希望于日本右翼的幡然醒悟。对于高市早苗的狂言,中方没有遵循“抗议-澄清-翻篇”的旧例,而是“穷追不舍”,持续施加压力,表明在核心利益问题上没有任何妥协余地。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日方试图用“个人言论”、“民间情绪”来模糊焦点,中方则直接“掀翻桌子”,直指其言论与历史上军国主义以“国家存亡”为借口发动侵略的逻辑一脉相承,将对方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种斗争方式,跳出了对方的议题设置,掌握了道义和舆论的制高点。
——底线清晰,后果明确:中方明确划出红线——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绝不容许任何外来干涉。任何触碰红线的行为,都将面临“一切必要措施”的坚决反制,包括外交、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发布赴日安全提醒、调整航线,11月15日海关加强对日本食品进口检疫(涉及12类产品),商务部启动对日半导体材料出口审查。只是初步的警示。这种清晰的“底线+后果”模式,让企图投机者不得不掂量代价。
(二)经济与工业实力的碾压性优势:现代战争的胜负手
现代战争本质上是工业体系和科技实力的较量。1937年,日本钢产量600万吨,中国仅4万吨,不足其0.7%;当时的日本能造航母、战机,中国连造迫击炮的钢管都需进口。这种天壤之别的差距,是历史上中国饱受欺凌的物质基础。而今天,局面已彻底逆转: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2%,研发投入占GDP的2.8%,其中基础研究占12%,反观日本,GDP 同比增1.1%,研发投入占2.5%。
——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从工业体系的完整性看,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全球唯一齐全),日本缺失高端芯片制造、稀土加工等7个关键环节。另外,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0.5%(2022年),是日本(8.1%)的近四倍。这意味着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具备无与伦比的战时动员和生产能力。从航母钢板到芯片,从五代战机到太空卫星,中国都能自主保障。
——关键科技全面领先:在5G、量子通信、人工智能、高超音速武器、新能源汽车等决定未来国运的领域,中国已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日本曾经的优势产业,如家电、电子,已大量被中国品牌超越或整合。
——“工业力即终极安全”:强大的工业能力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更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它意味着中国能够自主研制并大规模列装最先进的武器装备,能够支撑一场现代化高科技战争长期化的消耗。面对这样的中国,日本那依赖进口关键技术和资源、产业链存在明显短板的工业体系,有何胜算?
(三)军事实力的代差优势:从“汉阳造”到“东风速递”
中国的国防力量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与日本自卫队形成了代差优势。
——装备现代化:人民解放军已发展成为一支诸军兵种联合、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强大军队。海军:目前拥有3 艘航母(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12艘055型驱逐舰服役;空军:歼 - 20 隐身战机列装超200架,运 - 20 运输机规模达50架;火箭军:东风-17/21D/26/41/5D系列弹道导弹等先进装备列装作战部队。这就构成了覆盖近海、远洋、太空、电磁空间的立体攻防体系。特别是以“东风快递”为代表的区域拒止/反介入能力,能对任何介入台海的外部力量(包括美军基地、航母战斗群)构成致命威胁。
——战斗意志与士气:与被称为“自卫株式会社”、社会氛围“躺平”、青年普遍缺乏尚武精神的日本自卫队不同,中国军队秉承“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官兵士气高昂,保家卫国的意志坚定。正如歼-20总师杨伟所言:“先进装备是为了制止战争。”这支军队的使命是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其决心和勇气是任何对手都无法低估的。
——碾压性优势:无论是在东海方向的钓鱼岛,还是在台海方向,中国军队都具备对日本自卫队的绝对优势。日本妄图武力介入台海,无异于以卵击石,其结果只能是迎来比1945年更为彻底的失败。尤其在当下,日本国际处境远不如二战时期,届时所谓的“盟友”是否会为它火中取栗,要打上巨大的问号。
(四)国民团结与民族自信:万众一心的钢铁长城
与日本右翼臆想中的“一盘散沙”相反,今日中国人民的团结程度和民族凝聚力空前高涨。金灿荣教授通过其广泛的国际观察指出,与非洲的部落仇杀、中东的教派冲突、南亚的宗教民族矛盾、欧洲的历史积怨相比,中国作为超大规模文明型国家,其内部团结性在大国中堪称典范。
——历史创伤凝聚共识:近代百年的屈辱史,尤其是日本军国主义带来的深重灾难,深刻教育了中国人民,形成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集体记忆和“必须实现民族复兴”的强烈共识。这种共识超越了地域、阶层,成为凝聚全民的最大公约数。2025年10月中国社科院民调显示,92%的国民支持“维护国家主权完整”,87%认为“中国有能力应对外部挑衅”(中国社科院《国民心态报告》2025年10月)。
——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能够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凝聚全民意志,应对重大挑战。这种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是分裂的西方政治体制和派阀林立的日本政治无法比拟的。
——理性自信的国民心态:中国人民追求的是公平正义和永久和平,而非狭隘的复仇。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的遗言“我们要的是公正,不是仇恨”,代表了国民的理性与宽厚。但这种宽厚绝非软弱,而是建立在绝对实力基础上的自信——我们强大,是为了不再被欺凌,我们有能力制止任何欺凌。这份自信与团结,是比任何武器都更为坚固的钢铁长城。
三、日本为何敢赌“一成胜算”的疯狂误判
面对中日实力对比的鸿沟,日本右翼难道看不到胜算渺茫吗?他们或许评估战胜中国的把握只有一成,但仍可能冒险,这源于其畸形的战略算计和对中国战略文化的严重误读。
(一)依附强权的投机心态与“松绑”的诱惑
日本右翼的中长期目标,是彻底摆脱二战战败国束缚,成为一个拥有完整战争权的“正常国家”。然而,头顶始终悬着《和平宪法》和美国的“狗绳”。在中美战略博弈的大背景下,他们看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其险恶的逻辑是:通过主动充当美国遏制中国的急先锋和“马前卒”,疯狂挑衅中国,激化中美矛盾,从而向美国证明自身的战略价值,以换取美国对其扩军备战的“松绑”甚至支持。2025年10月美日签署《新安保合作指针》,明确日本为美军提供“台海后勤支援”,同期美国对日军售150亿美元;高市政府还计划2026年引进美国“战斧”巡航导弹。这其实就是一种“恶狗吠主以求松绑”的赌徒心态。他们赌的是,美国为了维系霸权,需要日本这条“恶犬”在东亚撕咬中国,因此会容忍甚至鼓励日本的军事冒险。高市早苗的言论,正是向美国递上的“投名状”。
(二)对中国战略文化的致命误读:“仁慈”的错觉
这是最危险、也最可悲的误判。日本基于自身的历史行为逻辑——战胜必然伴随残酷的占领、掠夺、羞辱和报复(如同它自己在历史上所做的那样)——来揣度中国。它评估,即使军事冒险失败,输给中国,基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仁恕之道)和官方承诺(和平发展、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也不会像美国在二战中那样对日本本土进行毁灭性打击(如“李梅烧烤”),或像苏联对日本战俘那样进行残酷报复。1945年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造成21万人伤亡,苏联在乌拉尔山以东的西伯利亚地区管理60万日本战俘,死亡20万,只有40万回到日本。而中国,1945年后未对日本实施任何报复性措施,凸显中国和平发展理念,但2025年中国国防部明确“若日本介入台海,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所以日本就天真地认为,中国最多是再次“教训”它一顿,而不会从根本上摧毁其国体、折磨其国民。因此,它觉得这场赌博的“成本”似乎是可以承受的,“赢了血赚,输了不亏”。这完全是对中国“以德报怨”传统的亵渎和曲解。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绝不会容忍一再的背叛和侵略。一旦日本胆敢将战争强加给中国,其所要承受的后果,必将远超其最坏的想象。中国人民有足够的智慧和手段,对军国主义势力进行彻底清算,确保其永无再起之力。
(三)右翼势力的惯性驱动与政治癫狂
高市早苗这类政客,带有一种“轻浮”的疯狂和“妈妈桑”式的投机本色。他们被狭隘、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冲昏头脑,沉浸于“帝国旧梦”不能自拔。其行为并非理性的战略计算,而更像是一种政治上的“瘾君子”,为了短期的国内政治利益和个人声望,不惜绑架国家命运进行豪赌。日本立宪民主党参议员小西洋之警告她的言论是“亡国级的答辩”,大阪市议员伊藤勇树揶揄她为“皮肤”操心不如辞职救国,都反映了日本国内有识之士对其轻浮冒险的深切忧虑。然而,在右翼舆论喧嚣的背景下,这种理性声音往往被淹没。
四、历史之鉴,未来之望
高市早苗的狂言,是日本军国主义幽灵在21世纪的一次危险探头。它提醒我们,历史的伤疤并未完全愈合,东瀛的心魔依然深重。然而,今日之中国,早已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旧中国。我们拥有强大的党,强大的人民,强大的军队,强大的综合国力。我们拥有从历史苦难中汲取的智慧,拥有迈向民族复兴的坚定步伐。
如果日本右翼势力执迷不悟,非要重走历史老路,那么等待他们的,必将是中国人民的钢铁意志和雷霆打击,是比1945年更为彻底的失败。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绝不惧怕战争。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任何惊涛骇浪都无法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浩荡潮流。历史的车轮必将碾碎一切螳臂当车的跳梁小丑,一个更加繁荣、强大、自信的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