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媒体要破幻觉:“粉丝”不是越多越好,少一些粉丝才能赚钱!
有个新人找我交流,说她粉丝量突破10万了,她想着“扩大商业规模”,还准备给自己找个助理,并打算成立公司。
我看了她的账号,问她现在收益大约多少,我听后劝她稳一稳,等真正赚到钱再说。
现在她还在“新手保护期”呢,福利很快就没有了,到时候流量大降,收益大跌,她再投入那么多成本,不仅赚到钱的砸进去不说,原来的积蓄也会损失。
要知道现在是行业的盘整振荡阶段,原来一些头部IP都在努力经营了账号了,原来看不上广告费的也开始打广告,原来不接广告的也开始接广告,这都说明形势变了。
能够赚钱才是最重要的,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粉丝量大多是虚假繁荣,其实现在很多几十万粉、上百万粉的自媒体人都不做了,他们要么是找其他机会,要么是耗不下去。
愿意继续做下去的也是在自我清洗,留下有黏性、能付费的粉丝,他们基本都破除了幻觉和妄念。
我认识一个朋友,他才几千个粉丝,但他的收益比几百万粉丝的博主还高很多,原因就是他的粉丝精准,每个粉丝都是他的客户。
所以,做自媒体要能够分真假,辨虚实,只是一味地追求粉丝量意义不大。
这就是创业公司以利润最大化为追求,其实最后也赚不到多少钱,而要是以一定利润规模基础上的成长最大化为追求,那就走对了路。
“情感消费”是大势所趋,自媒体的文字、视频、音频等都是形式之别,最关键的是内容能不能为用户带来价值。
“价值”的逻辑是先情感、情绪,再谈知识或实用价值。
核心是解决问题。有时候你帮别人化解了情绪,很多问题实际上就解决了。
我自己的体会就是,只要真正去关心一个人,耐心听他诉说,那就足够了。现在社会还是太浮躁太功利也太达尔文主义了,大家普遍是有压力和焦虑,积累了太多负能量。
精神负担是可以影响身体情况的,比如有的人压力大就会暴饮暴食,想着对自己好一点,结果就是口腔溃疡或哪里有炎症,一个人内心太紧张,感受不快乐,身体总会知道,坏情绪、紧张和焦虑感真的很能耗散人的生命力。
所以我的想法就是能够帮到别人,我有过跟他们类似的经历和感受,我知道应该怎么去自我调整,孤独走暗路的时候,一丝温暖都会让人感到慰藉。
可惜的是,大家都太自我也太忙了,人们宁愿消费无关紧要的八卦也想不到身边人突然的沉默和窒息。
人要爱自己,更要爱别人,这是相互的关系。否则只爱自己也必然得不到所想——世界上如果只有你一个人,世界都属于你,你又如何呢?
没有人是孤岛,大家的命运是连接在一起的。人生三万天,遇到什么都平常,最难得的是遇到理解。
自媒体是一种渠道和方式,以文会友吧,不敢说是治愈,最多是求其友声,真心希望遇到的每个人都好,希望这个世界能够变得更好。
说这么多是想你在做自媒体、内容创作的时候,能够有对的初心,有好的动机,这样非常值得,也一定可以走得远。
有的人一开始也不是为了钱,他们更多看重的是影响力,是IP带来的名气,但不管你是为了什么,都需要有正确的立足点。
否则就很难持续,要相信大家都很聪明(事实上不是,重点是“相信”),你只有相信这点才能诚实、谦虚、尊重,把别人当成跟自己一样的人看待,不居高临下也不装腔作势。
但人很容易欺骗自己,比如有人天天说“真诚”,结果是消费真诚;有人天天说“松弛感”,结果口是心非,他自己很虚伪很紧张。
还是要有敬畏心吧,通过虚伪得到的东西总会付出代价的,等你到了一定岁数就会明白这点,我看过太多人为了不值得的东西把命都透支了。
记得有次在书店看到某公司老板办签售会,现场雇了几十个人搞气氛,营造书好卖的效果,花十几万就为了拍几张照片,或者说为了虚荣心就折腾这些东西,何苦来哉?
在这个时代,欺世盗名、歪门邪道是智力不足的表现,大道甚夷,一定要把时间和生命构建在真实的价值之上。
最后,流量不等于钱,不是说有流量就能够赚钱,营销很容易变成骗人的把戏,现在一些拼命搞流量的人也很容易沉沦在坑蒙拐骗的游戏里,自欺欺人还以为自己是聪明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