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逻辑学角度驳项立刚 “英文破坏逻辑思维” 论
从逻辑学的角度审视,项立刚提出的 “英文非常好的人逻辑思维能力被破坏了” 这一观点,是一个典型的全称判断。而对于全称判断的论证与反驳,有着明确的逻辑学准则。
从演绎法的角度来看,要证明这样一个全称判断,需要基于坚实的一般性前提,并通过严谨的逻辑推导得出结论。然而,项立刚在阐述此观点时,并未给出基于普遍原理且无懈可击的演绎推理过程。相反,其论据多为一些零散的、缺乏内在逻辑关联的现象和个例,这显然不符合演绎推理的要求。
例如,他以美国存在文盲比例高、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构成等现象来佐证,却忽略了这些现象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教育等多方面原因,并非单纯由语言所决定,这种归因方式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它把多因一果的复杂的现象,简化成了单因一果。而且,全称判断只要存在一个反例即可被证伪。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找到英文非常好且逻辑思维能力极强的个体。像众多国际知名的学者(包括但不限于中国学者),他们精通英文,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凭借出色的逻辑分析与推理能力取得卓越成就。无论是在严谨的科学研究中,还是在复杂的学术辩论场合,他们都展现出了英文能力与强大逻辑思维并存的特质。
当网友举出张维为、杨振宁、高志凯等个例时,项立刚又辩称这些个例不是普遍现象,不足以否定他的观点。但从逻辑学角度看,对于全称判断的命题,只要有一个反例就足以推翻它。这就如同说 “所有的鸟都会飞”,当鸵鸟不会飞这个反例出现时,该全称判断便被证伪了。他这种坚持认为个例不能否定其观点的说法,违背了基本的逻辑规则,是对逻辑规则的忽视或无知,使得他的观点难以经得起推敲。
以高志凯的个案为例,项立刚认为高志凯是在斗嘴,斗嘴不需要逻辑,这种看法也是错误的。事实上,所谓的斗嘴在很多时候就是辩论,而在辩论中,能够发现对方的逻辑漏洞,抓住其逻辑矛盾并给予致命一击,本身就是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体现。高志凯在相关交流场景中展现出的高超的“斗嘴”能力,恰恰说明高志凯具备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成为证伪“项氏定理”的有力证据。
再举出一个证伪其观点的反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学习并精通英语之后,发表了他平生最重要的数学研究成果,难道他的数理逻辑思维能力被破坏了吗?
总之,在逻辑学的审视下,项立刚的观点缺乏可靠的逻辑基础,无论是从演绎推理的要求,还是从归纳法的局限性来看,都难以成立。我们应当以严谨的逻辑思维来分析和评判各种观点,避免被这类缺乏逻辑依据的论断所误导。








